㈠ 有機肥氮磷鉀的測試方法
有機肥中全氮、全磷、全鉀含量的測定
(一)待測液的制備
准確稱取磨細過篩的肥料樣品 0.5g(精確到 0.01g)於三角瓶中,加幾滴水潤濕,依次加入5.0mL濃硫酸和10~40滴有機肥消化加速劑(初次可加30滴左右,待確定大致用量後再增減),輕輕搖勻,在電爐上加熱消化至灰白色,取下冷卻。
小心用蒸餾水將處理好的溶液轉移到 100mL 容量瓶中,用蒸餾水定容。搖勻後過濾到三角瓶中(若三角瓶不幹,棄去最初濾液)。吸取濾液 2mL 到 100mL 容量瓶中,用蒸餾水定容,搖勻後即為待測液。
(二)測定步驟
1.測全氮含量
用吸管分別吸取蒸餾水 2mL(作空白用)、蒸餾水 2mL+1滴肥料養分混合標准儲備液(作標准用)、待測液 2mL於三個小試管中,分別依次加入:
肥料銨態氮1號試劑 4滴
肥料銨態氮2號試劑 4滴
肥料銨態氮3號試劑 4滴
搖勻,靜置 5 分鍾後,分別轉移到比色皿中,上機測定:
①撥動濾光片左輪使數值置 1,置空白液於光路中,按「比色」鍵,功能號切換至 1,按「調整+」鍵或「調整-」鍵,使儀器顯示 100%。
②將標准液置於光路中,按「比色」鍵,功能號切換至 3,按調整鍵,使儀器顯示值為 9.00。
③再將待測液置於光路中,此時顯示值即為肥料全氮的含量(%)。
2.測全磷含量
用吸管分別吸取蒸餾水 2mL(作空白用)、蒸餾水 2mL+1滴肥料養分混合標准儲備液(作標准用)、待測液 2mL於三個小試管中,分別依次加入:
肥料磷試劑 7滴
搖勻,靜置 10 分鍾後,分別轉移到比色皿中上機測定:
①撥動濾光片左輪使數值置 1,置空白液於光路中,按「比色」鍵,功能號切換至 1,按「調整+」鍵,儀器顯示≤100%;按「調整-」鍵,使液晶顯示 100%。
②按「比色」鍵,功能號切換至 3,將標准液置於光路中,按調整鍵,使液晶顯示值為 9.00。
③再將待測液置於光路中,此時顯示值即為肥料全磷的含量(%)。
3.全鉀含量的測定
用吸管分別吸取蒸餾水 2mL(作空白用)、蒸餾水 2mL+1滴肥料養分混合標准儲備液(作標准用)、待測液 2mL於三個小試管中,分別依次加入:
肥料鉀1號試劑 4滴
肥料鉀2號試劑 4滴
充分搖勻,分別轉移到比色皿中,上機測定:
①撥動濾光片左輪使數值置 6,置空白液於光路中,按「比色」鍵,功能號切換至 1,按「調整+」鍵或「調整-」鍵,使儀器顯示 100%。
②將標准液置於光路中,按「比色」鍵,功能號切換至 3,按調整鍵,使儀器顯示值為 14.00。
③再將待測液置於光路中,此時顯示值即為肥料全鉀的含量(%)。
㈡ 實驗室怎樣測肥料中氮磷鉀的含量
復合(混)肥中氮、磷、鉀含量的測定
(一)待測液的制備
稱取經磨細的有代表性的肥料樣品 0.5g置於 100mL三角瓶中,加入 5mL水將肥料潤濕,再加入 2mL濃硫酸(或直接加入 5mL肥料水解劑),用小火加熱,不停地搖動,待無氣泡和冒白煙後停止加熱,冷卻後轉移到 100mL容量瓶中,用蒸餾水稀釋到刻度,過濾後用 1mL吸管吸 1.0mL濾液放入 100mL容量瓶中,用蒸餾水定容即為待測液(此待測液可用於復合肥中氮、磷、鉀含量的測定)。
(二)測定步驟
1.全氮含量的測定
(1)當氮含量低於 30%時:
用吸管分別吸取蒸餾水 2mL(作空白用)、蒸餾水 2mL+1滴肥料養分混合標准儲備液(作標准用)、待測液 2mL於三個小試管中,分別依次加入:
肥料銨態氮 1號試劑 4滴
肥料銨態氮 2號試劑 4滴
肥料銨態氮 3號試劑 4滴
搖勻,5 分鍾後分別轉移到比色皿中,上機測定:
①撥動濾光片左輪使數值置 1,置空白液於光路中,按「比色」鍵,功能號切換至 1,按「調整+」鍵或「調整-」鍵,使儀器顯示 100%。
②將標准液置於光路中,按「比色」鍵,功能號切換至 3,按調整鍵,使儀器顯示值為 18.00。
③再將待測液置於光路中,此時儀器讀數即為肥料樣品中銨態氮的含量(%)。
(2)當氮含量高於 30%時:
用吸管分別吸取蒸餾水 2mL(作空白用)、蒸餾水 2mL+1滴肥料養分混合標准儲備液(作標准用)、待測液待測液 1mL+蒸餾水 1mL(作待測用)於三個小試管中,其餘操作除將標准調值調為 36.00外完全同(1)當氮含量低於 30%時氮含量測定的操作。
[注1]在向三角瓶中加濃硫酸時若發現有紅棕色氣體產生,則說明復混肥中有硝態氮存在,需按單質硝態
氮方法另行測定硝態氮含量,並與本方法測定的氮含量相加,方為復合肥中總氮量。
[注2]磷酸銨類復合肥可不經消化,直接稱取 0.5g用蒸餾水溶解稀釋後測定。
2.全磷含量的測定
用吸管分別吸取蒸餾水 2mL(作空白用)、蒸餾水 2mL+1滴肥料養分混合標准儲備液(作標准用)、待測液 2mL於三個小試管中,分別依次加入:
肥料磷試劑 7 滴
搖勻,10 分鍾後分別轉移到比色皿中,上機測定:
①撥動濾光片左輪使數值置 1,置空白液於光路中,按「比色」鍵,功能號切換至 1,按「調整+」鍵或「調整-」鍵,使儀器顯示 100%。
②將標准液置於光路中,按「比色」鍵,功能號切換至 3,按調整鍵,使儀器顯示值為 18.00。
③再將待測液置於光路中,此時儀器讀數即為肥料樣品中P2O5的含量(%)。
3.全鉀含量的測定
用吸管分別吸取蒸餾水 2mL(作空白用)、蒸餾水 2mL+1滴肥料養分混合標准儲備液(作標准用)、待測液 2mL於三個小試管中,分別依次加入:
肥料鉀 1號試劑 4滴
肥料鉀 2號試劑 4滴
搖勻後分別轉移到比色皿中,上機測定:
①撥動濾光片左輪使數值置 6,置空白液於光路中,按「比色」鍵,功能號切換至 1,按「調整+」鍵或「調整-」鍵,使儀器顯示 100%。
②將標准液置於光路中,按「比色」鍵,功能號切換至 3,按調整鍵,使儀器顯示值為 28.00。
③再將待測液置於光路中,此時儀器讀數即為肥料樣品中K2O含量(%)。
〔注〕對於完全水溶性肥料可用蒸餾水代替浸提劑,完全溶於水後即可測定,水溶後如溶液很清澈也可不 過濾。
㈢ 哪位老師能告訴我土壤中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鉀的測定方法感激不盡.......
