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安全心理學個性測量方法主要有

安全心理學個性測量方法主要有

發布時間:2022-07-13 19:26:34

1. 安全心理學具體內容

一、心理學基礎與原理

心理學是研究心理過程發生、發展的規律性,研究個性心理形成和發展的過程,研究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相互關系的規律科學。

基本內容如下:

⑴認識過程

1 心理過程 ⑵ 情感過程

⑶意志過程

心理現象

⑴個性傾向

2個性過程

⑵個性心理特徵

(一)人的心理的實質

人的心理是同物質相聯系的,是起源於物質的。是物質活動的結果。或:人的心理是大腦對於客觀現實的反映。

(二)心理過程

1、感覺和感知

感覺是大腦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刺激的各別屬性的反映。其分為:外部感覺、內部感覺

知覺是大腦對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整體反映。其分為:視覺、聽知覺、味知覺、嗅知覺、觸知覺。

2、情緒與情感

它們反映客觀事物與人的主管需要之間的關系,具有兩極性。

3、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具有方向和強度的特徵。其分為:無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後注意三種。

4、意志

是人自覺的確定目的,並根據目的調節支配自身的行動,克服困難,去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

三個不同特徵:

①是自覺的確定目的的行動,是與克服困難相聯系的行動,並以隨意行動為基礎。

②分為採取決定階段和執行決定階段

③不同人又不同的表現

(三)個性心理

1、心理傾向性

是人進行活動的基本動力,決定人對實現的態度

1)需要

以意向、願望和動機的形式表現出來,分為生理需要和社會需要。

2)動機

是指激起一個人去行動或者抑制這個行動的一種意圖、打算或心理的沖動。

3)興趣

是人積極研究某種事物的認識傾向,分為: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

2、個性心理特徵

1) 能力

是指人們成功地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給性心理特徵。

通過安全教育和培訓,達到所需要的作業能力,確保那安全生產。

2)性格

是指一個人在個體生活過程中所形成的對現實穩固的態度,行為方式等方面的個性心理。

特徵:不同的性格特徵如下:

①性格的態度特徵

②性格的理智特徵

③性格的情緒特徵

④性格的意志特徵

3)氣質

是個體心理活動的穩定的動力特徵,隨年齡和教育的影響而變化。

二、安全心理學基礎

是研究勞動者在對待和克服生產過程中不安全因素的心理活動規律。

人必須通過感覺、知覺和記憶等來認識生產過程中不安全因素。

根據勞動者的個性心理,開展安全教育和培訓,防止不安全事故發生。

2. 性格測試的方法有哪些說出至少十種。

雖然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講,性格(character)全然不同於人格(Personality),但我們日常交流中所談論的性格的含義,實際上是指心理學上的人格的概念。心理學家對人格的心理學含義盡管存在眾多不同的看法,但在通常意義上是指一個人相對穩定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傾向。在這種意義上說,人格就是中國人通常所理解的性格。正因為如此,有的研究者為了避免引力理解上的混亂,主張將心理學上的Personality翻譯成「性格」。所以,性格測試,也即是人格測試,或叫人格測量。常見的性格測試方法有:
一、自陳量表式測驗
自陳量表法就是讓被試按自己的意見,對自己的人格特質進行評價的一種方法。自陳量表通常也稱為人格量表(personality inventory)。自陳量表通常由一系列問題組成,一個問題陳述一種行為,要求被試按照自己的情形來回答。常用的自陳量表有:
1.《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
簡稱MMPI,是現今國外最流行的人格測驗之一,此量表是由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S.R.Hathaway和J.C.Mckinley所合作編制。該量表的內容包括健康狀態、情緒反應、社會態度、心身性症狀、家庭婚姻問題等26類題目,可鑒別強迫症、偏執狂、精神分裂症、抑鬱性精神病等。
2.《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量表》
簡稱16PF,是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人格及能力測驗研究所卡特爾教授(R. B. Cattell)經過幾十年的系統觀察和科學實驗,以及用因素分析統計法慎重確定和編制而成的一種精確的測驗。這一測驗能以約四十五分鍾的時間測量出十六種主要人格特徵,凡具有相當於初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以使用。
本測驗在國際上頗有影響,具有較高的效度和信度,廣泛應用於人格測評、人才選拔、心理咨詢和職業咨詢等工作領域。該測驗已於1979年引入國內並由專業機構修訂為中文版。
3.MBTI性格類型測試
MBTI性格理論始於著名心理學家榮格的心理類型的學說,後經美國的 Katharine Cook Briggs 與Isabel Briggs Myers深入研究而發展成型。目前它已被翻譯成十多種文字。近年來,全世界每年有200多萬人次接受MBTI測試。據統計,世界前一百強公司中有89%的公司引入使用MBTI作為員工和管理層自我發展、改善溝通、提升組織績效的重要方法。[1]
4.DISC性格測試
DISC理論由美國心理學家威廉�6�1莫爾頓�6�1馬斯頓博士(Dr. William Moulton Marston)在1921年的著作《常人的情緒》(Emotion of Normal People)中提出。DISC理論對不同的年齡、性別、種族、國別的人們均適用,已經成為人類共同的性格語言。迄今為止,有多家公司根據DISC理論開發出相應的DISC性格測試,已經廣泛應用於政府、軍隊和企業。迄今為止已經有超過八千萬人做過DISC測試。由於DISC測試施測的簡便性以及測試結果使用的便利性,DISC測試受到企業界的熱烈歡迎,成為影響力不亞於MBTI測試的常用性格測試。DISC性格測試主要從指揮者(D)、社交者(I)、支持者(S)和修正者(C)四個主維度特質對個體進行描繪,揭示個體激勵因素、溝通方式、決策風格、能力特長、抗壓能力等等特質。目前廣泛用於企業招聘、選拔、培訓、團隊建設、管理溝通等和個人用於提升潛能、解決人際沖突、增強幸福感等等。
二、投射測驗
以Freud的心理分析人格理論為依據。這種理論主張,人一些無意識的內驅力受到壓抑,雖然不易覺察,但是卻影響著人們的行為。在投射測驗中,給受測者一系列的模糊刺激,要求對這些模糊刺激做出反應。如抽象模式,可以作多種解釋的未完成圖片,繪畫。分別要求受測者敘述模式,完成圖片或講述畫中的內容。受測者的動機、態度、情感以及性格等,就會在回答的過程和內容中不知不覺地投射反映出來,從而了解受測者的若幹人格特徵。常用的投射方法有:
1.羅夏克墨跡測驗(RIBT)
由瑞士精神醫學家羅夏克於1921年設計。共包括10張墨跡圖片,五張彩色,五張黑白。主試每次按順序給被試呈現一張,同時問被試:「你看到了什麼?」「這可能是什麼東西?」或「你想到了什麼?」等問題。被試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圖片,做出自由回答。主試記錄被試的語言反應,並注意其情緒表現和伴隨的動作。
2.主體統覺測驗(TAT)
美國心理學家H.A.Murray和C.D.Morgen1935年編制。由30張模稜兩可的圖片和一張空白圖片組成。圖片內容多為人物,也有部分風景,但每張圖片都至少有一個物。每次給被試呈現一張圖片,讓被試根據看到的內容編故事。

