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阿斯匹林的制備
我記得當時我們做的時候是用苯胺和乙酸做的,具體的步驟有點忘了,但應該是在燒瓶中加熱迴流。
希望對你有幫助。
要是真急著要,我回去把實驗步驟給你找出來。
好了,幫你找到了!
制備過程:
首先將10ML苯胺和15ML乙酸加入到50ML的圓底燒瓶中,並在其中加入少量鋅粉和沸石。
在燒瓶上加分餾裝置,上面加上溫度計,並用支管試管收集蒸餾出來的少量水和乙酸。電熱套加熱。
先控制溫度保持燒瓶中液體微沸10分鍾左右。再加大電壓,升高溫度,保持溫度計溫度在105度,大概50分鍾。
這時你會發現溫度計的溫度降低,說明反應基本完全。
趁熱把燒瓶中的液體倒在冷水中攪拌,有沉澱後減壓抽濾。
對生成物提純:
在生成物中加入熱水,注意,是熱水且不要太多,剛好溶解即可,趁熱用熱水漏斗過濾,在降溫使結晶,在用減壓漏斗抽濾,乾燥即可。
上面就是大體步驟,我們實驗就是這么做的,希望對你有幫助,如果有什麼不明白,再幫你解答。
㈡ 阿斯匹林(乙醯水楊酸)的合成是怎麼楊酸和乙酸酐合成的,步驟有哪些,公式列舉
在生成乙醯水楊酸的同時,水楊酸分子間也能發生縮合反應,生成少量聚合物(副產物)。合成乙醯水楊酸的實驗步驟如下:
① 向150 mL乾燥錐形瓶中加入2 g水楊酸、5 mL乙酸酐和5滴濃硫酸,振盪,待其溶解後,控制溫度在85~90 ℃條件下反應5~10 min。然後冷卻,即有乙醯水楊酸晶體析出。
② 減壓過慮,用濾液淋洗錐形瓶,直至所有晶體被收集到布氏漏斗中。抽濾時用少量冷水洗滌晶體幾次,繼續抽濾,盡量將溶劑抽干。然後將粗產品轉移至表面皿上,在空氣中風干。
③ 將粗產品置於100 mL燒杯中,攪拌並緩慢加入25 mL飽和碳酸氫鈉溶液,加完後繼續攪拌2~3分鍾,直到沒有二氧化碳氣體產生為止。過濾,用5~10 mL蒸餾水洗滌沉澱,合並濾液於燒杯中,不斷攪拌,慢慢加入15 mL4 mol/L鹽酸,將燒杯置於冷水中冷卻,即有晶體析出。抽濾,用冷水洗滌晶體1~2次,再抽干水分,即得產品。
㈢ 阿司匹林的制備
制備乙醯水楊酸一般以水楊酸(鄰羥基苯甲酸)和乙酸酐為原料,通過酯化反應進行。加入2.0g(0.014mol)乾燥水楊酸和5ml乙酐理論產量2.52g。
1、實驗儀器及葯品:
儀器:單口燒瓶、球形冷凝管、量筒、溫度計、燒杯、玻璃棒、 吸濾瓶、布氏漏斗、水浴鍋、電熱套。
葯品:水楊酸、乙酸酐、濃硫酸(98%)、鹽酸溶液(1:2)、飽和碳酸鈉溶液、1% FeCl3溶液。
2、實驗原理:
制備乙醯水楊酸的方法是將水楊酸與乙酸酐作用,通過乙醯化反應,使水楊酸分子中酚羥基上的氫原子被乙醯基取代,生成乙醯水楊酸,為了加速反應的進行,通常加入少量濃硫酸作催化劑。濃硫酸的作用是破壞水楊酸分子中羥基與羥基間形成的氫鍵,從而使醯化反應較易完成。
主反應:
4計算:
N=m/M m(水楊酸)=2g M(水楊酸)=138
N(水楊酸)=2/138=0.014mol
N(阿司匹林)=N(水楊酸)=0.014mol
m(阿司匹林)=0.014*180=2.52g
(3)阿司匹林的合成方法及步驟擴展閱讀:
實驗成功的關鍵:
1控制溫度(80-85℃持續加熱20min)、2反應物的用量(乙酸酐要過量)、3質子酸的作用(加濃硫酸)
實驗操作注意事項:
① 硫酸在加入的時候一定要緩慢,等待其反應之後再繼續加入,不然溶液會被碳化在加熱的時候有顏色
② 反應溫度在80℃左右,太低不反應,太高乙醯水楊酸發生一系列副反應。
③ 反應結束第一次加水時要少量多次加入,醋酸酐分解放熱,蒸汽溢出,防止溶液濺出。
④ 加入飽和碳酸鈉時要一邊加一邊攪拌,會產生大量氣泡,少量多次加完。
⑤ 加鹽酸酸化時,也要少量多次加完,如果沒有固體析出,可測一下PH,最佳為2-2.4。
參考文獻:網路-阿司匹林
㈣ 阿司匹林的制備方法及步驟
原料水楊酸(鄰乙醯苯酚)+乙酐,硫酸催化,70-75攝氏度加熱,
1,阿司匹林粗產品的制備
在乾燥的錐形瓶中放入稱量好的水楊酸,乙酐,並滴入五滴濃硫酸,輕輕搖盪錐形瓶使固體溶解,在80℃~90℃水浴中加熱約15分鍾,從水浴中移出錐形瓶,當內容物溫熱時慢慢地入3~5ml冰水,此時反應放熱,甚至沸騰.反應平穩後,再加入40ml水,用冰水浴冷卻,並用玻璃棒不停攪拌,使結晶完全析出.抽濾,用少量冰水洗滌兩次.
