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體脂率怎麼測
首先可以使用體脂秤或者是手握儀器進行檢測,其實這兩種方法都使用電阻測試,用這些儀器測量時需要在儀器本身、心率、水分、身體狀態等都處於比較合適的狀態下才可能接近真實的數據,而且也需要多次測量,避免誤差。
另外一種方法,是使用體脂鉗,可能比體脂秤還要精確一些而且成本更低,體脂鉗的測量方法也有很多種,在買了體脂鉗的時候肯定會有說明書,但是需要能持續測量來記錄。
當然還有更專業的測量儀器,比如說凈水體重測量,這種儀器是非常精密的誤差極小,但是費用極其昂貴,一般只供高級實驗室來使用,很少能夠接觸得到,所以體脂鉗還是比較好用的一種方法。
成年人的體脂率正常范圍分別是女性20%~25%,男性15%~18%,若體脂率過高,體重超過正常值的20%以上就可視為肥胖。運動員的體脂率可隨運動項目而定。一般男運動員為7%~15%,女運動員為12%-25%。
應同時採取飲食療法與運動療法來減肥,減少熱量攝取,通過運動增加熱量消耗,達到減肥的效果。沒有運動只靠節食減肥,只會減少肌肉而不會減少脂肪,反而還會使基礎代謝降低,容易復胖。
❷ 體脂具體是怎麼測出來的
1、成年女性的體脂率計算公式:體脂率=(身體脂肪總重量÷體重)×100%。
參數a=腰圍(cm)×0.74,參數b=體重(kg)×0.082+34.89,體脂肪重量(kg)=a-b。
2、成年男性的體脂率計算公式:體脂率=(身體脂肪總重量÷體重)×100%。
參數a=腰圍(cm)×0.74,參數b=體重(kg)×0.082+44.74,體脂肪重量(kg)=a-b。
這個數據可以粗略的反映一個普通人的肥胖程度——只要你的BMI指數在18~24的范圍內,就算是正常的,小於18則判定為消瘦,大於24的話,就會被判定為超重了。
不過,BMI指數對於健身愛好這很難有參考意義。因為有健身習慣的人,肌肉和脂肪的比例與不常健身的人有所不同。因為肌肉發達,這些人體重通常比常人要大,因此BMI指數計算結果很容易超過24,但他們卻不能被稱為「胖子」。
三、最精確方法:體脂率。
當然,這里所說的並不是高端設備的測量結果,用一些簡易方法,人們同樣可以在家自測體脂率。
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借用皮脂鉗來測量身體兩個部位的數據,然後代入公式即可得到一個相對准確的體脂率。
體脂率是較為精確的能反應胖瘦的數據。
具體方法為:用皮脂鉗,分別測量上臂部位(肱三頭肌肌腹,也就是大臂臂窩上方)以及背部(肩胛角下方),數據單位為毫米。
得出數據後,以測量得的數據計算身體密度,而後就可以用來計算體脂率。
得出體脂率後就可以直觀的展現你身體的肥胖情況了。一般來說成年人的體脂率,男性在15%~18%,女性在25%~28%。如果你的體脂率在這個范圍之內,說明你的身材是比較標準的,但是如果所得的數值超出了這個范圍,可能就真的需要開始減肥了。
❸ 體脂如何測量
用體脂鉗測定出肩胛角下及上臂的皮脂厚度,然後按照如下公式推算體脂:男生:15-18歲身體密度=1.0977-0.00146X,19歲以上身體密度=1.0913-0.00116X,女生:15-18歲身體密度=1.0931-0.0016X,19歲以上身體密度=1.0897-0.00133X,其中X= 肩胛角下+上臂皮脂厚度(mm)此法也是估算,而且會由於測量人的經驗不同導致結果差異較大;另外每個人由於基因不同,脂肪在身體的分布也有所不同,也會導致結果不夠准確。
從只看體重到關注體脂,是人們對健身、體態一次更深入的認識。但由於目前並沒有準確有效的方法測量體脂,同時,由於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對自身的脂肪分布特點不夠了解,對自身體脂底線較不明確,因此不提倡唯體脂率錙銖必較。在健身過程中,保持對體脂的關注即可,只要方法得當,體脂一定是朝著更合理的方向變化。如果你堅持要對體脂有一定的把握,那麼建議(1)無論是用哪種方法,請盡量使用同一台機器、卡尺、軟尺,以避免機器誤差。(2)使用體脂測量儀器時,盡量在每天的同一個時刻測量,每天測量一次即可。(3)使用卡尺和軟尺的時候,持續記錄的變化值比絕對值更有參考意義。(4)女性月經前由於身體容易積聚水分,盡量不要採用經前或者經期的數據。(5)可以配合測量胸圍、臂圍、腰圍、臀圍,同樣以變化值做參考。
❹ 怎麼測量體脂率最准確