1—4 土壤中氮的測定(全氮、速效氮)
1—4.1 土壤全氮量的測定(重鉻酸鉀—硫酸消化法)。
土壤含氮量的多少及其存在狀態,常與作物的產量在某一條件下有一定的正相關,從目前我國土壤肥力狀況看,80%左右的土壤都缺乏氮素。因此,了解土壤全氮量,可作為施肥的參考,以便指導施肥達到增產效果。
方法原理
土壤與濃硫酸及還原性催化劑共同加熱,使有機氮轉化成氨,並與硫酸結合成硫酸銨;無機的銨態氮轉化成硫酸銨;極微量的硝態氮在加熱過程中逸出損失;有機質氧化成CO2。樣品消化後,再用濃鹼蒸餾,使硫酸銨轉化成氨逸出,並被硼酸所吸收,最後用標准酸滴定。主要反應可用下列方程式表示:
NH2·CH2CO·NH-CH2COOH+H2SO4=2NH2-CH2COOH+SO2+[O]
NH2-CH2COOH+3H2SO4=NH3+2CO2↑+3SO2↑+4H2O
2NH2-CH2COOH+2K2Cr2O7+9H2SO4=(NH4)2SO4+2K2SO4+2Cr2(SO4)3+4CO2↑+10H2O
(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
NH3+H3BO3=H3BO3·NH3
H3BO3·NH3+HCl=H3BO3+NH4Cl
操作步驟
1.在分析天平上稱取通過60號篩(孔徑為0.25mm)的風干土壤樣品0.5—1g(精確到0.001g),然後放入150ml開氏瓶中。
2.加濃硫酸(H2SO4)5ml,並在瓶口加一隻彎頸小漏斗,然後放在調溫電爐上高溫消煮15分鍾左右,使硫酸大量冒煙,當看不到黑色碳粒存在時即可(如果有機質含量超過5%時,應加1—2g焦硫酸鉀,以提高溫度加強硫酸的氧化能力)。
3.待冷卻後,加5ml飽和重鉻酸鉀溶液,在電爐上微沸5分鍾,這時切勿使硫酸發煙。
4.消化結束後,在開氏瓶中加蒸餾水或不含氮的自來水70ml,搖勻後接在蒸餾裝置上,再用筒形漏斗通過Y形管緩緩加入40%氫氧化鈉(NaOH)25ml。
5.將一三角瓶接在冷凝管的下端,並使冷凝管浸在三角瓶的液面下,三角瓶內盛有25ml 2%硼酸吸收液和定氮混合指示劑1滴。
6.將螺絲夾打開(蒸汽發生器內的水要預先加熱至沸),通入蒸汽,並打開電爐和通自來水冷凝。
7.蒸餾20分鍾後,檢查蒸餾是否完全。檢查方法:取出三角瓶,在冷凝管下端取1滴蒸出液於白色瓷板上,迦納氏試劑1滴,如無黃色出現,即表示蒸餾完全,否則應繼續蒸餾,直到蒸餾完全為止(或用紅色石蕊試紙檢驗)。
8.蒸餾完全後,降低三角瓶的位置,使冷凝管的下端離開液面,用少量蒸餾水沖洗冷凝的管的下端(洗入三角瓶中),然後用0.02mol/L鹽酸(HCl)標准液滴定,溶液由藍色變為酒紅色時即為終點。記下消耗標准鹽酸的毫升數。
測定時同時要做空白試驗,除不加試樣外,其它操作相同。
結果計算
N%=[ (V-V0)×N×0.014]/樣品重×100
式中:
V—滴定時消耗標准鹽酸的毫升數;
V0—滴定空白時消耗標准鹽酸的毫升數;
N—標准鹽酸的摩爾濃度;
0.014—氮原子的毫摩爾質量g/mmol;
100—換算成百分數。
注意事項
1.在使用蒸餾裝置前,要先空蒸5分鍾左右,把蒸汽發生器及蒸餾系統中可能存在的含氮雜質去除干凈,並用納氏試劑檢查。
2.樣品經濃硫酸消煮後須充分冷卻,然後再加飽和重鉻酸鉀溶液,否則作用非常激烈,易使樣品濺出。加入重鉻酸鉀後,如果溶液出現綠色,或消化1—2分鍾後即變綠色,這說明重鉻酸鉀量不足,在這種情況下,可補加1g固體重鉻酸鉀(K2Cr2O7),然後繼續消化。
3.若蒸餾產生倒吸現象,可再補加硼酸吸收液,仍可繼續蒸餾。
4.在蒸餾過程中必須冷凝充分,否則會使吸收液發熱,使氨因受熱而揮發,影響測定結果。
5.蒸餾時不要使開氏瓶內溫度太低,使蒸氣充足,否則易出現倒吸現象。另外,在實驗結束時要先取下三角瓶,然後停止加熱,或降低三角瓶使冷凝管下端離開液面。
儀器、試劑
1.主要儀器:開氏瓶(150ml)、彎頸小漏斗、分析天平、電爐、普通定氮蒸餾裝置。
2.試劑:
(1) 濃硫酸(化學純,比重1.84)。
(2)飽和重鉻酸鉀溶液。稱取200g(化學純)重鉻酸鉀溶於1000ml熱蒸餾水中。
(3)40%氫氧化鈉(NaOH)溶液。稱取工業用氫氧化鈉(NaOH)400g,加水溶解不斷攪拌,再稀釋定容至1000ml貯於塑料瓶中。
(4)2%硼酸溶液。稱取20g硼酸加入熱蒸餾水(60℃)溶解,冷卻後稀釋定容至1000ml,最後用稀鹽酸(HCl)或稀氫氧化鈉(NaOH)調節pH至4.5(定氮混合指示劑顯葡萄酒紅色)。
(5)定氮混合指示劑。稱取0.1g甲基紅和0.5g溴甲酚綠指示劑放入瑪瑙研缽中,加入100ml95%酒精研磨溶解,此液應用稀鹽酸(HCl)或氫氧化鈉(NaOH)調節pH至4.5。
(6)0.02mol/L鹽酸標准溶液。取濃鹽酸(HCl)(比重1.19)1.67ml,用蒸餾水稀釋定容至1000ml,然後用標准鹼液或硼砂標定。
(7)鈉氏試劑(定性檢查用)。稱氫氧化鉀(KOH)134g溶於460ml蒸餾水中;稱取碘化鉀(KI)20g溶於50ml蒸餾水中,加碘化汞(HgI)使溶液至飽和狀態(大約32g左右)。然後將以上兩種溶液混合即成。
1—4.2 土壤水解性氮的測定(鹼解擴散法)
土壤水解性氮,包括礦質態氮和有機態氮中比較易於分解的部分。其測定結果與作物氮素吸收有較好的相關性。測定土壤中水解性氮的變化動態,能及時了解土壤肥力,指導施肥。
測定原理
在密封的擴散皿中,用1.8mol/L氫氧化鈉(NaOH)溶液水解土壤樣品,在恆溫條件下使有效氮鹼解轉化為氨氣狀態,並不斷地擴散逸出,由硼酸(H3BO3)吸收,再用標准鹽酸滴定,計算出土壤水解性氮的含量。旱地土壤硝態氮含量較高,需加硫酸亞鐵使之還原成銨態氮 。由於硫酸亞鐵本身會中和部分氫氧化鈉,故需提高鹼的濃度(1.8mol/L,使鹼保持1.2mol/L的濃度)。水稻土壤中硝態氮含量極微,可以省去加硫酸亞鐵,直接用1.2mol/L氫氧化鈉水解。
操作步驟
