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排污溝坡度板安裝方法

排污溝坡度板安裝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17 10:04:54

① 地下室建築排水溝怎麼

一.技術規定

① 集水坑設置數量、位置應滿足使用功能、設計要求。

② 設備房(消防控制室、水泵房、發電機房等)、電梯基坑旁、高低壓配電室電纜溝旁等應設置集水坑。

③ 集水坑的設計深度應滿足使用功能、排污泵安裝高度要求(排污泵通常是立式安裝)。

④ 深度大於1.5m應設置檢修鋼爬梯。

二. 施工規定

幾何尺寸方正;內壁光滑、平整;垂直度不得大於5mm;坑內干凈,不得有建築垃圾、雜物、污泥等。

(1)排污溝坡度板安裝方法擴展閱讀:

排水溝

1.技術規定

① 沿地下室外剪力牆的室內地面應設置排水明溝。

② 排水溝縱向應考慮不低於2~3‰的坡度(車道上排水溝內坡度按設計施工),並排向集水坑。

③ 下地下室汽車(含自行車、摩托車等)坡道終點交匯線處應設置截水排水溝。此溝應為暗溝,溝面應蓋高分子復合樹脂蓋板(汽車道上應為重型蓋板)。

2 .施工規定

① 排水溝應通長順直、寬窄一致、坡向正確(不倒坡、積水);

② 溝內抹面光滑,弧度一致;

③ 溝蓋板鋪設應順直、平整,安裝穩固,無破損;

地下室排水管安裝方法

一、室內排水管安裝

管材管件與管道:管材和管件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管道穿越地下室外牆或地下構築物的牆壁處,應採取防水措施, 設置防水套管。

管道應避免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壓壞處。排水管道的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正負誤差不得超過設計要求 的三分之一。

排水管道的橫管與橫管的連接,應採用45度三通或45度四通和90度斜四通,也可以採用順水三通。立管與排出和管端部的連接, 宜採用二個45度彎頭或彎曲半徑不小於四倍管徑的90度彎頭。

二、地下室排水管檢查口

在生活污水管道的立管上,每層設置一個檢查口,但在最低層和有衛生器具的最高層必須設置檢查口。在連接 2 個及 2 個以上大便器或 3 個以上衛生器具的污水橫管 應設置清掃口。在轉角小於 135 度的污水橫管上,應設置檢查口或清掃口。

在污水橫管的直線管段上,應按"施工規范"規定的距離設置檢查口。埋設在地下或地板下的排水管道的檢查口,應設在檢查井。並底面標高應與檢查口的法蘭相平,井底表面應有 0.05 的坡度坡向檢查口的法蘭。

三、地下室排水管注意事項

埋地排水鑄鐵管,當設計無要求時,應刷兩遍瀝青防腐。排水管道上的吊鉤或卡箍應固定在承重結構上。固定件間距: 橫管不得大於 2M,立管不得大於 3M,層高小於或等於 4M 時,立管 可安裝一個固定件。

暗裝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隱蔽前必須做好灌水試驗,其灌 水高度應不低於底層地面高度。在滿水 15 分鍾後,再灌滿延續 5 分鍾, 液面不下降為合格。雨水管道安裝後應做灌水試驗灌水高度必須到每 根立管最上部的雨水漏斗。

需要在地下室衛生間以外設置一個化糞池,化糞池應低於衛生間,然後根據排量計算出設置多大的排污泵,將污水抽到室外的污水井,要防止雨水倒灌可在管道上加裝一個截止閥和一個止回閥。

需要在地下室設一個集水坑,然後裝一個口徑為50mm的排污泵,將污水抽到室外的污水檢查井,要防止雨水倒灌可在管道上加裝一個截止閥和一個止回閥。

「井+泵」:地下室衛生間的排水通過埋設在地下室地面以下的排水管道自流排入室外集水井中,再由設置在集水井中的污水泵進行提升,將污水提升至園區市政排水檢查井中。

參考資料:網路-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范

② 廠房內排水溝的做法

排水溝需要按照排水系統工程布局和工程標准,確定田間排水溝深度和間距,並分析計算各級排水溝道和建築物的流量、水位、斷面尺寸和工程量。

計算公式如下:

(2)排污溝坡度板安裝方法擴展閱讀:

布置要求

1、排水溝道要處於控制面積的最低處,以求盡量自流排水。

2、根據地形應將排水地區劃分為高、中、低等片,做到高水高排,低水低排,自排為主,抽排為輔。

3、排水干溝的出口應選擇在容泄區水位較低和河床比較穩定的地方。

4、下級排水溝道的布置要為上級溝道排水創造良好的條件,干溝要盡可能布置成直線。此外,排水溝布置要避開土質差的地帶,以節省工程費用並使排水安全及時。

③ 路基路面排水和地下排水都有哪幾種方式

路基工程施工前應做好原地面臨時排水設施,並與永久排水設施相結合。 排走的雨水
不得流人農田、 耕地,亦不得引起水溝淤積和路基沖刷。 當地下水位較高時,應採取疏
導、 堵截、 隔離等工程措施。
一、路基排水分類
根據水源的不同,影響路基路面的水流分為地面水和地下水兩大類,所以路基排水工
程分為地面排水及地下排水兩大類。
1. 地面排水可採用邊溝、 截水溝、 排水溝、 跌水、 急流槽、 攔水帶、蒸發池等設施。
其作用是將可能停滯在路基范圍內的地面水迅速排除,防止路基范圍內的地面水流人路
基內。
2. 地下排水設施有排水溝、 暗溝(管)、 滲溝、 滲井、 檢查井等。 其作用是將路基范
圍內的地下水位降低或攔截地下水並將其排出路基范圍以外。
二、路基地面排水設施的施工要點
1. 邊溝
Cl)邊溝設置於挖方地段和填土高度小於邊溝深度的填方地段。
(2)邊溝溝底縱坡應銜接平JI厭。 平曲線處邊溝施工時,溝底縱坡應與曲線前後溝底縱
坡平順銜接,不允許曲線內側有積水或外溢現象發生。 曲線外側邊溝應適當加深,其增加
值等於超高值。
(3)土質地段的邊溝縱坡大於 3%時應採取加固措施。 採用干砌片石對邊溝進行鋪砌
時,應選用有平整面的片石,各砌縫要用小石子嵌緊;採用漿砌片石鋪砌時,砌縫砂漿應
飽滿,溝身不漏水;若溝底採用抹面時,抹面應平整壓光。
(4)路堤靠山一側的坡腳應設置不滲水的邊溝。
2. 截水溝
Cl)截水溝應根據地形條件及匯水面積等進行設置。 挖方路基的笙頂截7:](f'.句應設置在
坡口5m 以外,並宜結合地形進行布設。 填方路基上側的路堤截水溝距填方坡腳的距離,
應不小於2m。 在多雨地區,視實際情況可設一道或多道截水溝。
(2)截水溝應先施工,與其他排水設施應銜接平順。
(3)截水溝設置時主要考慮位置。 截水溝應根據地形條件及匯水面積等進行設置。 挖
方路基的堂頂截水溝應設置在坡口 5m 以外,並宜結合地形進行布設。 填方路基上側的路
堤截水溝距填方坡腳的距離,應不小於 2m。 在多雨地區,視實際情況可設一道或多道截 i
水溝。
(4)截水溝的水流應排至路界之外,選擇適當的地點設出水口,將水引至山坡側的自
然溝中或橋涵進水口,截水溝必須有牢靠的出水口,必要時須設置排水溝、 跌水或急流
槽。 截水溝的出水口必須與其他排水設施平順銜接。
(5)截水溝應按設計要求進行防滲及加固處理。 地質不良地段、 土質松軟路段、 透水
性大或岩石裂隙較多地段,截水溝溝底、溝壁、出水口都應進行加固處理,防止水流滲漏
和沖刷。
3. 排水溝
(1)將邊溝、截水溝、 取(棄)土場和路基附近低窪處匯集的水引向路基以外時,應設
置排水溝。
(2)排水溝線形要平Ji頂,轉彎處宜為弧線形,其半徑不宜小於 lOm,排水溝長度根據