2,阿司匹林粗產品的純化
將阿司匹林的粗產物移至另一錐形瓶中.加入25ml飽和NaHCO3溶液,攪拌,直至無CO2氣泡產生,抽濾,用少量水洗滌,將洗滌液與濾液合並,並棄去濾渣.
先在燒杯中放入約5ml濃鹽酸並加入10ml水,配好鹽酸溶液,再將上述濾液倒入燒杯中,阿司匹林復沉澱析出,冰水冷卻令結晶完全析出,抽濾,冷水洗滌,壓干濾餅,乾燥.
用乙酸乙酯重結晶.計算產率.
㈤ 阿司匹林有哪幾種合成方法
實驗一微波方法合成阿司匹林
一實驗目的
1.了解阿司匹靈的葯效。
2. 通過阿司匹靈的制備,掌握酚酯制備的原理和方法。
3.利用酚的性質檢驗產品的純度。
4. 了解微波在有機合成上的應用
二實驗原理
乙醯水楊酸又稱阿司匹靈,具有鎮痛、退熱和抗風
濕病等作用。廣泛應用於臨床治療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近年來還不斷發現它的新用途,它可由水楊酸和乙酸酐
反應得到。
二實驗原理
反應式
高聚副產物形成
三實驗步驟及注意事項
(1) 將1.0g(7mmol)水楊酸、25 mg氫氧化鈉和1.4ml
(14mmol)乙酸酐,搖勻。置於乾燥的25mL錐形瓶中。
(2)加入沸石,放入微波爐中,在微波功率495W下,微
波輻射20s,稍冷。
(3)在攪拌下,慢慢加入稀鹽酸至pH=3~4。
(4)用冰水冷卻。
(5)抽濾,用少量冰水洗滌。
http://yuanxi.lut.cn/huagong/sysfzx/sq/download/ppt/10731_2_f_2.files/frame.htm
㈥ 阿司匹林的制備方法
阿司匹林經水楊酸乙醯化而得:在反應罐中加乙酐(加料量為水楊酸總量的0.7889倍),再加入三分之二量的水楊酸,攪拌升溫,在81~82℃反應40~60min。
降溫至81~82℃保溫反應2h。檢查游離水楊酸合格後,降溫至13℃,析出結晶,甩濾,水洗甩干,於65~70℃氣流乾燥,得乙醯水楊酸。
阿司匹林(Aspirin,乙醯水楊酸)是一種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臭或微帶醋酸臭,微溶於水,易溶於乙醇,可溶於乙醚、氯仿,水溶液呈酸性。
(6)阿司匹林的合成方法及步驟擴展閱讀:
阿司匹林通過血管擴張短期內可以起到緩解頭痛的效果,該葯對鈍痛的作用優於對銳痛的作用。故該葯可緩解輕度或中度的鈍疼痛,如頭痛、牙痛、 神經痛、肌肉痛及月經痛。
同時可以使被細菌致熱原升高的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調定點恢復(降至)正常水平,故也用於感冒、流感等退熱。該品僅能緩解症狀,不能治療引起疼痛、發熱的病因,故需同時應用其他葯物參與治療。
阿司匹林的研發歷史:
早在1853年夏爾,弗雷德里克·熱拉爾(Gerhardt)就用水楊酸與乙酸酐合成了乙醯水楊酸,(乙醯化的水楊酸)但沒能引起人們的重視。1897年德國化學家費利克斯·霍夫曼又進行了合成,並為他父親治療風濕關節炎,療效極好。
在1897年,費利克斯·霍夫曼的確第一次合成了構成阿司匹林的主要物質,但他是在他的上司——知名的化學家阿圖爾·艾興格林的指導下,並且完全採用艾興格林提出的技術路線才獲得成功的。
阿司匹林於1898年上市,發現它還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於是重新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將阿司匹林及其他水楊酸衍生物與聚乙烯醇、醋酸纖維素等含羥基聚合物進行熔融酯化,使其高分子化,所得產物的抗炎性和解熱止痛性比游離的阿司匹林更為長效。