1.稱取通過18號篩(孔徑1mm)風干樣品2g(精確到0.001g)和1g硫酸亞鐵粉劑,均勻鋪在擴散皿外室內,水平地輕輕旋轉擴散皿,使樣品鋪平。(水稻土樣品則不必加硫酸亞鐵。)
2.用吸管吸取2%硼酸溶液2ml,加入擴散皿內室,並滴加1滴定氮混合指示劑,然後在皿的外室邊緣塗上特製膠水,蓋上毛玻璃,並旋轉數次,以便毛玻璃與皿邊完全粘合,再慢慢轉開毛玻璃的一邊,使擴散皿露出一條狹縫,迅速用移液管加入10ml1.8mol/L氫氧化鈉於皿的外室(水稻土樣品則加入10ml1.2mol/L氫氧化鈉),立即用毛玻璃蓋嚴。
3.水平輕輕旋轉擴散皿,使鹼溶液與土壤充分混合均勻,用橡皮筋固定,貼上標簽,隨後放入40℃恆溫箱中。24小時後取出,再以0.01mol/LHCl標准溶液用微量滴定管滴定內室所吸收的氮量,溶液由藍色滴至微紅色為終點,記下鹽酸用量毫升數V。同時要做空白試驗,滴定所用鹽酸量為V0。
結果計算
水解性氮(mg/100g土)= N×(V-V0)×14/樣品重×100
式中:
N—標准鹽酸的摩爾濃度;
V—滴定樣品時所用去的鹽酸的毫升數;
V0—空白試驗所消耗的標准鹽酸的毫升數;
14—一個氮原子的摩爾質量mg/mol;
100—換算成每百克樣品中氮的毫克數。
注意事項
(1)滴定前首先要檢查滴定管的下端是否充有氣泡。若有,首先要把氣泡排出。
(2)滴定時,標准酸要逐滴加入,在接近終點時,用玻璃棒從滴定管尖端沾取少量標准酸滴入擴散皿內。
(3)特製膠水一定不能沾污到內室,否則測定結果將會偏高。
(4)擴散皿在抹有特製膠水後必須蓋嚴,以防漏氣。
主要儀器
擴散皿、微量滴定管、1/1000分析天平、恆溫箱、玻璃棒 毛玻璃、皮筋、吸管(2ml和10ml),臘光紙、角匙、瓷盤。
試劑
(1)1.8mol/L氫氧化鈉溶液。稱取化學純氫氧化鈉72g,用蒸餾水溶解後冷卻定容到1000ml。
(2)1.2mol/L氫氧化鈉溶液。稱取化學純氫氧化鈉48g,用蒸餾水溶解定容到1000ml。
(3)2%硼酸溶液。稱取20g硼酸,用熱蒸餾水(約60℃)溶解,冷卻後稀釋至1000ml,用稀鹽酸或稀氫氧化鈉調節pH至4.5(定氮混合指示劑顯葡萄酒紅色)。
(4)0.01mol/L鹽酸標准溶液。先配製1.0mol/L鹽酸溶液,然後稀釋100倍,用標准鹼標定。
(5)定氮混合指示劑。與土壤全氮的測定配法相同。
(6)特製膠水。阿拉伯膠(稱取10g粉狀阿拉伯膠,溶於15ml蒸餾水中)10份、甘油10份,飽和碳酸鉀5份混合即成(最好放置在盛有濃硫酸的乾燥器中以除去氨)。
(7)硫酸亞鐵(粉狀)。將分析純硫酸亞鐵磨細保存於陰涼乾燥處。
1—5 土壤中磷的測定(全磷、速效磷)
1—5.1 土壤全磷的測定(硫酸一高氯酸消煮法)
方法原理
在高溫條件下,土壤中含磷礦物及有機磷化合物與高沸點的硫酸和強氧化劑高氯酸作用,使之完全分解,全部轉化為正磷酸鹽而進入溶液,然後用鉬銻抗比色法測定。
操作步驟
1.在分析天平上准確稱取通過100目篩(孔徑為0.25mm)的土壤樣品1g(精確到0.0001)置於50ml三角瓶中,以少量水濕潤,並加入濃H2SO48ml,搖動後(最好放置過夜)再加入70—72%的高氯酸(HClO4)10滴搖勻。
2.於瓶口上放一小漏斗,置於電爐上加熱消煮至瓶內溶液開始轉白後,繼續消煮20分鍾,全部消煮時間約為45—60分鍾。
3.將冷卻後的消煮液用水小心地洗入100ml容量瓶中,沖冼時用水應少量多次。輕輕搖動容量瓶,待完全冷卻後,用水定容,用乾燥漏斗和無磷濾紙將溶液濾入乾燥的100ml三角瓶中。同時做空白試驗。
4.吸取濾液2—10ml於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30ml,加二硝基酚指示劑2滴,用稀氫氧化鈉(NaOH)溶液和稀硫酸(H2SO4)溶液調節pH至溶液剛呈微黃色。
5.加入鉬銻抗顯色劑5ml,搖勻,用水定容至刻度。
6.在室溫高於15℃的條件下放置30分鍾後,在分光光度計上以700nm的波長比色,以空白試驗溶液為參比液調零點,讀取吸收值,在工作曲線上查出顯色液的P—mg/L數。
7.工作曲線的繪制。分別吸取5mg/L標准溶液0,1,2,3,4,5,6ml於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至約30ml,加入鉬銻抗顯色劑5ml,搖勻定容。即得0,0.1,0.2,0.3,0.4,0.5,0.6,mg/LP標准系列溶液,與待測溶液同時比色,讀取吸收值。在方格坐標紙上以吸收值為縱坐標,Pmg/L數為橫坐標,繪製成工作曲線。
結果計算
全P %=顯色液mg/L×顯色液體積×分取倍數/(W×106)×100
式中:
顯色液Pmg/L—從工作曲線上查得的Pmg/L;
顯色液體積—本操作中為50ml;
分取倍數—消煮溶液定容體積/吸取消煮溶液體積;
106—將ug換算成g
W—土樣重(g)。
兩次平行測定結果允許誤差為0.005%。
儀器、試劑
1.主要儀器:
分析天平、小漏斗、大漏斗、三角瓶(50ml和100ml)、容量瓶(50ml和100ml)、移液管(5ml和10ml)、電爐、分光光度計。
2.試劑:
(1)0.5mol/L碳酸氫鈉浸提液。稱取化學純碳酸氫鈉42.0g溶於800ml水中,以0.5mol/L氫氧化鈉調節pH至8.5,洗入10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貯存於試劑瓶中。此溶液貯存於塑料瓶中比在玻璃瓶中容易保存,若貯存超過1個月,應檢查pH值是否改變。
(2)無磷活性炭。活性碳常常含有磷,應做空白試驗,檢查有無磷存在。如含磷較多,須先用2mol/L鹽酸浸泡過夜,用蒸餾水沖洗多次後,再用0.5mol/L碳酸氫鈉浸泡過夜,在平瓷漏鬥上抽氣過濾,每次用少量蒸餾水淋洗多次,並檢查到無磷為止。如含磷較少,則直接用碳酸氫鈉處理即可。
(3)磷(P)標准溶液。准確稱取45℃烘乾4—8小時的分析純磷酸二氫鉀0.2197g於小燒杯中,以少量水溶解,將溶液全部洗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充分搖勻,此溶液即為含50mg/L的磷基準溶液。吸取50ml此溶液稀釋至500ml,即為5mg/L的磷標准溶液(此溶液不能長期保存)。比色時按標准曲線系列配製。
