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專利號查詢網站
國家專利號查詢官網為:國家知識產權局,網址為http://www.cnipa.gov.cn/
1、國家知識產權局是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管理,行政級別為副部級。
2、負責保護知識產權工作,推動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負責商標、專利、原產地地理標志的注冊登記和行政裁決,指導商標、專利執法工作等。
3、國家知識產權局機關行政編制143名(含兩委人員編制3名、援派機動編制1名)。設局長1名,副局長4名,正副司長職數24名(含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1名)。
4、國家知識產權局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管理的國家局,為副部級。
❷ 專利號查詢官方網站請問ZL201110317999.9是什麼專利
專利號為ZL201110317999.9的專利,是汽車尾氣清潔劑及其制備方法。
該專利的發明人是:蘇同興、馬建平、趙傑、陳泓銘、張翼霄。
專利權人經過變更,從天津市蘇同興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變更成為了浙江蘇同興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第四步,該專利的查詢結果出現。
第五步,點擊專利號,出現該專利的相關信息。
上述查詢方法,適用於知道專利號的前提下的專利查詢。
❸ 國家專利號ZL200510122331.3查詢
天然植物型塗料及其制備方法 有權
申請號:200510122331.3 申請日:2005-12-13
摘 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天然植物型塗料及其制備方法,該塗料由高分子成膜料、顏料、助劑及溶劑混合組成;其特徵在於高分子成膜料中採用的油料為亞麻油30~40份,檸檬烯35~45份,多元醇5~15份,多元酸為鄰苯二甲酸酐8~15份、偏苯三酸酐2~5份;助劑為催化劑氫氧化鋰0.02~0.1份,催干劑為復合稀土1~3份;溶劑為松節油5~10份及松油醇5~10份;由上述組分混合為成膜料。取去離子水加入顏料二氧化鈦18~35份,加入催干、分散、防凍、消泡、防腐及成膜助劑,並加入葯用滑石粉及天然碳酸鈣攪拌為備用漿料。取成膜料10~20份進行乳化,加入去離子水並與備用漿料混兌,再加入增稠劑。該塗料塗層細膩,不易產生靜電,附著力強、遮蓋率高,降低污染、且應用廣。
申請人 張剛 李樹貴
地址 300384天津市新技術產業園區物華道2號海泰火炬創業園A座102
發明(設計)人 張剛 李樹貴
主分類號 C09D191/00(2006.01)I
分類號 C09D191/00(2006.01)I C09D5/02(2006.01)I
法律狀態 前往專利局官方網站查詢
本專利更多信息
主權項 1、一種天然植物型塗料,該塗料由高分子成膜料、顏料、助劑及溶劑混合組成;其特徵在於: 高分子成膜料中採用的油料為亞麻油30~40份,檸檬烯35~45份,多元醇5~15份,多元酸為鄰苯二甲酸酐8~15份、偏苯三酸酐2~5份;助劑為催化劑氫氧化鋰0.02~0.1份,催干劑為復合稀土1~3份;溶劑為松節油5~10份及松油醇5~10份;由上述組分混合為成膜料; 取去離子水10~20份,加入顏料二氧化鈦(鈦白粉)18~35份;加入催干劑復合稀土1~3份、加入分散劑六偏磷酸鈉1~4份,防凍劑乙二醇1~2份,消泡劑聚醚改性聚硅氧烷0.1~0.5份,防腐劑選擇苯甲酸鈉、四甲基秋蘭姆、異噻唑啉酮之一0.05~0.2份,成膜助劑(流平劑)2,2,4-三甲基-1,3-戊二醇單異丁酸脂1~3份;並加入葯用滑石粉5~10份及天然碳酸鈣5~10份,混勻為備用漿料; 取成膜料10~20份,加入乳化劑選擇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或烷基酚環氧乙烯縮合物之一1~4份,進行乳化;加入水溫為30~80℃的去離子水10~20份,與備用漿料混兌,並加入增稠劑羥乙基纖維素0.1~0.5份攪拌均勻成品。
