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氣象觀測溫度測量方法

氣象觀測溫度測量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13 18:15:02

❶ 地表溫度,就是地面的溫度。查資料獲取氣象站參觀,了解氣象工作者是如何測量地

直接把溫度計放在地面上唄。不過不是用的普通的氣溫溫度計,要大些,長些,擺放的地面一般是土壤表面,同時並列放三支溫度計(為了減少儀器誤差)。氣象觀測上有專門的規定。
如果你只是隨便測一下,直接擺個溫度計在地面也行。地面溫度要比氣溫高得多,所以要用測量上限較高的溫度計,

❷ 氣象工作者是如何測量氣溫的

最傳統的數據是在地面或海面上通過專業人員、愛好者、自動氣象站或者浮標收集的氣壓、氣溫、風速、風向、濕度等數據。世界氣象組織協調這些數據採集的時間,並制定標准。這些測量分每小時一次(METAR)或者每六小時一次(SYNOP)。

氣象衛星的數據越來越重要。氣象衛星可以採集全世界的數據。它們的可見光照片可以幫助氣象學家來檢視雲的發展。它們的紅外線數據可以用來收集地面和雲頂的溫度。通過監視雲的發展可以收集雲的邊緣的風速和風向。不過由於氣象衛星的精確度和解析度還不夠好,因此地面數據依然非常重要。

數據同化
在數據同化的過程中被採集的數據與用來做預報的數字模型結合在一起來產生氣象分析。其結大氣狀態的最好估計,它是一個三維的溫度、濕度、氣壓和風速、風向的表示。
數據天氣
按照物理學和流體力學的結果來計算大氣隨時間的變化。

輸出處理
模型計算的原始輸出一般要經過加工處理後才能成為天氣預報。這些處理包括使用統計學的原理來消除已知的模型中的偏差,或者參考其它模型計算結果進行調整。
重要工具
天氣預報的重要工具是天氣圖。
天氣圖主要分地面和高空兩種。天氣圖上密密麻麻地填滿了各式各樣的天氣符號,這些符號都是根據各地傳來的氣象電碼翻譯後填寫的。
每一種符號代表一定的天氣。
表示雲狀的符號,有卷雲、卷積雲、卷層雲、高積雲、雨層雲和積雨雲等等。

表示天氣現象的符號有:雷暴、龍卷、大霧、連續性大雨、小雪和小陣雨等等。
此外,還有表示風向風速、雲量及氣壓變化的符號。
所有這些符號都按統一規定的格式填寫在各自的地理位置上。這樣,就可以把廣大地區在同一時間觀測到的氣象要素如風、溫度、濕度、氣壓、雲以及陰、晴、雨、雪等統統填在一張天氣圖上。
從而構成一張張代表不同時刻的天氣圖。有了這些天氣圖,預報人員就可以進一步分析加工,並將分析結果用不同顏色的線條和符號表示出來。
地面天氣圖的分析內容包括:圈畫出各地重要的天氣現象(如降水、大風、雪暴等)的區域范圍,畫出冷鋒、暖鋒、准靜止鋒的所在位置,繪制全圖等壓線,標出低壓、高壓中心及強度。
經過這一分析,就可從圖中清晰地看出當時的氣壓形勢:哪裡是高壓,哪裡是低壓,冷暖空氣的交鋒地帶在哪裡。
高空天氣圖上填寫的氣象要素是同一等壓面上各點的高度,因而分析繪制的是相隔一定數值的等高線。等高線畫好後,就能看出當時高空的氣壓形勢:哪裡是低壓槽,哪裡是高壓脊。
然後再畫出等溫線,標出冷暖中心。從冷暖中心與低壓槽、高壓脊的配置情況,預報人員就可對未來的氣壓形勢作出大致的判斷。
隨著氣象科學技術的發展,有些氣象台已經使用氣象雷達、氣象衛星及電子計算機等先進的探測工具和預報手段來提高氣象預報的水平,收到了顯著的效果。
據報道,自1966年以來,發生在全世界熱帶海洋上的台風,幾乎沒有一次逃過氣象衛星的「眼睛」。衛星雲圖對於監視和早期發現大型風暴、強烈的災害性天氣都有顯著效用。