3. 心理健康的自我測試方法包括哪些內容

1、上床後,怎麼也睡不著,即使睡著也不能熟睡,只是做夢。

2、心情焦躁不安,做事沒有效率,情緒不停地變化,精力不集中,健忘——符合其中某項。

3、懶得做任何事情,也沒有乾的精神,雖然很焦急,認為「這樣不行」,但卻仍然游手好閑,虛度光陰。

4、與人見面感到麻煩。

5、對諸如「口中積著唾液」、「自己的身體有怪氣味」或「有口臭」等這種事情很在意。

6、某種想法浮現在腦海,難以忘記,怎麼也排除不掉。

7、毫無道理的失敗、嚴重失敗、不道德或粗暴的事情、犯罪——有了其中某項的感覺。

8、擔心是否鎖門和著火,躺在床上後,又起來確認,或剛一出門就返回之類的事情。

9、臉紅,或與人見面時,害怕給對方留下不愉快的印象的傾向。

10、一緊張,就出汗或血湧上頭,身體莫名其妙地開始顫動。

11、高處、寬廣場所、上鎖的狹窄房屋、電梯、隧道、地道、擁擠的人群——害怕其中某項的傾向。

12、害怕特定的動物、交通工具(電車、公共汽車等)、尖狀物及白色牆壁等稍微奇怪的東西傾向。

13、感到被誰監視、被窺探或被人暗地說壞話。

14、有某人想加害自己、企圖陷害自己的感覺。

15、例如,不觸摸什麼活不做占算之類的事情,就不能外出不能從事工作,不能上台階;走路不隔一塊基石邁步,就不舒服,以及與此類似的事情。

16、例如,伏案工作時,數紙的頁數,鉛筆的支數;對其他事情也是如此,不計算就不行。

17、從早飯到上班,或從回家到就寢,不按程序舉行儀式就不行的傾向。

18、一天必須洗幾次手,公用電話的話筒不擦就不能使用,或對不潔極端在意。

19、在鴉雀無聲的機會或重要會議中,被想叫喊的沖動所驅使,或其他害怕某種沖動的傾向。

20、站在經常有人自殺的著名場所、懸崖邊、大廈頂、路邊,有搖搖晃晃想跳下水的感覺。

21、面臨擔心的事情和困難的場面,就有嘔吐、瀉肚、胃痛、頭疼及發熱等症狀。

22、白天,突然被不可抗拒的睡眠所侵擾,無論怎樣抵抗,還是睡著了。

23、例如,報社記者不能整理文章,廣播員廣播出現錯誤,認為自己的職業和業務方面出現棘手的徵兆。

24、對心臟聲音和呼吸作用非常介意,或為此難以成眠。

25、突然感到心臟停止跳動,呼吸困難,要暈倒,或類似的事情。

26、有虛構「災難臨頭」或「遭受不幸」等畏懼事情的傾向。

27、非常擔心是否患癌症、腦疾病、公害病、成人病、種種傳染病及其他疾病的傾向。

28、悲觀地看待諸事,無精打采,情緒憂郁,心情不好。

29、認為自己不行,或給周圍添麻煩,雖然活著,但又無可奈何。

30、除以上例舉的症狀之外,被判斷「自己一定是神經症」的時候。

4.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心理學研究方法有很多種,但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種,即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測驗法。 一、觀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 觀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預先設置的情境中,有系統地觀察記錄並分析人的行為,以期獲得其心理活動產生和發展規律的方法。 運用觀察法時,觀察者和被觀察者之間的關系有兩種方式: 1、參與觀察者:觀察者是被觀察者活動中的一個成員。 2、非參與觀察者:觀察者不參與被觀察者的活動。 無論採取哪種方式,原則上是不使被觀察者發現自己的活動被他人觀察,否則就會影響他們的行為表現。 觀察法是對被觀察者行為的直接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資料。 這些收集到的資料必須具有準確性和代表性,因此如何避免觀察者的主觀臆測與偏頗是觀察法使用的關鍵。 觀察應該是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和記錄人在活動中表現的心理特點,以利科學地解釋行為產生的原因。 觀察法的優點是保持被觀察對象的自然流露和客觀性,獲得的資料比較真實。 觀察法的缺點是觀察者處於被動地位,只能消極等待被觀察者的某些行為表現,是一種較緩慢的進程。
二、實驗法experimental method 實驗法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最廣泛,也是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法。 實驗法是指人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變某些條件,使被試產生所要研究的某種心理現象,然後進行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現象發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規律性的結果。 在進行實驗研究時,必須考慮三項變數:
1、自變數:實驗者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實驗情境。
2、因變數:實驗者預定要觀察、記錄的變數,是實驗者要研究的真正對象。
3、控制變數:實驗變數之外的其他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變數。 實驗法的主要目的是,在控制的情境下探究自變數和因變數之間的內在關系。 實驗法有兩種,即自然實驗法和實驗室實驗法。