公開號 1786095
公開日 2006-06-14
專利代理機構 天津市三利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劉英蘭
頒證日
優先權
國際申請
國際公布
進入國家日期
❹ 國家專利號查詢網站
申請(專利)號:200610015999.2大中小
申請公開說明書 (11)頁申 請 號: 200610015999.2 申 請 日: 2006.09.27
名 稱: 一種草本真水及其制備方法
公 開 (公告) 號: CN1947697 公開(公告)日: 2007.04.18
主 分 類 號: A61K8/97(2006.01)I 分案原申請號:
分 類 號: A61K8/97(2006.01)I;A61Q11/00(2006.01)I
頒 證 日: 優 先 權:
申請(專利權)人: 天津市希勒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 址: 300131天津市紅橋區丁字沽北大街3號
發 明 (設計)人: 章臣桂;原慶波;關 彤;黃海軍 國 際 申 請:
國 際 公 布: 進入國家日期:
專利 代理 機構: 天津市傑盈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 理 人: 朱紅星
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草本真水,每100克成品中主要包括:茶葉0.1~30、金銀花0.1~50、薄荷腦0.01~10、甜味劑0.01~10。根據病人的不同情況,還可以加入板藍根0.1~50、野菊花(或菊花)0.1~50、穿心蓮0.1~30、冰片 0.01~10。本發明草本真水,以直接入口含漱且漱後不必用清水再漱的方式將功效成份或/和提取物帶入口腔,達到抑菌消炎,清潔口腔,預防齲齒的目的,經臨床驗證,對口腔疾病如復發性口瘡、牙齦炎和牙周炎的有效率均在 90%以上。從臨床遠期效果觀察,不間斷的連續使用口腔清潔劑兩年以上的患者,無任何不良反應,且無毒副作用。
去國家知識產權局首頁右側中間位置找「專利檢索」輸入專利號即可
❺ 我為什麼在國家專利檢索中就是查找不到這個專利
可以查到的。
申 請 (專利) 號: CN00100669.X 申 請 日: 2000.01.27
名 稱: 合成液體燃料
公 開 (公告) 號: CN1262310 公開(公告)日: 2000.08.09
主 分 類 號: C10L1/04 分案原申請號:
分 類 號: C10L1/04
頒 證 日: 優 先 權:
申請(專利權)人: 魯希諾
地 址: 100037北京市海淀區阜成路33號北京商學院綜合樓805室
發 明 (設計)人: 魯希諾 國 際 申 請:
國 際 公 布: 進入國家日期:
專利 代理 機構: 北京集佳商標專利事務所 代 理 人: 曹正鳳
摘要
本發明涉及燃料,具體地說是一種合成液體燃料,現有的燃料是天然石油裂解的廢料,本發明是人工合成液體燃料,由甲醇、二茂鐵CHF、高鉻酸鉀、二甲苯和石油醚五種化學原料組成,制備方法詳見說明書,本發明優點是原料來源豐富,成本低、合成不復雜,使用方便,增加燃料品種,彌補天然產品的供應緊缺,該燃料適用於工業和民用。
主權項
權利要求書 1、一種合成液體燃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徵在於:甲醇100000 份中,含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所組成: CHF 18.33~26.00份高鉻酸鉀 18.66~27.33份二甲苯 55.33~87.32份石油醚 54.33~64.00份制備方法:(1)把主料甲醇加入反應容器,開始攪拌,同時加入CHF,繼續攪拌2分鍾;(2)加入高鉻酸鉀,攪拌2分鍾後靜止3分鍾;(3)加入二甲苯,同時開始攪拌,1分鍾後,加入石油醚,即可罐裝入瓶。
❻ zL201711370283.9是什麼專利
目前查詢情況如下「