(4)硫酸鉬銻貯存液。取蒸餾水約400ml,放入1000ml燒杯中,將燒杯浸在冷水中,然後緩緩注入分析純濃硫酸208.3ml,並不斷攪拌,冷卻至室溫。另稱取分析純鉬酸銨20g溶於約60℃的200ml蒸餾水中,冷卻。然後將硫酸溶液徐徐倒入鉬酸銨溶液中,不斷攪拌,再加入100ml0.5%酒石酸銻鉀溶液,用蒸餾水稀釋至1000ml,搖勻貯於試劑瓶中。
(5)二硝基酚。稱取0.25g二硝基酚溶於100ml蒸餾水中。
(6)鉬銻抗混合色劑。在100ml鉬銻貯存液中,加入1.5g左旋(旋光度+21—+22°)抗壞血酸,此試劑有效期24小時,宜用前配製。
1—5.2 土壤中速效磷的測定(碳酸氫鈉法)
了解土壤中速效磷供應狀況,對於施肥有著直接的指導意義。土壤速效磷的測定方法很多,由於提取劑的不同所得的結果也不一致。提取劑的選擇主要根據各種土壤性質而定,一般情況下,石灰性土壤和中性土壤採用碳酸氫鈉來提取,酸性土壤採用酸性氟化銨或氫氧化鈉—草酸鈉法來提取。
方法原理
石灰性土壤由於大量游離碳酸鈣存在,不能用酸溶液來提取速效磷,可用碳酸鹽的鹼溶液。由於碳酸根的同離子效應,碳酸鹽的鹼溶液降低碳酸鈣的溶解度,也就降低了溶液中鈣的濃度,這樣就有利於磷酸鈣鹽的提取。同時由於碳酸鹽的鹼溶液也降低了鋁和鐵離子的活性,有利於磷酸鋁和磷酸鐵的提取。此外,碳酸氫鈉鹼溶液中存在著OH-、HCO-3、CO2-3等陰離子有利於吸附態磷的交換,因此,碳酸氫鈉不僅適用於石灰性土壤,也適用於中性和酸性土壤中速效磷的提取。
待測液用鉬銻抗混合顯色劑在常溫下進行還原,使黃色的銻磷鉬雜多酸還原成為磷鉬藍進行比色。
操作步驟:
1.稱取通過18號篩(孔徑為1mm)的風干土樣5g(精確到0.01g)於200ml三角瓶中,准確加入0.5mol/L碳酸氫鈉溶液100ml,再加一小角勺無磷活性碳,塞緊瓶塞,在振盪機上振盪30分鍾(振盪機速率為每分鍾150—180次),立即用無磷濾紙干過濾,濾液承接於100ml三角瓶中。最初7~8ml濾液棄去。
2.吸取濾液10ml(含磷量高時吸取2.5—5ml;同時應補加0.5mol/L碳酸氫鈉溶液至10ml)於50ml量瓶中,加硫酸鉬銻抗混合顯色劑5ml充分搖勻,排出二氧化碳後加水定容至刻度,再充分搖勻。
3.30分鍾後,在分光光度計上比色(波長660nm),比色時須同時做空白測定。
4.磷標准曲線繪制:分別吸取5mg/L磷標准溶液0、1、2、3、4、5ml於50ml容量瓶中,每一容量瓶即為0、0.1、0.2、0.3、0.4、0.5mg/L磷,再逐個加入0.5mol/L碳酸氫鈉10ml和硫酸一鉬銻抗混合顯色劑5ml,然後同待測液一樣進行比色。繪制標准曲線。
結果計算
土壤速效Pmg/kg=比色液mg/L×定容體積/W×分取倍數
式中:
比色液mg/L—從工作曲線上查得的比色液磷的mg/L數;
W—稱取土樣重量(g)。
分取倍數—100/10
土壤速效磷(P)mg/kg 等級
<5 低
5—10 中
>10 高
注意事項
1.活性碳一定要洗至無磷無氯反應。
2.鉬銻抗混合劑的加入量要十分准確,特別是鉬酸量的大小,直接影響著顯色的深淺和穩定性。標准溶液和待測液的比色酸度應保持基本一致,它的加入量應隨比色時定容體積的大小按比例增減。
3.溫度的大小影響著測定結果。提取時要求溫度在25℃左右。室溫太低時,可將容量瓶放入40—50℃的烘箱或熱水中保溫20分鍾,稍冷後方可比色
儀器葯品
1.主要儀器:往復振盪機、電子天平(1/100)、分光光度計、三角瓶(250ml和100ml)、燒杯(100ml)、移液管(10ml、50ml)、容量瓶(50ml)、吸耳球、漏斗(60ml)、濾紙、坐標紙、擦鏡紙、小滴管。
2.試劑配製:見1—5.1。
㈣ 土壤速效磷的測定方法有哪些
土壤中全磷的含量高低,只能說明磷的總貯量,不能用來推斷果樹能利用的速效磷含量的高低。因此,測定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對施用磷肥有參考價值。
土壤中的速效磷,由於土壤類型和土壤性質不同,測定方法很多,它們之間的主要差別在於浸提劑的不同。一般在石灰性和中性土壤上用0.5摩爾/升碳酸氫鈉作為提取劑,在酸性土壤上用鹽酸-氟化銨(0.03摩爾/升NH4F-0.025摩爾/升HCl)作為提取劑都比較好,其測定結果與田間試驗的相關性較好。但浸提條件如土液比、溫度、時間、振盪方式和強度等因子均影響測定結果,所以,只有用同一方法在相同條件下測定的結果才有相對比較意義,在報告有效磷結果時必須同時說明所用的測定方法。
1.奧遜法(0.5摩爾/升NaHCO3浸提——鉬銻抗比色法)
方法原理:石灰性土壤中的磷主要是以Ca-P(磷酸鈣鹽)的形態存在,中性土壤中則Ca-P、Al-P(磷酸鋁鹽)、Fe-P(磷酸鐵鹽)都佔有一定比例。0.5摩爾/升NaHCO3可以抑制Ca2+的活性,使某些活性較大的Ca-P被浸提出來;同時,也使比較活性的Fe-P和Al-P起水解作用而浸出。浸出液中的磷用鉬銻抗比色法測定。
2.0.03摩爾/升NH4F-0.025摩爾/升HCl浸提——鉬銻抗比色法
方法原理:酸性土壤中的磷主要是以Fe-P和Al-P的形態存在,利用F-在酸性溶液中絡合Fe3+和Al3+的能力,可使這類土壤中比較活性的磷酸鐵鋁鹽被陸續活化釋放,同時由於H+的作用也能溶解出部分活性較大的Ca-P。
㈤ 植物全磷、全氮、全鉀的測定
一、植物全氮測定
(一)H2SO4-H2O2消煮法
1、適用范圍
本方法不包括硝態氮的植物全氮測定,適合於含硝態氮低的植物樣品的測定。
2、方法提要
植物中的氮、磷大多數以有機態存在,鉀以離子態存在。樣品經濃H2SO4和氧化劑H2O2消煮,有機物被氧化分解,有機氮和磷轉化成銨鹽和磷酸鹽,鉀也全部釋出。消煮液經定容後,可用於氮、磷、鉀的定量。採用H2O2為加速消煮的氧化劑,不僅操作手續簡單快速,對氮、磷、鉀的定量沒有干擾,而且具有能滿足一般生產和科研工作所要求的准確度。但要注意遵照操作規程的要求操作,防止有機氮被氧化成N2氣或氮的氧化物而損失。