5. 心理測量學的主要方法

有些心理特徵是很難直接觀察和測量的,例如人們的動機、慾望和需要等,就需要用投射的測量方法。所謂投射法,就是讓被試通過一定的媒介,建立自己的想像世界,在無拘束的情景中,不自覺地表露出其個性特徵的研究方法。其主要方法有以下幾種:
1、聯想技術:為被試呈現一些刺激,請被試報告對這些刺激的反應,根據被試的反應作出分析,常用的有各種墨漬投射測驗,字詞聯想測驗等。
2、構成技術:被試需要根據一個或一組圖形或文字材料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這種測驗主要測量被試的組織信息的能力,從測驗的結果分析被試的深層心理。比較著名的有:主題統覺測驗、麥克萊蘭成就測驗。還有測量人們的信念、宗教信仰、價值觀的測驗,這種技術主要側重於對被試的產出分析。
3、句子完成法:把一些沒有完成的句子呈現給被試,請被試根據自己的想法把句子完成。這種方法比較簡單,卻很能說明問題。
4、等第排序技術:請被試把一組目標、慾望、需要等按某種標准加以排序的方法。許多價值觀、成就動機、態度的測量都採用這種技術。
5、表現技術:這是一種側重過程性分析的技術,不太注重被試的產出。要求被參加一些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可以表現他們的需要、願望、情緒或動機,他們處理事物、人際交往方式無不帶有個人的獨特特徵。這些活動方式要求符合實際的生活場景,如做游戲、角色扮演、演一出戲、畫一幅畫等都可以。
6、個案分析技術:這是一種綜合性技術,既有表現的成分,又有投射的成分,個案設計得貼近實際,請被試根據文中提供的線索做出判斷和評價,被試在操作時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所以這種方法能引起被試的很大興趣。 心理測驗的產生, 是出於實際需要。最初,人們用測量,是因為要治療智力落後者和精神病病人。
法國的醫生艾斯奎羅第一個把智力落後與精神病分開。他認為,精神病以情緒障礙為標志,不一定伴隨智力落後,而智力落後則是以出生時或嬰兒期表現出來的智力缺陷為主要標志。 50多年後,法國的心理學家比內提出應該從正常學校學習的兒童中篩選出不適應的兒童,安排在特殊的班級里學習和教育。此舉動導致了心理測驗史上重大事件的發生--第一個智力測驗的誕生。
實驗心理學的誕生是心理測驗產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實驗心理學的誕生和發展,還給心理測量帶來了另一個副產品:嚴格的標准化程序。標准化是現代心理測驗的重要評價指標。 弗蘭西斯·高爾頓(Francis Galton)是第一個倡導心理測驗的人。他於1884年在倫敦國際博覽會上專門設立了一個「人類測量實驗室」。他的這一舉動是心理測驗史上第一個大規模系統地測量個體差異的嘗試。高爾頓還是使用評定量表和問卷法的先驅。並且他發展了分析個體差異資料的統計方法,不僅擴充了古特列特的百分位法,而且創造了粗淺的相關計演算法。
在心理測驗的發展史上,美國心理學家卡特爾 (J.M.Cattell)占據了一個特別重要的位置。卡特爾早年留學與德國,師從馮特(W.Wundt)。1888年,在英國劍橋大學任教期間,與高爾頓往來甚密,深受其影響。他於1890年發表的《心理測驗與測量》一文,首創了「心理測驗」這個術語。
著名美國學者波林(E.G.Boring)指出:「在測驗理領域中,19世紀80年代是高爾頓的十年,90年代是卡特爾的十年,20世紀頭十年是比內(A.Binet)的十年。」