製作過程
①根據有關部門提供的數據在電腦上製作全國氣象形勢圖表(就是天氣預報節目的背景圖)
②主持人站在一塊藍幕前「指指點點」,講解天氣(如何把握各個地區的位置,主持人只有一個秘訣——死記硬背)
③影視中心進行影像合成,在電腦上用過程①中的圖表代替過程②中的藍幕;
④影視中心將製作完畢的節目傳送到中央電視台。

❸ 溫度的測量方法有幾種

1、接觸式測溫法

接觸式測溫法的特點是測溫元件直接與被測對象接觸,兩者之間進行充分的熱交換,最後達到熱平衡,這時感溫元件的某一物理參數的量值就代表了被測對象的溫度值。

這種方法優點是直觀可靠,缺點是感溫元件影響被測溫度場的分布,接觸不良等都會帶來測量誤差,另外溫度太高和腐蝕性介質對感溫元件的性能和壽命會產生不利影響。

2、非接觸式測溫法

非接觸式測溫法的特點是感溫元件不與被測對象相接觸,而是通過輻射進行熱交換,故可以避免接觸式測溫法的缺點,具有較高的測溫上限。此外,非接觸式測溫法熱慣性小,可達1/1000S,故便於測量運動物體的溫度和快速變化的溫度。

由於受物體的發射率、被測對象到儀表之間的距離以及煙塵、水汽等其他的介質的影響,這種方法一般測溫誤差較大。

(3)氣象觀測溫度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為了定量地進行溫度的測量,首先必須確定溫度的數值表示方法,然後以此為根據對溫度計進行刻度。溫度的數值表示法叫做溫標。所謂數值表示法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確定溫度數值大小的依據;二是標度方法。具體說來又包含以下三個要素:

第一,選定測溫物質及其測溫屬性,此屬性用數值表示即某種物質的測溫參量X(如鉑的電阻;熱電偶的溫差電動勢等。)

第二,確定測溫參量與溫度之間的關系(在尚未確立任何溫標之前,這種關系只是在一定經驗的基礎上作出的假定關系)。

例如確定為線性關系

t=aX+b式中的a、b需要由所取的兩個標准溫度點的數值確定;又如確定溫度與測溫參量間為正比關系

T=aX式中的a只由一個標准溫度點即可確定。

第三,確定標准溫度點並規定其數值,此即標度方法。

❹ 氣溫的測量方法

氣溫是衡量空氣冷熱程度的物理量,表示空氣分子運動的平均動能的大小。通常用攝氏溫標(t)來表示,也有用華氏溫標(F)表示的,理論研究工作中常用絕對溫度(T)表示,其換算關系為:
t = 5*( F—32 ) /9 t = T — 273.15
地面氣溫一般指距地面1.25-2.0米處的大氣溫度。測量時,為了防止太陽輻射對觀測值的影響,測溫儀器必須放在百葉箱或防輻射罩內,並且還要滿足測量元件有良好的通風條件。
氣象台站用來測量近地面空氣溫度的主要儀器是裝有水銀或酒精的玻璃管溫度表。因為溫度表本身吸收太陽熱量的能力比空氣大,在太陽光直接曝曬下指示的讀數往往高於它周圍空氣的實際溫度,所以測量近地面空氣溫度時,通常都把溫度表放在離地約1.5m處四面通風的百葉箱里。氣象部門所說的地面氣溫,就是指高地面約1.5m處百葉箱中的溫度。

❺ 氣溫是怎麼測定的

大氣的溫度簡稱氣溫,人們通常用氣溫數值的大小反映大氣的冷熱程度。我國用攝氏溫標,即℃表示,讀作℃。公眾天氣預報中所說的氣溫,是在植有草皮的觀測場中離地面1.5米高的百葉箱中的溫度表上測得的。平均氣溫是指某一段時間內,各次觀測的氣溫值的算術平均值。根據計算時間長短不同,可有某日平均氣溫、某月平均氣溫和某年平均氣溫等。日最高氣溫是一日內氣溫的最高值,一般出現在14~15時,最低氣溫一般出現在早晨5~6時。地面氣象觀測的氣溫項目有定時氣溫、日最高、日最低氣溫。配有溫度計的氣象站應做氣溫的連續記錄,以℃為單位,取一位小數。氣溫的分布通常用等溫線圖表示。所謂等溫線就是地面上氣溫相等的各地點的連線,等溫線的不同排列,反映出不同的氣溫分布特點。如等溫線稀疏,則表示各地氣溫相差不大。影響氣溫分布的主要因素有三個,即緯度、海陸和高度。