3、試劑
(1)硫酸(化學純,比重1.84);
(2)30% H2O2(分析純)。
4、主要儀器設備。消煮爐,定氮蒸餾器。
5、操作步驟
稱取植物樣品(0.5mm)0.3~0.5g(稱准至0.0002g)裝入100ml開氏瓶或消煮管的底部,加濃H2SO45ml,搖勻(最好放置過夜),在電爐或消煮爐上先小火加熱,待H2SO4發白煙後再升高溫度,當溶液呈均勻的棕黑色時取下。稍冷後加班10滴H2O2(3),再加熱至微沸,消煮約7~10min,稍冷後重復加H2O2,,再消煮。如此重復數次,每次添加的H2O2應逐次減少, 消煮至溶液呈無色或清亮後,再加熱10min,除去剩餘的H2O2。取下冷卻後,用水將消煮液無損地轉移入100ml容量瓶中,冷卻至室溫後定容(V1)。用無磷鉀的干濾紙過濾,或放置澄清後吸取清液測定氮、磷、鉀。每批消煮的同時,進行空白試驗,以校正試劑和方法的誤差。
6、注釋
(1)所用的H2O2應不含氮和磷。H2O2在保存中可能自動分解,加熱和光照能促使其分解,故應保存於陰涼處。在H2O2中加入少量H2SO4酸化,可防止H2O2分解。
(2)稱樣量決定於NPK含量,健狀莖葉稱0.5g,種子0.3g,老熟莖葉可稱1g,若新鮮莖葉樣,可按干樣的5倍稱樣。稱樣量大時,可適當增加濃H2SO4用量。
(3)加H2O2時應直接滴入瓶底液中,如滴在瓶勁內壁上,將不起氧化作用,若遺留下來還會影響磷的顯色。
(二)水楊酸-鋅粉還原- H2SO4-加速劑消煮法
1、適用范圍
包括銷態氮的植物全氮測定,適合於硝態氮含量較高的植物樣品的測定。
2、方法原理
樣品中的硝態氮在室溫下與硫酸介質中的水楊酸作用,生成硝基水楊酸,再用硫代硫酸鈉及鋅粉使硝基水楊酸還原為氨基水楊酸.然後按H2SO4-加速劑消煮法進行消煮法進行消煮樣品,使樣品中全部氮轉化為銨鹽。
3、試劑
(1)固體Na2S2O3;
(2)還原鋅粉(AR);
(3)水楊酸-硫酸:30g水楊酸溶於1L濃硫酸中。也可以該用含苯酚的濃硫酸:40g苯酚溶於1L濃硫酸中。
4、儀器設備。同上。
5、操作步驟
稱取磨細烘乾樣品(過0.25mm篩)0.1000~0.2000g或新鮮莖葉樣品1.000~2.000g,置於100ml開氏瓶或消煮管中,先用水濕潤內樣品(烘乾樣),然後加水楊酸-硫酸10ml,搖勻後室溫放置30min,加入Na2S2O3約1.5g,鋅粉0.4g和水10ml,放置10 min,待還原反應完成後,加入混合加速劑2g,按土壤全氮測定方法進行消煮, 消煮完畢,取下冷卻後,用水將消煮液無損地轉移入100ml容量瓶中,冷卻至室溫後定容(V1)。用於濾紙過濾,或放置澄清後吸取清液測定氮。每批消煮的同時,進行空白試驗,以校正試劑和方法的誤差。
(三)消煮液中銨的定量(凱氏法)
1、適用范圍。適合於各種植物樣品消煮液中氮的定量。
2、方法原理
植物樣品經開氏消煮、定容後,吸取部分消煮液鹼化,使銨鹽轉變成氨,經蒸餾,用H3BO3吸收,硼酸中吸收的氨可直接用標准酸滴定,以甲基紅-溴甲酚綠混合指示劑指標終點。
3、試劑
(1)400g/L NaOH溶液。
(2)20g/L H3BO3-指示劑溶液。
(3)酸標准溶液[c(HCL或1/2H2SO4)=0.01mol/L]。
4、儀器設備。蒸餾裝置或半自動蒸餾儀。
5、蒸餾
檢查蒸餾裝置是否漏氣和管道是否潔凈後,吸取定容後的消煮液5.00~10.00mL (V2,含NH4-N約1mg),注入半微量蒸餾器的內室。另取150ml三角瓶,內加5 ml 2% H3BO3指示劑溶液(若為包括硝態氮的待測液,應加約6 mL的400g/L NaOH溶液),通過蒸氣蒸餾(注意開放冷凝水,勿使餾出液溫度超過40℃)。待餾出液體積約達50~60ml時,停止蒸餾,用少量已調節至pH4.5的水沖洗冷凝管末端。用酸標准溶液滴定餾出液至由藍綠色突變為紫紅色(終點的顏色應和空白測定的滴定終點相同)。與此同時進行空白測定的蒸餾、滴定、以校正試劑和滴定誤差。
6、結果計算
ω(N), %=c(V-V0)×0.014×D×100/m;
式中: ω(N)——植物全氮的質量分數,%;
c——酸標准溶液的濃度,mol/L;
V——滴定試樣所用的酸標准液體積,ml;
V0——滴定空白所用的酸標准液, ml;
0.014——N的摩爾質量,kg/mol;
D——分取倍數(即消煮液定容體積V1/吸取測定的體積V2)。
二、植物全磷的測定
(一) 釩鉬黃吸光光度法
1、適用范圍。適合於含磷量較高的植物樣品的測定(如籽粒樣品)。
2、方法原理
植物樣品經濃H2SO4消煮使各種形態的磷轉變成磷酸鹽。待測液中的正磷酸與偏釩酸和鉬酸能生成黃色的三元雜多酸,其吸光度與磷濃度成正比,可在波長400~490nm處用吸光光度法測定。磷濃度較高時選用較長的波長,較低時選用較短波長。
此法的優點是操作簡便,可在室溫下顯色,黃色穩定,在HNO3、HClO4和H2SO4等介質中都適用,對酸度和顯色劑濃度的要求也不十分嚴格,干擾物少,在可見光范圍內靈敏度較低,適測范圍廣(約為1~20mg/L P),故廣泛應用於含磷較高而且變幅較大的植物和肥料樣品中磷的測定。
3、試劑
(1)釩鉬酸銨溶液:25.0g鉬酸銨[(NH4)6Mo7O2·4H2O,分析純]溶於400mL水中,必要時可適當加熱,但溫度不得超過60℃。另將1.25g偏釩酸銨(NH4VO3,分析純)溶於300mL沸水中,冷卻後加入250mL濃HNO3(分析純)。將鉬酸銨溶液緩緩注入釩酸銨(溶液中,不斷攪勻,最後加水稀釋至1L,貯於棕色瓶中。
(2)NaOH溶液(c=6mol/L):24gNaOH溶於水, 稀釋至100ml。
(3)二硝基酚指示劑(ρ=2g/L):0.2g2,6-二硝基酚或2,4-二硝基酚溶於100ml水中。
(4)磷標准溶液ρ[(P)=50mg/L]:0.2195g(乾燥的KH2PO4(分析純)溶於水,加入5ml濃HNO3,於1L容器瓶中定容。