1904年比內為了鑒別弱智兒童,他與其助手西蒙(T.Simon)合作編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科學的智力測驗--比內-西蒙量表。1905年,他在《心理學年報》上發表了文章《診斷異常兒童的新方法》,介紹了該量表,歷史上稱為「1905量表」。從此,比內-西蒙量表宣告誕生。比內-西蒙量表自1905年發表後,比內和西蒙親自主持過兩次修訂,一次在1908年,一次在1911年(就在這一年比內不幸去世)。1905年量表主要強調的是判斷、理解和推理能力,也就是比內認為的智力的基本組成成分。1908年版的量表刪掉了1905年版中不合適的題目,增加了新題目,題目總數大59個。所有測驗題目按年齡分組,從3 ~ 13歲。測驗的結果用「智力水平」來表示。人們常叫它為「智力年齡」 。它表示一個兒童能完成何種年齡水平的兒童所能完成的測驗。 比內-西蒙量表問世後,迅速傳至世界各地。各語言版本紛紛出現,其中最著名的是1918年出版的美國斯坦福大學的推孟(L.M.Terman)教授1916年修訂的「斯坦福-比內量表」。這一量表首次使用了「智力商數」的概念,簡稱為IQ,是心理年齡和實際年齡的比值。從此「智商」一詞便為全世界所熟悉。
心理測驗運動自本世紀初興起,20年代進入狂熱,40年代達到頂峰,50年代後轉向穩步發展。在此期間測驗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發展。
1、編制出一批操作測驗,既可彌補語言文字量表在理論上的缺陷,又可適用於文盲和有言語障礙的人。
2、編制出團體智力測驗,擴大了測驗的應用范圍。
3、多重能力傾向測驗逐漸受到重視。
4、卡特爾的學生桑代克(E.L.Thorndike)等人,利用心理測驗原理,編制了第一批標准化的教育測驗。因此後人尊稱他為教育測驗之鼻祖。
5、心理測驗發展的另一領域涉及情感適應、人際關系、動機、興趣、態度、性格等人格特點的測量。
6、60年代後,由於認知心理學的崛起,將實驗法與測驗法結合,產生了信息加工測驗,為了解心理能力提供了一些補充方法,使心理測驗出現了新的發展趨勢。 1、中國古代心理測量簡述
(1) 公元六世紀初,南朝人劉勰的著作《新論·專學》中提到了類似現代「分心測驗」的思想。(2) 在中國古代,「七巧板」是很常見的一種兒童玩具,其實它可以作為創造力測量的工具。
(3) 中國古代心理測量的思想中包含著典型的東方文化特點:定性描述及帶有道德判斷色彩。
中國近代心理測量的出現
(1) 1916年,樊炳清先生首先介紹了比內-西蒙智力量表。
(2) 1920年,北京高等師范學校和南京師范學校建立了我國最早的兩個心理學實驗室,廖世承和陳鶴琴先生在南京高等師范學校開設心理測驗課。1921年,他倆正式出版《心理測驗法》一書。
(3)1922年夏天,中華教育改進社聘請美國教育心理測驗專家麥考爾來華講學。
(4)1924年,陸志韋先生發表了《訂正比內西蒙智力測驗說明書》,30年代又與吳天敏再次做了修訂。
(5)1931年由艾偉、陸志韋、陳鶴琴、蕭孝嶸等倡議,組織並成立了中國測驗學會。
(6)1932年《測驗》雜志創刊。
(7)至抗戰前夕,由我國心理學工作者制定或編制出的合乎標準的智力測驗和人格測驗約20種,教育測驗50多種。
中國現代心理測量的發展
(1) 1936年,蘇聯在批判「兒童學」時擴大化,心理測驗也被一概禁止。
(2) 從1978年北京大學首建心理系開始,心理測驗才重新得到恢復。
(3) 1979年,林傳鼎、張厚等以國外資料為參考,編制了少年兒童學習能力測驗。
(4)1980年初,北師大心理系開設了心理測量課。1984年,在北京召開的第五屆全國心理學年會上,成立了心理測驗工作委員會,加強了測驗工作的指導和監督。

