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裝配工藝規程的制訂大致有哪幾個步驟有何要求
裝配工藝規程
概念: 裝配工藝規程
制定裝配工藝規程的任務是根據產品圖樣、技術要求、驗收標准和生產綱領、現有生產條件等原始資料,確定裝配組織形式;劃分裝配單元和裝配工序;擬定裝配方法;包括計算時間定額,規定工序裝配技術要求及質量檢查方法和工具,確定裝配過程中裝配件的輸送方法及所需設備和工具,提出專用夾具的設計任務書,編制裝配工藝規程文件等。
制定步驟和內容
1.確定裝配組織形式
根據產品的結構特點的生產綱領不同,裝配組織形式可採用固定式和移動式。
(1)固定式裝配 是產品在固定工作地點進行裝配。產品的所有零、部件匯集在工作地附近。其特點是裝配佔地面積大,要求工人有較高的技術水平,裝配周期長,裝配效率低。因此,固定式裝配適用於單件小批生產。
(2)移動式裝配 是將產品或部件置於裝配線上,從一個工作地移到另一個工作地,在每個工作地重復完成固定的工序,使用專用設備、夾具。在裝配線上實現流水作業,因而效率高。
移動式裝配分為自由式移動裝配和強制式移動裝配。自由式移動裝配是利用小車或托盤在輥道上自由移動。強制式移動又分為連續和間歇移動,是利用鏈式傳送帶進行的。移動式裝配只適用於大批大量生產。
2.劃分裝配單元
為了利於組織平行和流水裝配作業,應根據產品的結構特徵和裝配工藝特點,將產品分解為可以獨立進行裝配的單元。裝配單元可以是零件、組件或部件,零件是組成產品的基本單元。
⑵ 制定工藝規程的原則是什麼應注意哪些問題制定工藝規程需要注意什麼
1、原則。設計的工藝規程必須保證機器零件的加工質量和裝配質量,達到設計圖樣上規定的各項技術要求;工藝過程應具有較高的生產效率,使產品能盡快投放市場;盡量降低製造成本;注意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保證生產安全。
2、注意問題。技術上的先進性;經濟上的合理性;良好而安全的勞動條件。
⑶ 什麼是機械加工工藝,怎麼制定工藝流程步驟
1、機械加工工藝是指利用機械加工的方法,按照圖紙的圖樣和尺寸,使毛坯的形狀、尺寸、相對位置和性質成為合格零件的全過程,加工工藝是工藝人員進行加工前所需要做的工作,避免在加工過程中發生加工失誤,造成經濟損失。
2、制定工藝流程步驟:
1) 計算年生產綱領,確定生產類型。
2) 分析零件圖及產品裝配圖,對零件進行工藝分析。
3) 選擇毛坯。
4) 擬訂工藝路線。
5) 確定各工序的加工餘量,計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6) 確定各工序所用的設備及刀具、夾具、量具和輔助工具。
7) 確定切削用量及工時定額。
8) 確定各主要工序的技術要求及檢驗方法。
9) 填寫工藝文件。
(3)制定工藝規程的方法和步驟擴展閱讀:
機械加工工藝要遵循精基準的選擇原則:
1、基準重合原則:應盡可能選擇被加工表面的設計基準作為精基準,這樣可以避免由於基準不重合引起的定位誤差。
2、統一基準原則:應盡可能選擇用同一組精基準加工工件上盡可能多的表面,以保證各加工表面之間的相對位置精度。
3、互為基準原則:當工件上兩個加工表面之間的位置精度要求比較高時,可以採用兩個加工表面互為基準反復加工的方法。
4、自為基準原則:一些表面的精加工工序,要求加工餘量小而均勻,常以加工表面自身作為精基準。
⑷ 擬定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原則與步驟有哪些
工藝規程是指導施工的技術文件。一般包括以下內容:零件加工的工藝路線,各工序的具體加工內容,切削用量、工時定額以及所採用的設備和工藝裝備等。
工藝規程的主要內容
1.產品特徵,質量標准。
2.原材料、輔助原料特徵及用於生產應符合的質量標准。
3.生產工藝流程。
4.主要工藝技術條件、半成品質量標准。
5.生產工藝主要工作要點。
6.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和成品質量指標的檢查項目及次數。
7.工藝技術指標的檢查項目及次數。
8.專用器材特徵及質量標准。
在車間生產過程包括直接改變工件形狀、尺寸、位置和性質等主要過程,還包括運輸、保管、磨刀、設備維修等輔助過程。生產過程中,按一定順序逐漸改變生產對象的形狀、尺寸、位置和性質使其成為預期產品的這部分主要過程稱之為工藝過程。零件依次通過的全部加工過程稱為工藝路線或工藝流程。技術人員根據工件產量、設備條件和工人技術情況等,確定並且用工藝文件規定的機械加工工藝過程,稱為機械加工工藝規程。機械加工工藝規程是規定產品或零部件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藝文件。因此,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在機械加工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的幾個方面:
1) 工藝規程是指導生產的主要技術文件
機械加工車間生產的計劃、調度,工人的操作,零件的加工質量檢驗,加工成本的核算,都是以工藝規程為依據的。處理生產中的問題,也常以工藝規程作為共同依據。如處理質量事故,應按工藝規程來確定各有關單位、人員的責任。
2) 工藝規程是生產准備工作的主要依據
車間要生產新零件時,首先要制訂該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再根據工藝規程進行生產准備。如:新零件加工工藝中的關鍵工序的分析研究;准備所需的刀、夾、量具(外購或自行製造);原材料及毛坯的采購或製造;新設備的購置或舊設備改裝等,均必須根據工藝來進行。
3) 工藝規程是新建機械製造廠(車間)的基本技術文件
新建(改.擴建)批量或大批量機械加工車間(工段)時,應根據工藝規程確定所需機床的種類和數量以及在車間的布置,再由此確定車間的面積大小、動力和吊裝設備配置以及所需工人的工種、技術等級、數量等。
此外,先進的工藝規程還起著交流和推廣先進製造技術的作用。典型工藝規程可以縮短工廠摸索和試制的過程。因此,工藝規程的制訂是對於工廠的生產和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工廠的基本技術文件。
⑸ 機械加工的工藝規程如何制定
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制定,大體可分為兩個步驟。首先是擬定零件加工的工藝路線,然後再確定每一道工序的工序尺寸、所用設備和工藝裝備以及切削規范、工時定額等。這兩個步驟是互相聯系的,應進行綜合分析。
工藝路線的擬定是制定工藝過程的總體布局,主要任務是選擇各個表面的加工方法,確定各個表面的加工順序,以及整個工藝過程中工序數目的多少等。
以上信息由機械加工第一品牌 深圳市愛得利機電有限公司提供。
⑹ 編制零件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大致有哪些步驟
1、根據圖紙編制工藝流程圖
2、根據圖紙和工藝流程圖計算毛坯大小,畫出毛坯草圖或尺寸
3、編制各道工藝的流程圖和檢驗圖
4、成品檢驗圖檢驗。
⑺ 制定裝配工藝規程的步驟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31
⑻ 編制零件機械加工工藝規程有那些步驟
1.讀圖,清楚零件的技術要求和使用功能。
2.制定工藝路線。
3.根據工藝路線,制定工序、工步,明確加工方法、測量方法及工藝基準、測量基準。
4.選用加工設備和工藝裝備。
5.計算工時定額和材料定額。
6.進行審批程序。
⑼ 工藝流程設計的步驟
一、明確工藝過程設計的主體因素
工藝過程設計解決的問題:生產什麼產品;如何生產;利用何種設備和工具;採用怎樣的加工方法。
1、生產設備
①在進行工藝過程的設計時,要考慮到設備的負荷狀況,使設備能力得到平衡
②當按經濟批量分批生產時,一個主要問題是使所選擇的加工方法,同現有的設備型號相適應。有時,現有的某種型號規格設備的數量,會影響到工藝過程的設計。所設計的工藝,有時會造成某種型號的機器設備負荷超過生產能力。這時,必須改變加工方法,即便要增加一些製造費用,也得改用別種型號的機器。因而,必須同掌握現有設備負荷的生產控制部門保持密切聯系。
③工藝過程設計中不一定沿用現有設備。當一種新的構思值得購置效率更高的新設備來實施時,繼續沿用現有設備將會妨礙新的工藝方法的構思。一種零部件的產量,可能不足以從經濟上補償購置新設備的投資,而當另一部分零部件的工藝也相應改變後,採用新設備在經濟上就變得合理,使整個製造費用得以降低。
④注意對製造產品所用的機床和設備進行不斷改進。
負荷是將現在正在進行中的工作量加上今後預計投入的工作量,據以確認生產能力有餘,還是生產任務超過了生產能力的一種臨界標准。
2、產品質量
①產品質量對工藝過程設計有一定的影響。產品質量水平確定後,產品設計師要將它規定在規范的圖紙上。這樣在進行工藝過程設計時通過材料清單、零部件明細表、裝配圖和零部件圖以及工程交付條件,就可以清楚地了解裝配和零部件的全部質量要求,從而可以選擇保證零件質量要求的最經濟的製造方法與設備。
②所制零件的尺寸要求、加工表面要求和其他方面性能,必須符合各種類別機床與加工方式的能力。必須仔細檢查設備的機械狀況,驗明它是否能使加工零件達到規定性能。藉助於應用統計方法,研究機床工程能力,可以預先估計出設計或工藝部門所選取設備能達到的加工質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