4、主要儀器設備。分光光度計。
5、分析步驟
准確吸取定容,過濾或澄清後的消煮液5~20ml(V2,含P0.05~0.75mg)放入50ml容量瓶中,加2滴二硝基酚指示劑,滴加6mol/LNaOH中和至剛呈黃色,加入10.00ml釩鉬酸銨試劑,用水定容(V3)。15min後,用1cm光徑的比色槽在波長440nm處進行測定,以空白溶液(空白溶液消煮液按上述步驟顯色),調節儀器零點。
校準曲線或直線回歸方程:准確吸取50mg/L P標准液0, 1, 2.5, 7.5, 10, 15ml分別放入50mL容量瓶中,按上述步驟顯色,即得0, 1.0, 2.5 , 5.0, 7.5, 10, 15 ml P的標准系列溶液,與待測液一起進行測定,讀取吸光度,然後繪制校準曲線或求直線回歸方程。
6、結果計算
ρ(P)×V3×(V1/V2)×10-4
ω(P)=
m
式中: ω(P) ——植物磷的質量分數,%;
ρ(P) ——從校準曲線或回歸方程求得的顯色液中磷的質量濃度, mg/L;
V1——消煮液定容體積, ml;
V2——吸取測定的消煮液體積, ml;
V3——顯色液體積, ml;
m——稱樣量,g;
10-4——將mg/L濃度單位換算為百分含量的換算因數。
7、注釋
(1)顯色液中ρ(P)=1~5 mg/L時,測定波長420nm;5~20mg/L用490nm。待測液中Fe3+濃度高應選用450nm,以清除Fe3+干擾。校準曲線也應用同樣波長測定繪制。
(2)一般室溫下,溫度對顯色影響不大,但室溫太低(如<15℃)時,需顯色30min。穩定時間可達24h。
(3)如試液為HCl,HClO4介質,顯色劑應用HCl配製;試液為H2SO4介質, 顯色劑也用H2SO4配製。顯色液酸的適宜濃度范圍為0.2~1.6 mol/L,最好是0.5~1.0 mol/L。酸度高顯色慢且不完全,甚至不顯色;低於0.2 mol/L易產生沉澱物, 干擾測定。鉬酸鹽在顯色液中的終濃度適宜范圍為1.6×10-3~10-2mol/L, 釩酸鹽為8×10-5~2.2×10-3 mol/L。
4、此法干擾離子少。主要干擾離子是鐵,當顯色液中Fe3+濃度超過0.1%時,它的黃色有干擾,可用扣除空白消除。
(二)鉬銻抗吸光光度法
1、適用范圍
適合於含磷量較低的植物樣品的測定(如莖稈樣品等)。
2、方法提要
植物樣品經濃H2SO4消煮使各種形態的磷轉變成磷酸鹽。在一定酸度下,待測液中的正磷酸與鉬酸銨和酒石酸銻鉀生成一種三元雜多酸,後者在室溫下能迅速被抗壞血酸還原為藍色絡合物,可用吸光光度法測定。
3、試劑
(1)6mol/L NaOH溶液
(2)0.2%二硝基酚指示劑
(3)2mol/L(1/2 H2SO4)硫酸溶液:5.6mL濃H2SO4加水至100mL。
(4)鉬銻貯存液: 濃H2SO4(分析純)126 ml緩慢地注入約400 ml水中,攪拌,冷卻。10.0g鉬酸銨(分析純)溶解於約60℃的300ml水中,冷卻。然後將H2SO4溶液緩緩倒入鉬酸銨溶液中,再加入100 ml0.5%酒石酸銻鉀(KSbOC4O6·1/2H2O, 分析純) 溶液,最後用水稀釋至1L,避光貯存。此貯存液含鉬酸銨為1%,酸濃度為c(1/2 H2SO4)=4.5 mol/L
(5)鉬銻抗顯色劑:1.50g抗壞血酸(C6H8O6,左旋,旋光度+21~+22, 分析純) 溶於100ml鉬銻貯存液中,此液須隨配隨用,有效期一天,冰箱中存放,可用3~5天。
(6)磷標准工作液[ρ(P)=5 mg/L]:吸取100mg/L P標准貯存液稀釋20倍,即為5 mg/L P標准工作溶液,此溶液不宜久存。
4、主要儀器設備。同上
5、分析步驟
吸取定容過濾或澄清後的消煮液2.00~5.00ml(V2,含P5~30ug)於50ml容量瓶中, 用水稀釋至約30ml,加1~2滴二硝基酚指示劑,滴加6mol/L NaOH溶液中和至剛呈黃色,再加入1滴2mol/L(1/2 H2SO4)溶液,使溶液的黃色剛剛褪去,然後加入鉬銻抗顯色劑5.00ml,搖勻,用水定容(V3)。在室溫高於15℃的條件下放置30min後,用1cm光徑比色槽在波長700nm處測定吸光度,以空白溶液為參比調節儀器零點。
校準曲線或直線回歸方程: 准確吸取ρ(P)= 5mg/L標准工作溶液0, 1, 2, 4, 6, 8 ml,分別放入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30ml,同上步驟顯色並定容, 即得0,按0.1, 0.2, 0.4, 0.6, 0.8 mg/L P標准系列溶液, 與待測液同時測定,讀取吸光度,然後繪制校準曲線或直線回歸方程。
6、結果計算:同1。
7、注釋
根據分光光度計性能,可選用650~890nm波長處測定,880~890nm處靈敏度高
三、植物全鉀的測定—火焰光度法
(一)適用范圍。適合於植物樣品消煮液中鉀含量的測定。
(二)方法提要
植物樣品經消煮或浸提,並經稀釋後,待測液中的K可用火焰光度法測定。
(三)試劑
K標准溶液[ρ(K)= 100mg/L] :0.1907gKCl(分析純),在105~110℃乾燥2h)溶於水,於1L容量瓶中定容,存於塑料瓶中。
(四)主要儀器設備。火焰光度計。
(五)分析步驟
吸取定容後的消煮液5.00~10.00ml(V2)放入5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V1),直接在火焰光度計上測定,讀取檢流計讀數。
校準曲線或直線回歸方程 准確吸取100mg/L K標准溶液0, 1, 2.5, 10, 20 ml, 分別放入5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的空白消煮液5或10ml(使標准溶液中的離子成分和待測液相近),加水定容。即得0, 2, 5, 10, 20, 40 mg/L K標准系列溶液。以濃度最高的標准溶液定火焰光度計檢流計的滿度(一般只定到90),然後從稀到濃依次進行測定,記錄檢流計讀數,以檢流計讀數為縱坐標,鉀濃度為橫坐標繪制校準曲線或求直線回歸方程。
