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RTK線元法放樣怎麼放
1、測線設計(既可在計算機上設計,也可在手簿上設計)。
2、基準站設置和參數輸入。
3、流動站設置和參數輸入。
4、按設計測量和采點(線路放樣時測線上按線路測量和采點)。
5、查看衛星可見狀況顯示,自動接受或用戶自定義容差,均方根誤差(RMS)顯示。
6、圖解式放樣,通過前後、左右偏距控制,能快速完成放樣工作。
7、存儲點名、點屬性與坐標。
(1)rtk點放樣方法及步驟視頻教學擴展閱讀
一、RTK(Real - time kinematic,實時動態)載波相位差分技術:是實時處理兩個測量站載波相位觀測量的差分方法,將基準站採集的載波相位發給用戶接收機,進行求差解算坐標。
1、這是一種新的常用的衛星定位測量方法,以前的靜態、快速靜態、動態測量都需要事後進行解算才能獲得厘米級的精度,而RTK是能夠在野外實時得到厘米級定位精度的測量方法。
2、它採用了載波相位動態實時差分方法,是GPS應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現為工程放樣、地形測圖,各種控制測量帶來了新的測量原理和方法,極大地提高了作業效率。
3、施工放樣是測量一個應用分支,它要求通過一定方法採用一定儀器把人為設計好的點位在實地給標定出來。
4、採用RTK技術放樣時,僅需把設計好的點位坐標輸入到電子手簿中,背著GPS接收機,它會提醒你走到要放樣點的位置,既迅速又方便。
5、由於GPS是通過坐標來直接放樣的,而且精度很高也很均勻,因而在外業放樣中效率會大大提高,且只需一個人操作。
二、RMS:任務按單調速率優先順序分配(RMPA)的調度演算法,稱為單調速率調度(RMS)。
1、RMPA是指任務的優先順序按任務周期T來分配。它根據任務的執行周期的長短來決定調度優先順序,那些具有小的執行周期的任務具有較高的優先順序,周期長的任務優先順序低。
2、RMS(Root Mean Square)就是均方根,實際就是有效值,是一組統計數據的平方和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② 有設計圖紙,圖上有坐標,沒有控制點,用RTK怎樣放樣
摘要 首先我們要知道如果rtk沒有控制點,也就是無法提供標準的BJ54或者XIAN80坐標。那麼不能進行基準轉換,測量得到的坐標點就是WGS84坐標。所以RTK是可以測量的,只不過得出來的點是WGS84點,就是我們常說的經緯度坐標。那麼接下來就由我來介紹一下RTK進行點校正的步驟吧。
③ RTk直線放線怎麼操作
摘要 首先將兩個坐標輸入進去,然後建立線,建立線選擇方法為兩點。然後進入測量—放樣線。就可以了。
④ rtk圓怎麼放樣
主軸線放樣
在准備項目主軸線放樣時,首先根據平面圖和已知點坐標,快速計算出所有主軸線坐標,以及任意相交軸線的交點設計坐標,然後開始放樣。
1)全站儀進行項目主軸線放樣時,首先放樣出本項目的外邊界,通過進入全站儀的極坐標放樣界面,輸入已知點1坐標定出測站,已知點2坐標定後視,再輸入待放樣點坐標,配合棱鏡完成待放樣點的確定,重復以上步驟放樣出該項目中外邊界線上分布的軸線交點,進行連線。然而對於斜向邊界利用上述方法放樣出斜線的兩個端點,並用墨線標記連接。這樣外邊界部分就確定完畢。
根據外邊界進行內部主軸線放樣,由於建築承台高低起伏較大,需要1~2m的偏軸控制線來輔助主軸線完成放樣。以平面圖中的V 軸為例,如圖3所示,在主控線放樣時,根據已知點1坐標和已知點2坐標進行極坐標放樣的設置,然後將V軸與2軸和4軸交點的橫向坐標值各增加1輸入全站儀,完成其中一條主控線的放樣。採用此方法可以完成承檯面內所有主控線的放樣,再結合鋼尺量距放樣出所有主軸線。