」
❼ 如何利用國際專利分類號進行專利搜索
專利文獻檢索中,掌握專利分類表是個重要環節。世界各國一般都編有自己的專利分類表,採用的分類原則、分類系統和標記符號等各有不同。鑒於發明是人類思維活動的產物,是人類共同的寶貴財產,在國際上應使專利分類統一起來,以解決由於各國採用不同的分類所造成的不方便,IPC 便是在這一背景下產生的。十多年來各國除使用自己編的專利分類系統外,還採用國際間通用的專利文獻分類系統,如日本1970 年起採用國際專利分類(IPC)與日本專利分類(JPC)並列的分類系統,1980 年起完全改用IPC 系統。IPC 系統對技術領域中任一特殊方面的專利文獻作統一的分類,從而在編排、傳遞和查找專利說明書的過程中提供方便。實踐證明,使用者通過(IPC)系統能找到某些有關關鍵技術的專利說明書,經過綜合、分析研究和統計,從而了解到某項技術的當前世界水平或發展趨勢,從而得到啟發,引出新的發明構思又進一步作出新的創造發明。 世界通用的國際專利分類表自 1968 年 9 月 1 日生效,已普及到 50 個國家, 17 年內修改過4 次,現在使用的是1990 年1 月生效的第5 次版本。各主要工業國家出版的專利說明書上,現在都印有國際專利分類號碼,其中有些國家的專利檢索工具書已經改用國際專利分類法編排,如原蘇聯專利情報與技術經濟科學研究所1972 年編輯出版的一套《蘇聯和國外發明》就是這樣。法國、原聯邦德國和日本分別在1969 年、1971 年和1980 年放棄本國的專利分類法而開始使用IPC,專利局的資料改用IPC 排檔,出版的檢索工具書(公報、索引)也改為IPC 編排。另一些國家,如美國、英國等,目前還處於過渡階段。PCT 專利 (patent cooperation tready)和歐洲專利,也使用這種分類表,英國的《世界專利索引》也以IPC 作為主要的分類檢索途徑。我國專利也採納國際專利分類表。所以,無論是從工程技術人員利用外國專利文獻的角度,還是從我國發明管理事業的需要來看,掌握這種分類表,都是十分必要的。 2.IPC 系統的結構 國際專利分類系統分成部、大類、小類、大組和小組等5 級結構,涉及與發明專利有關的全部技術領域。它分八大部(section,包括若干個亞部 subsection)用A,B,C,D,E,F,G,H 8 個大寫拉丁字母分別表示;部下有大類(class),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大類下是小類(sub-class),以大寫拉丁字母表示;小類下則有大組(group)和小組(sub-group),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在大組和小組之間用一斜線"/"隔開。如: C 07 C47/00 ||||| 部大類小類大組小組 8 個部分成8 個分冊。各部內容劃分如下: A 部"人類生活必需",包括農業、食品、家庭用品、傢具、保健、娛樂用品等(共15 個大類)。 B 部"作業、運輸",包括各種作業和設備、交通運輸。即分離、混合、成型、印刷、各種運輸等(共34 個大類)。 C 部"化學、冶金",包括無機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及它們的制備方法等純化學內容外,還涉及含有上述化合物的產品,如玻璃、陶瓷、水泥、肥料、塑料、塗料、石油工業產品以及因具有特殊性能而適於某一用途的一些產品,如炸葯、染料、粘合劑、潤滑劑、洗滌劑等應用化學部分。此外C 部中還包括某些邊緣工業,如各種燃料的製造;油脂和石蠟的生產精煉;發酵、微生物及遺傳工程和製糖工業等和一些純機械或部分機械的操作或處理,如皮革和皮革製品的處理、水處理或一般防腐蝕。由於冶金學作為一個分部設在C 部內,所以該部還包括各種黑色、有色金屬及合金的冶金學和電解、電泳工藝等(共19 大類)。 D 部"紡織、造紙",包括紡織、纖維、染色、索纜、造紙技術等(共8 個大類)。 E 部"固定建築物"(建築、采礦),包括公路、鐵路、橋梁建築、水利工程、給排水、房屋建築、採掘等(共7 個大類)。 F 部"機械工程",包括照明、熱工、武器、爆炸,還包括發動機、泵、一般機械工程、照明、加熱、武器、爆破等(共17 大類)。 