實際需要而定,通常不宜超過 500m0
(3)排水溝斷面形式應結合地形、 地質條件確定,溝底縱坡不宜小於 o. 3%,與其他
排水設施的連接應順暢。 易受水流沖刷的排水溝應視實際情況採取防護、加固措施。
(4)排水溝的出水口,應設置跌水和急流槽將水流引出路基或引人排水系統。
4. 跌水與急流槽
(1)水流通過坡度大於10%,水頭高差大於 1. Om 的陡坡地段,或特殊陡坎地段時,
宜設置跌水或急流槽。 跌水和急流槽應採取加固措施。
(2)急流槽片石砌縫應不大於 40mm,砂漿飽滿,槽底表面粗糙。
(3)急流槽分節長度宜為 5~ lOm,接頭處應 用防水材料填縫。 混凝土預制塊急流槽,
分節長度宜為2. 5~5. Om,接頭採用椎接。
(4)急流槽底的縱坡應與地形相結合,進水口應予防護加固,出水口應採取消能措
施,防止沖刷。 為防止基底滑動,急流槽底可設置防滑平台,或設置凸棒嵌人基底中。
(5)元消力池的跌水,其台階高度應小於 600mm,每階高度與長度之比應與原地面
坡度相協調。
5. 蒸發池
(1)氣候乾旱且排水困難的地段,可利用沿線的 取土坑或專門設置蒸發池匯集地
表水。
(2)蒸發池與路基之間的距離應滿足路基穩定要求。?顯陷性黃土地區,蒸發池與路基
排水溝外沿的距離應大於濕陷半徑。
(3)蒸發池池底宜設 0. 5%的橫坡,人口處應與排水溝平順連接。
(4)蒸發池四周應進行圍護。
(5)不得因設置蒸發池而使附近地基泥沼化或對周圍生態環境產生不利影響。
三、路墓地下水排水設施的施工要點
1. 暗溝(管)
(1)暗溝(管)用於排除泉水或地下集中水流。
(2)溝底必須埋人不透水層內,溝壁最低一排滲水孔應高出溝底至少 200µim。
(3)暗溝設在路基旁側時,宜沿路線方向布置;設在低窪地帶或天然溝谷處時,宜順
山坡的溝谷走向布置。 溝底縱坡應大於 0. 5% , 出水口處應加大縱坡,並高出地表排水溝
常水位 200mm 以上。
(4)寒冷地區的暗溝應按照設計要求做好防凍保溫處理,出口處也應進行防凍保溫處
理,坡度宜大於 5%。
(5)暗溝採用混凝土或漿砌片石砌築時,在溝壁與含水層接觸面以上高度,應設置一
排或多排向溝中傾斜的滲水孔,溝壁外側應填築粗粒透水性材料或土工合成材料形成反濾
層。 沿溝槽底每隔 10~ 15m 或在軟硬岩層分界處應設置沉降縫和伸縮縫。
(6)暗溝頂面必須設置;昆凝土蓋板或石料蓋板,板頂上填土厚度應大於 500mm。
2. 滲溝
(1)滲溝及滲井用於降低地下水位或攔截地下水。 當地下水埋藏淺或無固定含水層
時,宜採用滲溝。
(2)各類滲溝均應設置排水層、 反濾層和封閉層。
(3)填石滲溝只宜用於滲流不長的地段。 填石滲溝石料應潔凈、 堅硬、 不易風化。 砂
宜採用中砂,含泥量應小於 2%,嚴禁用粉砂、 細砂。 滲水材料的頂面(指封閉層以下)不
得低於原地下水位。 當用於排除層間水時,滲溝底部應埋置在最下面的不透水層。 在冰凍
地區,滲溝埋置深度不得小於當地最小凍結深度。 填石滲溝縱坡不宜小於 1%。 出水口底
面標高應高出滲溝外最高水位 200mmo
(4)管式滲溝適用於地下水引水較長、 流量較大的地區。 管式滲溝長度大於 lOOm
時,應在其末端設置疏通井,並設橫向世水管,分段排除地下水。 泄水孔應在管壁上交錯