1899年由德萊塞介紹到臨床,並取名為阿司匹林(Aspirin)。根據文獻記載,阿司匹林的發明人是德國的費利克斯·霍夫曼,但這項發明中,起著非常重要作用的還有一位猶太化學家阿圖爾·艾興格林。阿圖爾·艾興格林的辛酸故事發生在1934年至1949年間。
㈦ 合成阿司匹林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阿司匹林經水楊酸乙醯化而得,化學反應方程式如下:
(7)阿司匹林的合成方法及步驟擴展閱讀
臨床上,阿司匹林常用於解熱鎮痛、抗炎抗風濕:
1、鎮痛解熱
阿司匹林通過血管擴張短期內可以起到緩解頭痛的效果,該葯對鈍痛的作用優於對銳痛的作用。同時可以使被細菌致熱原升高的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調定點恢復(降至)正常水平。
2、消炎抗風濕
阿司匹林為治療風濕熱的首選葯物,用葯後可解熱、減輕炎症,使關節症狀好轉,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風濕的基本病理改變,也不能預防心臟損害及其他合並症。
3、治療關節炎
除風濕性關節炎外, 該品也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可改善症狀,為進一步治療創造條件。
4、抗血栓
該品對血小板聚集有抑製作用,阻止血栓形成, 臨床可用於預防暫時性腦缺血發作(TIA)、心肌梗塞、心房顫動、人工心臟瓣膜、動靜脈瘺或其他手術後的血栓形成。
5、抑制血小板凝集
高海拔登山時使用阿司匹林,它能抑制血小板的釋放反應,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㈧ 阿司匹林的制備步驟
粗產物制備:
(1)稱取水楊酸1.98g於錐形瓶(150mL);在通風條件下用吸量管取乙酸酐5mL,加入錐形瓶,滴入5滴濃流酸,搖動使固體全部溶解,蓋上帶玻璃管的膠塞,在事先預熱的水浴中加熱約10-15min
(水浴裝置:500mL燒杯中加100mL水、沸石,用溫度計控制85℃-90℃)
【用3mL可減少副反應發生,易於晶體析出,提高產率。n(水楊酸) :n(乙酸酐)=1:2~3較為合適。】
(2)取出錐形瓶,將液體轉移至250mL燒杯並冷卻至室溫(可能會沒有晶析出)。
加入50mL水,同時劇烈攪拌;冰水中冷卻10min,晶體完全析出。
【該步攪拌要激烈,否則會析出塊狀物體,影響後續實驗。】
(3)抽濾。冷水洗滌幾次,盡量抽干,固體轉移至表面皿,風干。
提純:
(1)粗產品置於100mL燒杯中緩慢加入飽和NaHCO3溶液,產生大量氣體,固體大部分溶解。共加入約5mL 飽和NaHCO3(aq)攪拌至無氣體產生。
【飽和NaHCO3溶液溶解乙醯水楊酸,不溶解水楊酸聚合物,以此提純乙醯水楊酸。】
(2)用干凈的抽濾瓶抽濾,用5-10mL水洗(可先轉移溶液,後洗)。將濾液和洗滌液合並並轉移至100mL燒杯中,緩緩加入15mL 4mol/L的鹽酸。邊加邊攪拌,有大量氣泡產生。
【加入鹽酸要滴加,加入過快會導致析出過大的晶粒影響乾燥。】
(3)用冰水冷卻10min後抽濾,2-3mL冷水洗滌幾次,抽干。乾燥。稱量。
(4)產品純度檢驗:取幾粒結晶,加5mL水,滴加1%FeCl3溶液。檢驗純度。
㈨ 求阿司匹林的工業合成方法
水楊酸乙醯化而得:在反應罐中加乙酐(加料量為水楊酸總量的0.7889倍),再加入三分之二量的水楊酸,攪拌升溫,在81-82℃反應40-60min。降溫至81-82℃保溫反應2h。檢查游離水楊酸合格後,降溫至13℃,析出結晶,甩濾,水洗甩干,於65-70℃氣流乾燥,得乙醯水楊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