G 部"物理"(儀器、核物理),包括測試、光學、攝影、鍾表、控制、計算、教育、樂器、核物理等(共13 個大類)。 H 部"電學",包括電器元件和半導體技術、電力、電子電路、電訊技術及其它等(共5 個大類)。 此外,單獨出版有一本上述8 大部的《使用指南》,作為第9 分冊。它是 8 大部中的大類、小類及大組的索引,是國際專利分類表的指導性文件,它對國際專利分類表的編排、分類法和分類原則等作了解釋和說明,可以幫助使用者正確使用《分類表》。大組索引包括6000 多個大組的類目,它將8 個分冊中的大組集中編入本分冊。 3.IPC 的編排體例說明 我們仍引用上面"C07C 47/00"這一類號為例加以說明。 C07C 47/00 C 化學、冶金 C07 有機化學 C07C 無環和碳環化合物 C07C 47/00 有-CHO 基的化合物 47/02�6�1;有-CHO 基連接在非環碳原子或氫原子上的飽和化合物 47/04�6�1;�6�1;甲醛 47/042�6�1;�6�1;�6�1;從一氧化碳制備[3] 47/052�6�1;�6�1;�6�1;用甲醇的氧化制備[3] 47/055�6�1;�6�1;�6�1;�6�1;用貴金屬和它們的化合物作催化劑[3] 47/058�6�1;�6�1;�6�1;分離;純化;穩定化;用添加劑[3] 從上例可以看出,國際分類號的分類等級關系,在類號上只能判斷出前4 級,即部、大類、小類和大組。至於小組以下的等級關系是用"�6�1;"來表示的,"00"是相當於第5 級,一個"�6�1;"表示第6 級,"�6�1;�6�1; "表示第7 級,"�6�1;�6�1;�6�1;"表示第8 級。國際分類法最細可分至12 級,即有7 個"�6�1;"。對類目說明語涵義的理解要上下級串連起來考慮。例如,47/042 和 47/052 都有 3 個"�6�1;",表示同等關系,互不相關, 47/042 是從一氧化碳制備甲醛,47/052 是甲醇氧化制備甲醛。47/055 有四個 "�6�1;",它從屬於47/052,而與47/042 無關,因為它緊挨著47/052。因此,47/055 的涵義則是"用貴金屬和它們的化合物作催化劑從甲醇氧化法制備甲醛"。 凡在類目後邊注有符號"[3]"者,表示該類目是第3 版修訂的。 4."C 部--化學、冶金"的使用注意 雖然C 部的類名稱為"化學、冶金",但並非概括了所有涉及化學化工的內容,而是有相當一些和化學化工有關的內容被劃分在其它部類里。例如一些化工過程:分離、溶解、乳化,以及化工儀器儀表、設備和塑料製品加工則分在 B 部"作業、運輸";分析或試驗的化學方法、照像材料和過程歸屬於G 部"物理 ";織物的化工過程、纖維素或紙張的生產一般歸入D 部"紡織、造紙"。電池的製造等包括在H部"電學"。此外,如農葯、醫葯、香料、化妝品等等雖然它們的純化學部分劃在C部,但它們的應用化學方面則納入A 部"人類生活必需"。再如,抗氧劑成分的類目分在C 部,而用於食品的抗氧劑則放在A 部。土壤改良成分和土壤穩定劑成分的類目歸入C 部,而有關填充土壤孔隙的物質卻納入 E 部。上述涉及化學技術領域類目分散在其它各部,是國際專利分類表設置功能類目和應用類目的分類原則所決定的。在使用國際專利分類表時需要注意它的分類原則,以便准確地選擇適當的分類號。 為了解決技術重疊問題,國際分類表使用了一些附加規則,如參見、附註、優先規則、最後位置規則、最先位置規則、主要成分規則等(詳見《使用指南》中的前言)。在整個分類表中,C 部是採用附加規則較多的一個部。在確定技術主題的分類位置時,還要注意各種附加規則的使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國際專利分類表在不斷修訂。有些技術主題原來只分在一個小組內,當申請量增加後,細分也不能解決問題時,就設立一個小類。還有一些類目進行過大調整,如近年來微生物技術發展迅猛,應用廣泛,第3 版分類表對C12 這一類目作了大的修改,取消了C12B,C12D,C12K 三個小類,並把這3 個小類的內容分別轉入到新設立的C12M,C12N,C12P,C12Q,C12R 等 5 個小類中。又如第4 版將C10M 小類原有的11 個小組全部取消重新分類。 二、檢索途徑及實例 由於以上情況,給檢索帶來一定的困難。