❻ 氣象預報的氣候溫度是怎麼測出來的

草地中間唯一的一片泥土上,擺放著溫度計。北緯29°35′,東經106°38′,海拔259.1米,我市主城區唯一的氣象觀測站就坐落在沙坪壩一個安靜的角落。由於主城區只有這一個監測站,沙區氣象站的觀測數據就代表了主城區的情況。

平時我們看到的主城區的氣溫、雨量、風向是怎麼測量出來的呢?氣象工作人員又是怎樣得到這些數據的呢?記者昨日來到這個觀測站想探個究竟。

自動採集數據

記者首先來到地面測控科,這里的電腦屏幕上顯示
著一串串的數字和溫度圖形。工作人員唐貴萍告訴記者,沙區氣象局從去年開始正式使用全自動的氣象數據採集儀器,只要坐在辦公室就可即時監控所有的氣象數據。

下午兩點,氣溫37.9攝氏度,地表溫度49.9攝氏度。為什麼會有這么大的差距呢?工作人員說,地表溫度是指地面的溫度,而我們平時所說的氣溫是指地面1.5米高度的溫度。氣溫計必須放置在百葉窗中,保持不被太陽直曬,自然通風的環境。

現場打探儀器

工作人員帶著記者來到觀測坪,這個大概有100平方米左右的大「屋頂」種滿了青草,記者看到了測量雨量的儀器:一個1米左右高的黑色空心圓柱,圓柱的頂端內陷成一個圓錐形,雨水就順著小孔流到圓柱里的燒杯里。一旦有雨水進入,指針就會帶著墨水在數據紙上作標記。

在這100平方米左右的草地上最特別的就數地溫測量場地了。一塊10平方米左右的泥土,周圍還被鐵欄桿保護起來。地面上整齊地擺放著3根氣溫計。其旁邊一個木架子上還有3根氣溫計,這3根溫度計的一頭已經被插進了泥土。

「這是測量地表下的溫度。」根據需要的不同,氣溫計插進地下的深度也不同。而旁邊的藍色電線也是被埋到了土裡,另一頭則連著一個白箱子,上面寫著地溫變送器。工作人員說,溫度測量後會通過變送器自動將記錄送到電腦里進行存儲。

❼ 氣溫是什麼 氣溫怎麼測量

一、氣溫概念

1、氣溫,空氣的溫度。我國以攝氏溫標℃表示。

2、氣象學上把表示空氣冷熱程度的物理量稱為空氣溫度,簡稱氣溫。國際上標准氣溫度量單位是攝氏度(℃)。

3、天氣預報中所說的氣溫,指在野外空氣流通、不受太陽直射下測得的空氣溫度(一般在百葉箱內測定)。最高氣溫是一日內氣溫的最高值,一般出現在14-15時;最低氣溫是一日內氣溫的最低值,一般出現日出前。中國用攝氏溫標,以℃表示攝氏度。一般一天觀測4次,分別為02、08、14、20四個時次;部分測站根據實際情況,一天觀測3次,分別為08、14、20三個時次。

二、氣溫測量方法

1、氣溫是衡量空氣冷熱程度的物理量,表示空氣分子運動的平均動能的大小。通常用攝氏溫標(t)來表示,也有用華氏溫標(F)表示的,理論研究工作中常用絕對溫度(T)表示,其換算關系為:

t = 5*( F—32 ) /9 t = T — 273.15

2、地面氣溫一般指距地面1.25-2.0米處的大氣溫度。測量時,為了防止太陽輻射對觀測值的影響,測溫儀器必須放在百葉箱或防輻射罩內,並且還要滿足測量元件有良好的通風條件。