(六)結果計算
ρ(K)×V3×(V1/V2)×10-4
ω(K)=
m
式中: ω(K) ——植物鉀的質量分數,%;
ρ(K) ——從校準曲線或回歸方程求得的測讀液中K的濃度, mg/L;
V1——消煮液定容體積, ml;
V2——吸取體積, ml;
V3——測讀液定容體積, ml;
m——干樣質量,g;
10-4——將mg/L濃度單位換算為百分含量的換算因數。
㈥ 磷的測定
磷鉬藍光度法
方法提要
煤樣灰化後用氫氟酸-硫酸分解,除去二氧化硅,然後加入鉬酸銨和抗壞血酸,生成磷鉬藍後,用光度法測定。本法適用於褐煤、煙煤、無煙煤和焦炭中磷的測定。
儀器
分光光度計。
試劑
氫氟酸。
硫酸。
鉬酸銨-硫酸溶液稱取17.2g鉬酸銨溶解在適量7.2mol/LH2SO4中,並用該硫酸稀釋至1000mL。
混合溶液取35mL鉬酸銨-硫酸溶液,加10mL50g/L抗壞血酸溶液、5mL1.36g/L酒石酸銻鉀溶液,混勻,使用時配製。
磷標准儲備溶液ρ(P)=100.0μg/mL稱取0.4392g在110℃乾燥1h的優級純磷酸二氫鉀溶於水中,並用水稀釋至1000mL。
磷標准溶液ρ(P)=10.0μg/mL用水稀釋磷標准儲備溶液配製。
校準曲線
分別吸取0.00mL、1.00mL、2.00mL、3.00mL磷標准溶液(10.0μg/mL)置於50mL容量瓶中,加入5mL混合溶液,用水稀釋至刻度,混勻。於室溫(高於10℃)下放置1h,然後移入1~3cm比色皿內。在分光光度計上,於波長650nm處,以標准空白溶液作參比,測量吸光度。繪制校準曲線。
分析步驟
(1)灰樣法
按煤的工業分析方法中規定的緩慢法灰化煤樣,然後研細到全部通過0.1mm篩。
稱取0.05~0.1g灰樣(精確至0.0001g)置於聚四氟乙烯(或鉑)坩堝中,加2mL10mol/LH2SO4和5mLHF,放在電熱板上緩慢加熱蒸發(溫度約100℃)直到氫氟酸白煙冒盡。冷卻,再加0.5mL10mol/LH2SO4,升高溫度繼續加熱蒸發,直至冒硫酸白煙(但不要乾涸)。冷卻,加數滴水並搖動,然後再加20mL熱水,繼續加熱至近沸。用水將坩堝內容物洗入100mL容量瓶中並將坩堝洗凈,冷卻至室溫,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澄清。吸取10.0mL澄清溶液置於50mL容量瓶中。然後按校準曲線分析步驟操作,測量吸光度,測得磷量。
按下式計算空氣乾燥煤樣中磷的含量: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式中:Pad為空氣乾燥煤樣中磷的質量分數,%;m1為從校準曲線上查得所分取試液的磷量,μg;V1為分取的試樣溶液體積,mL;V為試樣溶液總體積,mL;m為灰樣的質量,g;Aad為空氣乾燥煤樣的灰分質量分數,%。
(2)煤樣法
稱取粒度小於0.2mm的空氣乾燥煤樣0.5~1.0g(灰量0.1~0.05g,精確至0.0001g)置於灰皿中,輕輕搖動使其鋪平,然後置於高溫爐中,半啟爐門從室溫緩緩升至(815±10)℃,並在該溫度下灼燒至少1h,直至無含碳物。將灰樣全部移入聚四氟乙烯或鉑坩堝中,按(1)法分析步驟操作。
按下式計算空氣乾燥煤樣中磷的含量: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式中:Pad為空氣乾燥煤樣中磷的質量分數,%;m1為從校準曲線上查得所分取試液的磷量,μg;V1為分取的試樣溶液體積,mL;V為試樣溶液總體積,mL;m為空氣乾燥煤樣的質量,g。
注意事項
1)用硫酸-氫氟酸分解灰樣時不要蒸干,否則會使可溶性磷酸鹽轉變成不溶性磷的氧化物,使結果偏低。
2)硅、鍺、砷對本法測定有干擾。因此酸解時,一定要加熱到冒白煙,消除硅的干擾。還應嚴格控制顯色酸度,消除鍺、砷的干擾。
㈦ 如何選擇有機肥料中全磷最合理的測定方法
合理有效檢測有機肥料中的全磷含量
摘 要 分光光度法測定有機肥全磷含量只適用於含量不超過6mg的產品,目前有些有機肥添加了無機肥的成分(加入磷酸銨、過磷酸鈣等),再用分光光度法檢測其含量,結果會偏低。而用磷鉬酸喹啉重量法,結合分光光度計法中的樣品處理步驟,再用37.5%EDTA溶液提取枸溶性磷,有效五氧化二磷便能合理地檢測出來。
關鍵詞 全磷 分光光度法 消煮 磷鉬酸喹啉 枸溶性磷
農業行業標准NY 525-2002《有機肥料》規定,有機肥料全磷的測定採用硫酸和過氧化氫消煮,在一定酸度下,待測液中的磷酸根離子與偏釩酸和偏鉬酸反應生成三元雜多酸。在一定濃度范圍內,黃色溶液的吸光度與含磷量呈正比例關系,用分光光度計在波長420mm處測吸光度,根據標准曲線或直線回歸方程求出全磷含量(釩鉬酸銨分光光度法)。這種方法用於測定糞類等單一的有機肥中全磷含量較為准確。因為,這些單一有機肥磷含量較低,提取液含磷一般不超過6mg, 枸溶性磷含量更少,分光光度法適用於低含量磷的測定,並較為快速。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
M——樣品質量;
C——由校準曲線查得顯色液磷濃度;
V——顯色體積;
D—分取倍數、定容體積/分取體積;
2.29——磷轉為五氧化二磷的系數;
X水 ——風干試樣的含水量;
10-4——將μg/g換算為質量分數的因數。
對於含有無機肥,即加入了磷酸銨、過磷酸鈣、尿素、氯化鉀及微量元素肥和市售有機肥,採用上述方法檢測存在一些問題。首先,磷酸銨、過磷酸鈣中均含有枸溶性磷,它也是有效磷的一部分,沒有被提取出來。再者,加入磷酸銨、過磷酸鈣的有機肥中磷含量較高,使用分光光度法不如磷鉬酸喹啉重量法准確。因此,GB/T 8573-1999《復混肥料有效磷含量測定》規定採用磷鉬酸喹啉重量法。該法參照採用了國際標准ISO6598《肥料—磷含量測定—磷鉬酸喹啉重量法》,這是測定磷含量的仲裁方法。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筆者對一些樣品使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了檢測對比。單純使用NY 525-2002這一組數據,按NY 525-2002對樣品進行處理,再用37.5%EDTA溶液提取枸溶性磷,用《磷鉬酸喹啉重量法》檢測為另一組數據。見表1。