尤其是進行追溯檢索時,一定要注意檢索年代和國際專利分類表版本之間的對應關系。如查含磷和含鹵素的發光材料的文獻,根據不同年代就有三個不同的分類號:C09K11/42;C09K11/43; C09K11/72。第1 個分類號是第2 版的,適用於查1974-1979 年的文獻;第2 個分類號是第3 版的,適用於檢索1980-1984 年的文獻;最後一個分類號是第4 版的,適用於找1985 年以後的文獻。所以檢索不同時期的文獻,要注意用不同的分類號進行檢索。 第4 版國際專利分類表中最大的變化是在特定的類目中引入了混合系統,以改善分類表的效能。即對於非強制分類的附加情報除了用分類號表示外,還用引得碼或者用分類號和引得碼兩者結合起來表示。第4 版規定有兩種附加情報,第一種附加情報是指在發明說明書中詳細敘述的,有價值的情報;第二種附加情報是對已分類的情報的補充情報。混合系統是用來表示第二種附加情報的。用於混合系統的引得碼在分類表中有如下兩種。一種是引得碼表示從與之聯系的分類表中劃分出來,成為獨立存在的小類或組。引得碼的表示方式是用冒號(:)代替分類號中的斜線(/)。例如C07K99:00。這種引得碼在C 部中有 C07K99:00;C10N;C12R。這種類目只能用於引得,而不能用於分類。還有一種是分類和引得兩者共用的。同一類目既可用於分類,又可用於引得。分類表中這些類目開始均有說明。 引得碼在專利文獻中有兩種表示方法。一種是聯用的引得碼,即引得碼與它相聯系的分類號一同寫在括弧內的方式聯用。括弧內先列出已分類的技術主題的分類號,然後列出引得碼。每組聯用的引得碼用單獨的括弧表示。例如: (C08F210/16,214:06),(C08F255/04,214:06)。還有一種不聯用的引得碼,即引得碼單獨出現,它不需要表明引得碼與哪些分類號相聯系。例如:B29K9: 00。 使用引得碼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檢出率和檢索的准確率。當同一分類號下面的專利文獻太多時,就不利於檢索,這時需要再細分。但是由於科學技術發展和學科的交叉,有時從單一的觀點細分是不可能的,或雖可細分但意義不大,這種情況下用引得碼,對跨學科主題的檢索就比較有效了。 5.IPC 號的選定步驟及其輔助工具書 對於初學者,由於對IPC 系統不甚熟悉,直接翻閱IPC 表的8 個大部(即8 個分冊)來選定切題的IPC 號是相當困難的。往往好似大海撈針,徒勞無功。因此,對他們來說最好走下面兩種捷徑: (1)從《關鍵詞索引》入手《關鍵詞索引》(official catch-word index) 是查找 IPC 的入門工具書。它是配合 8 大部 IPC 表單獨印行的一本詞表性索引。索引中的關鍵詞按字順排列,在關鍵詞下列有細分的下屬關鍵詞 (subcatchword),後者可稱修飾詞或限定詞,大都以片語形式表示,然後開列 IPC 號。例如,我們要查找"環氧樹脂的制備"一題的專利文獻,可選"EPOXY"一詞作關鍵詞,查閱《關鍵詞索引》得到: EPOXY --compounds of low-molecular C07D 301/00 weight 303/00 polycondensates containing --groups C08G 59/00 polymerisation of cyclic ethers C08G 65/02 根據以上查得的IPC 號,再用C 分冊,按順序翻到各個類號,進一步挑選列在各類號下更切題的細分類號。假如要查找環氧乙烷的文獻,根據內容可選第一個類號C07D 301/00;要查找環氧樹脂的文獻,則可選第三個類號C08G 59/00,然後用C 分冊,找出這兩個類號,再進一步挑選列在它們下面的更切題的細分類號。依此,從《關鍵詞索引》入手,可以大大減少在8 個分冊中隨意翻查的盲目性。 (2)從《使用指南》入手《使用指南》是根據IPC 前3 級類號組排起來的一本索引。通過《使用指南》查找分類號,是根據課題性質,先初步確定大的分類范疇,即以《使用指南》中的"大類目錄"為起點,用"大類目錄"中所給出的大類號引渡到"小類目錄",根據"小類目錄"中所給出的小類號,再引渡到"大組目錄",尋找大組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