3、氣象台站用來測量近地面空氣溫度的主要儀器是裝有水銀或酒精的玻璃管溫度表。因為溫度表本身吸收太陽熱量的能力比空氣大,在太陽光直接曝曬下指示的讀數往往高於它周圍空氣的實際溫度,所以測量近地面空氣溫度時,通常都把溫度表放在離地約1.5m處四面通風的百葉箱里。氣象部門所說的地面氣溫,就是指高地面約1.5m處百葉箱中的溫度。

❽ 天氣的觀察方法有哪些

跟蹤天氣實況有時像觀察風向一樣簡單,但有時又像發射價值上億元的衛星那樣復雜。氣象監測仍依賴一些基礎測量的方法——氣溫、濕度、風和氣壓的觀測。這些在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是氣象學家工作的一部分,估測這些天氣特徵還十分復雜,但其變數是一致的。近幾十年來這些現場收集的標准觀測資料,可以通過大范圍的遙感儀器完成。雷達、衛星和其他設備如今可對十幾里、幾百里乃至上千里以外的氣象情況作出報告。

以往,氣溫用水銀溫度表或酒精溫度表測量,但在17世紀初,最先使用的溫度表則是利用空氣和酒精。大氣變熱,液體膨脹,溫度表內的液面上升。現在,數字溫度計依靠在電路或電阻的電子屬性內部變化。大多數氣象站每24小時主要根據溫度實況的變化,發布最高或最低溫度的記錄,美國採用華氏,其他地區則採用攝氏溫標。

❾ 天氣預報的溫度是根據什麼測量的

氣象部門規定以每天20時作為日界,最高(低)氣溫一般也在此時觀測。因此要求測量最高(低)溫度所用的儀器在結構上要與一般溫度表不同,以保證示度升高(降低)到最高(低)值時不隨氣溫的下降(升高)而下降(升高)。測量最高氣溫所用的溫度表,在其球部上端有一窄口,當溫度升高時,球部水銀膨脹,示度升高;當溫度下降時,水銀收縮,但由於上端窄口的作用,水銀不能因氣溫降低所產生收縮的壓力而回縮進球部,保持示度不變。通俗地說,這種溫度表當氣溫變化時,水銀柱只能上升,不能下降。因此,觀測員每天20時觀測後,必須手握表身,球部朝下,手臂外伸約30度,用大臂帶動小臂將溫度表前後甩動幾次,將細管內的水銀柱降至20時的氣溫值,以便次日再用。 測量最低溫度所用的溫度表,利用了酒精冰點低的特點,以酒精代替水銀,並在套管溫度表內的細管中置一「工」字游標。當溫度降低時,酒精柱收縮,藉助酒精表面的張力把游標向球部帶;當溫度升高時,酒精從游標和管壁之間縫隙處上漲,而游標仍留在原處不動。所以該溫度表又可說成是具有當溫度變化時游標只降不升的溫度表。觀測員每天20時觀測後,須用手抬高此溫度表的球部,使游標前進(升高)到當時的氣溫值位置,則次日便又可再行使用。從一旬、一月或一年中的最高氣溫、最低氣溫中挑出一個最高(最低)值,作為一旬、一月或一年中的最高(最低)氣溫極值,氣象部門把其稱為旬、月或年的極端最高(最低)氣溫。

閱讀全文

與氣象觀測溫度測量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原中歸納的方法有什麼局限性 瀏覽:513
燈具遙控安裝方法 瀏覽:989
在家地震預警有哪些方法論 瀏覽:403
氣缸圓柱度的檢測方法 瀏覽:218
東風制動燈故障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314
簡諧運動研究方法 瀏覽:128
幼兒異物吸入的搶救方法有哪些 瀏覽:213
開衫毛衣尺寸的經典計算方法 瀏覽:358
廣電有線連接方法 瀏覽:829
局解血管的檢查常用方法 瀏覽:992
瑜伽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835
寫出五種植物的傳播方法 瀏覽:102
治療脾氣差的最佳方法 瀏覽:817
花卉滿天星的種植方法 瀏覽:969
風控未通檢測方法 瀏覽:768
根管治療術的步驟和方法 瀏覽:184
去腳臭的簡單的方法 瀏覽:936
二年級語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瀏覽:74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課題 瀏覽:873
瑜伽胳膊鍛煉方法 瀏覽: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