回答你好體脂率 =(脂肪重量 ÷ 體重) × 100% 。是一個衡量人體胖瘦的重要標准。目前測量方法有目測法、電阻法、體脂嵌等。其中要說最准確的方式,就是靜水體重測量和DEXA 掃描。而其中能用到的基本是DEXA掃描,即雙能X光吸收儀,是一種利用身體不同組織(礦物質、脂肪等)對X光吸收率不同的原理來測量體內各種物質含量的方法。平時多用於測量骨密度,也用於測量體脂的分布,測量精度最高。 但是費用較貴,而且只能在一些大型醫療機構才可以做。
❺ 測體脂怎麼測
免費問醫生(限時)
健康之路
測體脂怎麼測
2020-04-29
許祥雲副主任醫師
內分泌科福州市中醫院
點擊播放醫生的語音回答
00:00
01:15
體脂率是指人體內的脂肪總量在人總體中所佔的比例,也就是體脂的百分數,一般體脂率的計算是:體脂率等於脂肪的重量除以體重,然後乘以100%。
體脂率該如何測量,首先可以使用體脂秤或者手握儀器進行檢測,其實這兩種辦法用的都是電阻測試,使用這些儀器測量時需要在儀器的本身、心率、水分、身體狀態都處於比較合適狀態下,才有可能接近真實的數據,而且需要多次測量,避免誤差。另外一種是使用體脂鉗,可能比體質秤還要准確一點,而且成本比較低,體脂鉗的測量方法也有很多種,但是需要持續測量來記錄。
❻ 測量體脂率
知乎
下載 APP
如何測量體脂率
Brad.Chan
Brad.Chan
兩次減肥170斤
體脂率測量有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目測
來自網路
女子的體脂率體型特點:
8%~10% 極少數女運動員達到的競技狀態(會引起閉經、月經紊亂和**縮小)
11%~13% 背肌顯露,腹外斜肌分塊更加明顯(女子健美運動員競技狀態)
14%~16% 背肌顯露,腹肌分塊更加明顯。
(17%~25%為女子的理想型體脂率)
17%~19%全身各部位脂肪不鬆弛,腹肌分塊明顯。
20%~22%全身各部位脂肪不鬆弛,腹肌開始顯露,分塊不明顯。
23%~25%全身各部位脂肪基本不鬆弛,腹肌不顯露。
26%~28% 全身各部位脂肪就腰腹部明顯鬆弛,腹肌不顯露。
29%~31%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81~85厘米。
32%~34%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86~90厘米。
35%~37%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91~95厘米。
38%~40%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96~100厘米。
41%以上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101厘米以上。
來自網路
男子的體脂率體型特點:
4%~6% 臀大肌出現橫紋(健美運動員最理想的競技狀態)。
7%~9% 背肌顯露,腹肌、腹外斜肌分塊更加明顯(健美運動員競技狀態)。
(10%~18%為男子的理想型體脂率)
10%~12%全身各部位脂肪不鬆弛,腹肌分塊明顯。
13%~15%全身各部位脂肪基本不鬆弛,腹肌開始顯露,分塊不明顯。
16%~18%全身各部位脂肪就腰腹部較鬆弛,腹肌不顯露。
19%~21%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81~85厘米。
22%~24%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86~90厘米。
25%~27%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91~95厘米。
28%~30%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96~100厘米。
31%以上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101厘米以上。
第二,公式測
我這個公式有點不一樣哦,不過還是蠻準的
第三,體脂儀、體脂稱測
市面上不同品牌的測出來的會有誤差
所以你可以買一個電子秤做縱向對比
第四,體脂鉗測
一、測定部位:
上臂部--右臂肩峰至橈骨頭連線之中點,即肱三頭肌肌腹部位。背部--右肩胛
角下方。腹部--右腹部臍旁1cm。除上述部位外,根據研究需要還可以測頸
部、胸部、腰部、大腿前後側和小腿腓腸肌部位。應當指出:用皮脂計所測的
皮下脂肪厚度是皮膚和皮下脂肪組織雙倍的和。
二、計算公式
1、根據皮下脂肪厚度推算身體密度的方法、與我們暫引用以日本青少年為對象所得的計算身體密度公式供使用者參考,其公式為:
男子:15-18歲身體密度=1.0977-0.00146X 19歲以上身體密度=1.0913-0.00116X
女子:15-18歲身體密度=1.0931-0.00160X 19歲以上身體密度=1.0897-0.00133X
X=肩胛角下+上臂皮脂(mm)
2、體脂肪%的計算
應用Broxek(1963)改良公式計算體脂肪%,據認為Broxek改良公式計算體脂肪%是
較可靠的一種計算方法,其公式為:
身體脂肪%=(4.57/身體密度-4.142)X100身體脂肪重量=體重(公斤)X身體脂肪%
凈體重(去脂體重)=體重(公斤)-體脂肪量(公斤)
❼ 請說明測量體脂百分比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精準的體脂率只能通過專業的儀器測量。(這個要到醫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體脂計或體重計附帶的體脂測量功能來測量自己的體脂率。(推薦這種)
另外體脂率也有一個簡單的計算公式(粗略計算)
體脂
%
=
1.2×BMI值
+0.23×年齡-5.4-10.8×
性別
(其中男性性別取值為1,女性取值為0)
男正常體脂率約在10~20%之間,女約在17~30%之間。此為成年男女標准值,女性超過50歲,男性超過55歲,每5歲,體脂百分比標准值可上調2%-3%。
❽ 怎樣測青少年體脂
談到體脂率,先糾正大家一個減脂的誤區,大多數人認為減脂就是減重,這是錯誤的理解,決定肥胖主要的因素是體脂率(身體脂肪含量)而不是體重。因為你在體育運動中脂肪不斷的消耗,但肌肉也會不斷增加。那麼,如果在沒有人體成分檢測儀的情況下,我們如何來測量我們體脂率呢?
工具/原料
電子秤、軟尺、計算器、筆、紙
方法/步驟
用電子秤測量自己的體重,計量單位:Kg。(注意:除去衣物的重量)
用軟尺測量自己的腰圍,計量單位:米。
用計算器、筆、紙計算。
公式一:1、BMI=體重/身高的平方
2、體脂率=1.2×BMI+0.23×年齡-5.4-10.8×性別(男為1,女為0)
公式二:
男性:參數a = 腰圍 x 0.74
參數b = (體重 x 0.082) + 44.74
身體脂肪總重量= a - b
體脂率(身體脂肪百分比) = (身體脂肪總重量÷ 體重) x 100%
女性:參數a = 腰圍 x 0.74
參數b = (體重 x 0.082) + 34.89
身體脂肪總重量-公斤 = a - b
體脂率(身體脂肪百分比)= (身體脂肪總重量÷ 體重) x 100%
4
(公式一+公式二)/2=標准體脂率
注意事項
任何一個公式都不是最准確的,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各公式相加的平均值。
公式一中BMI為體重值,體重值雖然可以衡量肥胖類型,但是決定脂肪含量的還是體脂率。
❾ 如何測量自己的體脂
傳統上,測量體脂率的方法較為復雜,目前的標準是以DEXA測量為主,但所耗費時間及費用都相當不經濟,因此這幾年出現了較方便的生物電阻測量法(Bio-impedance
analysis,
簡稱BIA),即在很短的時間內即可獲得頗准確的測量值,適合在家庭中及醫師在門診使用。
BIA測量法的主要原理乃是將身體簡單分為導電的體液、肌肉等,以及不導電的脂肪組織,測量時由電極片發出極微小電流經過身體,若脂肪比率高,則所測得的生物電阻較大,反之亦然,BIA就是經由此種機轉來做體脂率的測量。
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測量的方法吧,或許有些麻煩,但是得出的數值會非常准確喲!在獻上方法之前,我想強調一下「身體成分」這個問題:
身體成分:身體成分的測定和評價不但可以作為評價身體營養狀況和發育水平的一項指標,而且還能夠合理的安排訓練。根據下面的公式來推斷自己的體脂百分率:
[b]體脂%=(4.570/身體密度)
大家要問,身體密度怎麼推算呀?別著急,請看:我們用皮褶的厚度來推算身體的密度!
年齡在18-30之間:D=1.0913-0.00516X
(男性)
D=1.0897-0.00133X
(女性)
其中,D=身體密度
X=
肩胛骨下緣與脊柱成45度角的皮褶厚度+上臂部皮褶厚度
想要測量皮褶厚度,就要用到皮褶鉗了!測量時右手拿住鉗子,左手捏在皮下1-1.5cm處用鉗子夾起皮膚,松開左手讀數。計量下數據,然後套在上面的公式里就好了!下面要給大家一個參考值:
男性
20-30歲左右,正常體脂百分率應在:14%-16%
女性
20-30歲左右,正常體脂百分率應在: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