6. 什麼是心理測量,心理測量一般會用到什麼工具

回答:

1、心理測量是通過科學、客觀、標準的測量手段對人的特定素質進行測量、分析、評價。這里的所謂素質,是指那些完成特定工作或活動所需要或與之相關的感知、技能、能力、氣質、性格、興趣、動機等個人特徵,他們是以一定的質量和速度完成工作或活動的必要基礎。

2、心理測量工具:心理測驗(mental test)是根據一定的法則和心理學原理,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給人的認知、行為、情感的心理活動予以量化。心理測驗是心理測量的工具,心理測量在心理咨詢中能幫助當事人了解自己的情緒、行為模式和人格特點。


延伸:

心理測驗是根據心理學原理,設計程序,對心理因素進行測量。心理測驗一般測量比較有代表性的問題。心理測驗類似問卷,不同之處是心理測驗要求被試最好的完成測驗,而問卷則只要求被試平常發揮就行。一個實用的心理測驗必須要具備信度和效度。

被試在測驗中被測量的問題應該相同,並且答案也應該一視同仁。例如:一個數學測試要求被試回答:在一場足球比賽中,有兩個選手得了紅牌,剩多少人在場比賽?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了解足球規則,這是一場不標準的比賽。

7. 心理學有哪些研究方法,這些方法的特點是什麼

(一)觀察法。在自然條件下,對表現心理現象的外部活動進行有系統、有計劃的觀察,從中發現心理現象產生和
發展的規律性。
觀察法一般在下列情況下採用:
1、對所研究的對象無法加以控制;
2、在控制條件下,可能影響某種行為的出現;
3、由於社會道德的要求,不能對某種現象進行控制。
觀察法的成功取決於觀察的目的與任務、觀察和記錄的手段以及觀察者的毅力和態度。
觀察法的缺陷:
1、在自然條件下,事件很難按嚴格相同的方式重復出現。
2、在自然條件下,影響某種心理活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結果難以精確分析。
3、由於未對條件加以控制,觀察時可能出現不需要的研究對象,而要研究的對象卻沒有出現。
4、觀察結果容易受到觀察者本人影響。
(二)心理測驗法。是指用一套預先經過標准化的問題(量表),來測量某種心理品質的方法。
心理測量要注意兩個基本要求:測驗的信度和測驗的效度。
1、信度是指測驗的可靠程度。
2、效度是指一個測驗有效的測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質。
為了保證心理測驗的信度和效度:一方面要對某種心理品質進行深入的研究。我們對智力或性格了解的越深入,
那麼相應的量表就會說完善。另一面在編制心理量表時要注意嚴謹性和科學性。
(三)實驗法。在控制條件下,對某種心理現象進行觀察的方法。分實驗室實驗和自然實驗。
實驗室實驗是藉助專門的實驗設備,在實驗條件嚴加控制的情況下進行的。這有助於發現事件的因果聯系,並可
以進行反復的驗證;但是缺點是主試嚴格控制實驗條件,使實驗情景帶有極大的人為性質。
自然實驗也叫現場實驗,對實驗條件進行適當的控制,使人們在正常的學習和工作情景中進行的。它消除了實驗
室實驗的缺點,但是由於條件控制的不夠嚴格,因而難以得到精密的實驗結果。
實驗法是包含著一系列的變化的因素,稱為變數。其中有些變數是由試驗者控制的實驗條件,叫自變數和獨立變
量。還有實驗者所要測定的行為和心理活動叫因變數。
(四)個案法。要求對某個人進行深入而詳盡的觀察與研究,以便發現影響某種行為和心理現象的原因。

8. 人格測量的方法有哪些各有哪些特點與不足

答:方法有測驗法、投射法、情境測驗。
(1)測驗法:
特點:題目數固定,題目內容具體而清楚,因此施測簡單,記分方便。
不足:因編制時缺乏客觀指標,不容易保證有效性;而且測驗內容多屬於情緒態度等方面的問題,每個人對同一問題常常會因時控的改變而選擇不同的答案,另外,使用這種方法時,還難免出現反應的偏向。
(2)投射法:
特點:彈性大,可在不限制被試的狀況下,任其隨意反應。
不足:A、評分缺乏客觀標准,對測驗的結果難以進行解釋。B、這種測驗對特定行為不能提供較好的預測。C、由於投射測驗適於個別施測,因而它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3)情境測驗:(見實用心理學P198)

9. 人格測量方法主要有哪兩種

答:方法有測驗法、投射法、情境測驗.
(1)測驗法:
特點:題目數固定,題目內容具體而清楚,因此施測簡單,記分方便.
不足:因編制時缺乏客觀指標,不容易保證有效性;而且測驗內容多屬於情緒態度等方面的問題,每個人對同一問題常常會因時控的改變而選擇不同的答案,另外,使用這種方法時,還難免出現反應的偏向.
(2)投射法:
特點:彈性大,可在不限制被試的狀況下,任其隨意反應.
不足:A、評分缺乏客觀標准,對測驗的結果難以進行解釋.B、這種測驗對特定行為不能提供較好的預測.C、由於投射測驗適於個別施測,因而它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3)情境測驗:(見實用心理學P198)

閱讀全文

與安全心理學個性測量方法主要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原中歸納的方法有什麼局限性 瀏覽:513
燈具遙控安裝方法 瀏覽:989
在家地震預警有哪些方法論 瀏覽:403
氣缸圓柱度的檢測方法 瀏覽:218
東風制動燈故障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314
簡諧運動研究方法 瀏覽:128
幼兒異物吸入的搶救方法有哪些 瀏覽:213
開衫毛衣尺寸的經典計算方法 瀏覽:358
廣電有線連接方法 瀏覽:829
局解血管的檢查常用方法 瀏覽:992
瑜伽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835
寫出五種植物的傳播方法 瀏覽:102
治療脾氣差的最佳方法 瀏覽:817
花卉滿天星的種植方法 瀏覽:969
風控未通檢測方法 瀏覽:768
根管治療術的步驟和方法 瀏覽:184
去腳臭的簡單的方法 瀏覽:936
二年級語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瀏覽:74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課題 瀏覽:873
瑜伽胳膊鍛煉方法 瀏覽: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