由表1可知,單純使用NY 525-2002,即用釩鉬酸銨分光光度法檢測的全磷含量偏低,且含量越高偏差越大。
因此,筆者認為加入磷酸銨、過磷酸鈣、氯化鉀及微量元素肥的有機質復混肥磷含量的測定,應將NY 525-2002與GB/T 8573-1999《復混肥料中有效磷含量測定》配合使用。具體方法是,根據NY 525-2002對樣品處理,試樣採用硫酸和過氧化氫消煮,直至溶液呈無色或淡黃色清液後,繼續加熱10分鍾,除去剩餘的過氧化氫。取下,稍冷卻,小心加水至30ml,加熱至沸。冷卻後定容到250.0ml容量瓶中,搖勻,用無磷濾紙干過濾得試液1,殘渣按GB/T 8573-1999提取枸溶性磷。將殘渣轉入另一250.0ml容量瓶中,加入150ml預先加熱到65℃的37.5%EDTA溶液中,蓋上瓶塞,振盪至濾紙分裂為纖維狀為止,將容量瓶置於65℃水浴中,保溫1小時,取出冷卻後定容250ml,干過濾得試液2。分別取試液1及試液2各10ml,置於300ml燒杯中,加入硝酸(1+1)10ml,預熱近沸,加入35ml喹鉬檸酮試劑,蓋上表面皿,微沸1分鍾,冷卻至室溫。用預先在180℃乾燥恆重的4#玻璃坩堝過濾,先將上清液濾完,然後用傾瀉法沉澱2次。將沉澱轉入坩堝中,再用水洗滌。將坩堝連同沉澱在180℃乾燥箱內乾燥45分鍾,移入乾燥器中冷卻,同時做空白試驗。
計算公式為:
式中:
X——有效五氧化二磷百分含量(全磷);
m1——磷鉬酸喹啉沉澱質量;
m2——空白試驗得磷鉬酸喹啉沉澱質量;
0.03207——磷鉬酸喹啉質量換算為五氧化二磷質量系數。
(作者單位:廣東省茂名市質量計量監督檢測所)
㈧ 如何測定果樹樣品同一消煮液中的全氮磷鉀含量
答:測定方法如下:
(1)方法原理
為了便於在同一消煮液中可以同時測定全氮、磷、鉀,選用H2SO4-H2O2消煮法,操作簡單快速,適用於成批植物樣品的分析,對氮、磷、鉀的測定干擾較少,准確度較高。但應注意雙氧水不宜過早加入,用量不可過多,應分次少量加入,加入後消煮溫度不宜太高。
開氏法測定的是有機氮和銨態氮,不包括硝態氮。若樣品含有相當數量的硝態氮,則須先用含有水楊酸(或苯酚)的濃硫酸處理,使硝態氮與水楊酸(或苯酚與硫酸反應生成的酚磺酸)在室溫下作用,生成硝基水楊酸;再用硫代硫酸鈉或鋅粉使硝基水楊酸還原為氨基水楊酸;然後進行開氏消煮,將全部有機氮(包括氨基水楊酸)轉化為銨鹽。
(2)試劑配製
①濃硫酸:93%~98%硫酸,不含氮。
②含水楊酸的硫酸:30克水楊酸(不含氮)溶於1升濃硫酸中。也可以改用含苯酚的濃硫酸,40克苯酚溶於1升濃硫酸。
濃硫酸貯存時必須防止空氣中的氨污染。
③雙氧水:30%雙氧水,不含磷和氮。
④硫代硫酸鈉:磨碎的Na2S2O3·5H2O。
⑤鋅粉:極細的粉末狀Zn(分析純)。
(3)水楊酸還原法制備消煮液(包括硝態氮的消煮液)
稱樣同上,放入100毫升開氏瓶或100毫升大消化管中,加水楊酸或苯酚的濃硫酸10毫升,浸潤後在室溫下(25℃左右)放置約30分鍾,加入約1.5克Na2S2O3·5H2O或0.4克石粉和10毫升水,放置約10分鍾,待還原反應完成後,慢慢加熱,慎防泡沫溢出。泡沫停止發生後即可加大火力,使溶液保持沸騰,同上在稍冷時分次加入H2O2,消煮,定容100毫升,待測全氮、磷、鉀。同時做兩份空白實驗。
(4)全氮的測定
H2SO4-H2O2消煮液,可根據要求和條件選用蒸餾法、擴散法、靛酚藍比色法或其他適當的方法測定N。
①擴散法:用移液管吸取待測液1毫升(含NH+4-N 0.05~0.20毫克),放入擴散皿(外徑9厘米)外室,內室中加入2毫升2% H3BO3溶液。蓋上玻片,留出小孔,注入約1.0毫升10摩爾/升 NaOH,立即密閉,在25℃或15℃室溫下放置1~2晝夜。在放置期間間歇地水平轉動幾次,以促進擴散完全。擴散完全後用0.01摩爾/升的標准酸滴定內室中吸收的氮。同時做空白實驗,並用標准NH+4-N按相同的擴散法標定標准酸的濃度。
結果計算:
式中:稀釋倍數——(100/W)×50÷20=250/W 。
(6)全鉀的測定——火焰光度法
A.方法原理:樹體組織中的全鉀(和鈉)以用2摩爾/升 NH4OAC—0.2摩爾/升 Mg(OAC)2浸提,直接用火焰光度計測定最為快速方便,結果也與用灰化植物樣品的方法相同。
由於植物樣品中鐵、鋁等的干擾比土壤分析中較小,所以用干灰化法或濕灰化法製得的待測液,也可以用火焰光度計法快速測定全鉀,但用H2SO4-H2O2消煮時必須注意下列三點:
①溶液中的酸濃度對測定結果有影響(酸的存在尤其將大大降低鈉光的強度)。酸的濃度在0.02摩爾/升時對鉀鈉的測定基本無影響,一般不得超過0.25摩爾/升。
②標准液和待測液的組成要幾乎相同,因為溶液的組成(包括酸鹼和陰陽離子的濃度)的改變,對測定結果有影響,所以力求標准液的組成與待測液的一致。實踐證明,植株消煮液經稀釋後Cl-、SO42-、Ca2+、Mg2+等一般不超過干擾限度。
③可用緩沖液和內標法來提高准確度:測定鉀時用的發射緩沖液是氯化鈉、氯化鈣、氯化鎂的飽和溶液,可減少待測液中這些陽離子彼此間的干擾。用鋰的內標法可以消除或減少激發情況不穩定和溶液組成改變所造成的誤差。
測定方法:用移液管吸取植株樣H2SO4-H2O2消煮液後又定容100毫升的待測液(Ⅰ)5毫升,放入25毫升容量瓶中,用水定容,此液中K+的濃度為10~50毫克/千克,用火焰光度計直接測定。
標准曲線用0、5、10、20、30、40、50毫克/千克鉀標准系列(各加有5毫升空白消煮液)在火焰光度計上測讀後繪制。
計算樣品的全K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