布置,間距不宜大於 200mm。 滲溝頂標高應高於地下水位。 管節宜用承插式柔性接頭
連接。
(5)洞式滲溝適用於地下水流量較大的地段。 洞式滲溝填料頂面宜高於地下水位。 洞
式滲溝頂部必須設置封閉層,厚度應大於 500mm。
(6)邊坡滲溝的基底應設置在潮濕土層以下的乾燥地層內,階梯式泄水坡坡度宜為
2%~ 4%,基底應鋪砌防滲。 溝壁應設反濾層,其餘部分用透水性材料填充。
(7)支撐滲溝是用來支撐可能滑動不穩定土體或山坡,並排除在滑動面(滑動帶)附近
的地下水和疏干潮濕土體的一 種地下排水設施。 支撐滲溝的基底宜埋人滑動面以下至少
500mm,排水坡度宜為 2%~ 4%。 當滑動面較緩時,可做成台階式支撐滲溝,台階寬度
宜大於 2m。 滲溝側壁及頂面宜設反濾層。 寒冷地區,滲溝出口應進行防凍處理。 滲溝的
出水口宜設置端牆。 端牆內的出水口底標高,應高於地表排水溝常水位 200mm 以上,寒
冷地區宜大於 500mm。 承接滲溝排水的排水溝應進行加固。
(8)在滲溝的迎水面設置粒料反濾層時,粒料反濾層應用顆粒大小均勻的碎石、 礫
石,分層填築。 土工布反濾層採用縫合法施工時,土工布的搭接寬度應大於 lOOmm。 鋪
設時應緊貼保護層,但不宜拉得過緊。 土工布破損後應及時修補,修補面積應大於破壞面
積的4~5倍。 坑壁土質為粘性土或粉細砂土,採用無砂混凝土板作反濾層時,在無砂混
凝土板的外側,應加設 100~ 150mm 厚的中粗砂或滲水土工織物反濾層。
(9)滲溝基底應埋人不透水層,溝壁的一側應設反濾層匯集水流, 另 一側用粘土窮實
或漿砌片石攔截水流。 如滲溝溝底不能埋人不透水層時,兩側溝壁均應設置反濾層。
(10)滲溝頂部應設置封閉層,封閉層宜採用漿砌片石或干砌片石水泥砂漿句縫,寒
冷地區應設保溫層,並加大出水口附近縱坡。 保溫層可採用爐渣、 砂礫、 碎石或草皮等。
(11)滲溝宜從下游向上游開挖,開挖作業面應根據土質選用合理的支撐形式,並應
隨挖隨支撐、 及時回填,不可暴露太久。 支撐滲溝應分段間隔開挖。
3. 滲井
(1)滲溝滲井用於降低地下水位或攔截地下水。 當地下水埋藏較深或有固定含水層
時,宜採用滲井。
(2)填充料含泥量應小於 5%,按單一粒徑分層填築,不得將粗細材料混雜填塞。 下
層透水層范圍內宜填碎石或卵石,上層不透水范圍內宜填砂或礫石。 井壁與填充料之間應
設反濾層。
(3)滲井頂部四周用粘土填築圍護,井頂應加蓋封閉。
(4)滲井開挖應根據土質選用合理的支撐形式,並應隨挖隨支撐、 及時回填。
4. 檢查井、 疏通井
Cl)深而長的暗溝(管)、 滲溝及滲水隧洞,在直線段每隔一定距離及平面轉彎、 縱坡
變坡點等處,宜設置檢查井、 疏通井。
(2)檢查井內應設檢查梯,井口應設井蓋。
(3)檢查井一般採用圓形,內徑不小於1. Om,在井壁處的滲溝底應高出井底 o. 3~
0.4m,井底鋪一層厚 0. 1 ~0. 2m 的j昆凝土。 井基如遇不良土質,應採取換填、 勞實等措
施。 兼起滲井作用的檢查井的井壁,應在含水層范圍設置滲水孔和反濾層。 深度大於 20m
的檢查井,除設置檢查梯外,還應設置安全設備。 井口頂部應高出 附近地面約0. 3 ~
0. 5m,並設井蓋。

④ 一級護坡坡度陡的排水溝的做法

摘要 一、護坡施工安裝

⑤ 屋頂排水板施工怎麼做

屋頂綠化排水板無論在排水功能上還是在經濟效益上都比傳統的卵石、陶粒排水及其他過濾層做法優勝可靠,排水板新增了蓄水功能構造,既可大幅度增加了花草的成活率,又可減少後期的澆灌養護費用。更適用於屋頂綠化排水板和植物成長。且排水板系由HDPE土工膜壓制而成,能夠有效抵禦植物根系穿刺,無需單獨設置防根系穿刺。

屋頂綠化排水板的操作要點及技術要求:

1、排水板自然展開、疏鬆地鋪設於規劃好的位置。

2、排水板可按縱向或橫向統一的方向鋪設。

3、需要定位的部位或形狀變化部位需要臨時固定時,採用雙面自粘橡膠條粘結固定。

4、施工期間注意嚴謹施工,不可破壞下層柔性防水層。

5、及時進行鋪設成品後的保護措施。

⑥ 屋頂天溝槽安裝方法

有以下幾點區別:一、只要是用於排水的,與主體工程一起澆築的,就應該叫天溝,挑出邊梁以外的叫檐溝。檐口是指結構外牆體和屋面結構板交界處的屋面結構板頂。二、天溝就是屋頂排水的溝。屋面的雨水流到天溝里 再由天溝往地面排水檐口。就是屋檐的口。檐溝跟天溝差不多,不過一個沒有屋檐或者不在屋檐下,一個在屋檐下。三、天溝就是建築物屋頂上,一邊或多邊或整個一周做成有一定寬度的凹陷形式,將屋頂上的雨水沿一定坡度滑落至天溝,再由排水管排除。屋面排水分有組織排水和無組織排水(自由排水),有組織排水一般是把雨水集到天溝內再由雨水管排下,集聚雨水的溝就被稱為天溝,天溝分內天溝和外天溝,內天溝是指在外牆以內的天溝,一般有女兒牆;外天溝是挑出外牆的天溝,一般沒女兒牆。天溝多用白鐵皮或石棉水泥製成。在建築上,天溝的工程量按設計尺寸以體積計算,不扣除構件內鋼筋及預埋鐵件體積。四、單跨建築上面有組織排水的挑檐為檐溝,多跨建築,邊的挑檐叫檐溝。檐溝是指對老式建築房屋屋面檐口,檐下面橫向的槽形排水溝,單獨安裝的一種有組織排水的裝置,用於承接屋面的雨水,然後由豎管引到地面。材料可選用:竹子,鐵皮,油氈,預制砼槽板,鋁板等。五、檐溝是屋檐下面橫向的槽形排水溝,用於承接屋面的雨水,然後由豎管引到地面。檐溝分為外檐溝和內檐溝,一般不能計算建築面積,可根據氣象資料,降水強度以及排水速度確定溝的尺寸大小。檐溝在現代大多用水泥板之類的建築材料建成,為了讓雨水能夠很快的很暢通的流到地面排走,一般採取中間高兩邊低的排水形式,同時在房屋的兩邊留一個下水管洞口,這樣就可以直接通過管道連接後排到地面排走。中間跨用於排水的叫天溝,天溝是指對現代建築房屋屋面,一般採用現澆鋼筋砼與屋面整體澆注,順房屋外牆設置,低於屋面起坡,暴露無遮蓋的槽型溝,有組織集聚雨水,由豎管引到地面。天溝分內天溝和外天溝,主要以外牆為界。單跨建築上面有組織排水的挑檐為檐溝,多跨建築,邊的挑檐叫檐溝,中間跨用於排水的叫天溝。總之,檐溝與天溝沒有很明確的界限,都是有組織排水用的,檐溝和天溝的實際作用是相同,只是位置不同,做法演算法都相同的。天溝:屋面上沿溝長兩側收集雨水用於引導屋面雨水徑流的集水溝。檐溝:屋檐邊的集水溝,沿溝長單邊收集雨水且溢流雨水能沿溝邊溢流到室外。

⑦ 室內排水管道安裝坡度是多少

根據《室外排水設計規范》規定,排水管道的最小管徑與相應最小設計坡度的規定取值是:污水管最小管徑d300mm,相應最小設計坡度塑料管0.002、其他管0.003。雨水管最小管徑d300mm,相應最小設計坡度塑料管0.002、其他管0.003。

室內給水系統按其用途可分為:生活給水系統,生產給水系統和消防給水系統三大類。若條件許可,採用生活、生產、消防共用給水系統較節省建設費用。對於高層建築,消防要求高的某些公共建築和生產廠房,若消防管道與其他管道合並,在技術和經濟上均不合理時,可設置專用的消防給水系統。

首先要確定:

①水質。生活飲用水的水質應符合所在地區的《生活飲用水衛生規程》。生產用水水質按工藝要求確定。為節約用水,應盡量取用非飲用水質的水沖洗衛生器具等。

②水壓。指在水中某點的壓強。在工程上常以造成同樣壓強的水柱高表示水壓,故又稱水頭。各種用水設施的結構和使用要求需要不同的流出水頭。

③用水量。生活用水量根據建築物的性質、衛生設備完善程度和地區條件按設計規范中有關規定確定;生產用水量按工藝要求確定。

閱讀全文

與排污溝坡度板安裝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原中歸納的方法有什麼局限性 瀏覽:510
燈具遙控安裝方法 瀏覽:987
在家地震預警有哪些方法論 瀏覽:400
氣缸圓柱度的檢測方法 瀏覽:216
東風制動燈故障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310
簡諧運動研究方法 瀏覽:125
幼兒異物吸入的搶救方法有哪些 瀏覽:212
開衫毛衣尺寸的經典計算方法 瀏覽:356
廣電有線連接方法 瀏覽:828
局解血管的檢查常用方法 瀏覽:989
瑜伽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835
寫出五種植物的傳播方法 瀏覽:100
治療脾氣差的最佳方法 瀏覽:816
花卉滿天星的種植方法 瀏覽:968
風控未通檢測方法 瀏覽:768
根管治療術的步驟和方法 瀏覽:182
去腳臭的簡單的方法 瀏覽:935
二年級語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瀏覽:71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課題 瀏覽:869
瑜伽胳膊鍛煉方法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