圖3平面圖中V 軸
2)RTK 技術放樣時,將GPS架設在控制點A,進行相關參數設置後,對移動站接收機連接設置,調整完衛星跟蹤、整周模糊度後,開始放樣。移動站將計算的待測點坐標數據轉換成所需軸線交點的坐標輸入手簿,根據手簿導航圖指導移動站向各個方向移動,直到移動站點位與設計點位重合,即可標記連線放樣出所有軸線。
2.3.2異形次軸線放樣
由於項目建設范圍偏大,位於建築首層中非承重、次承重牆和鏤空等部位的曲、弧線類次軸線分布比較分散,增加了放樣難度。為了保證全站儀的通視條件,將項目中的橢圓軸線、環狀橢圓軸線和圓弧軸線分配到A、B、C3個區域進行獨立放樣
⑤ 如何使用RTK進行道路放樣
採用RTK技術放樣時,僅需把設計好的點位坐標輸入到電子手簿中,背著GPS接收機,它會提醒你走到要放樣點的位置,既迅速又方便,由於GPS是通過坐標來直接放樣的,而且精度很高也很均勻,因而在外業放樣中效率會大大提高,且只需一個人操作。
RTK測量技術原理
RTK(Real Time Kinematic)實時動態測量技術,是以載波相位觀測為根據的實時差分GPS(RTDGPS)技術,它是測量技術發展里程中的一個突破,它由基準站接收機、數據鏈、 流動站接收機三部分組成。
在基準站上安置1台接收機為參考站,對衛星進行連續觀測,並將其觀測數據和測站信息,通過無線電傳輸設備,實時地發送給流動站,流動站GPS接收機在接收GPS衛星信號的同時,通過無線接收設備,接收基準站傳輸的數據。
然後根據相對定位的原理,實時解算出流動站的三維坐標及其精度(即基準站和流動站坐標差△X、△Y、△H,加上基準坐標得到的每個點的WGS-84坐標,通過坐標轉換參數得出流動站每個點的平面坐標X、Y和海拔高H)。分電台模式和網路通訊模式。
(5)rtk點放樣方法及步驟視頻教學擴展閱讀
工程放樣測量
在工程放樣測量的過程中,工程放樣測量技術被廣泛應用於大型工程建設過程中,尤其是水利樞紐工程、大型橋梁建設、城市地鐵以及磁懸浮列車軌道等工程項目中。這些大型的工程項目都需要採用放樣測量。
通過在放樣測量中的全站儀,在放樣曲線上確定好坐標以及控制點,就可以根據曲線的測量坐標進行測算。所以,放樣測量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應用也比較普遍。除此之外,在道路建設施工過程中還可以採用技術RTK 技術直接放樣點,同樣可以根據站儀的自動跟蹤和遙測操作對測量目標進行動態測量。
一、 求轉換參數
儀器連接好後,先要新建一個工程或者打開一個工程,然後就是求轉換參數。
根據RTK的原理,參考站和移動站直接採集的都為WGS84坐標。參考站一般以一個WGS84坐標作為起始值來發射,實時地計算點位誤差並由電台發射出去。移動站同步接收WGS84坐標並通過電台來接收參考站的數據,條件滿足後就可達到固定解。移動站就可實時得到高精度的相對於參考站的WGS84三維坐標,這樣就保證了參考站與移動站之間的測量精度。如果要符合到已有的已知點坐標系統上來,需要把原坐標系統和已知點坐標系統之間的轉換參數求出。
在RTK應用中,轉換參數大概分為校正參數、四參數、七參數和擬合參數,這些參數全部體現在手簿即工程之星裡面。
四參數和七參數並不是一個概念,四參數是同一橢球不同坐標系之間的轉換參數,表示為△X、△Y、A(旋轉角)、K(尺度比)。七參數是兩個不同橢球之間的轉換參數,表示為△X、△Y、△Z、△α、△β、△γ、△K,三個平移、三個旋轉和一個尺度參數,是不嚴密的。四參數和七參數是不能同時使用的,兩者只能選其一,那麼在具體測量時怎麼確定這兩種參數是一個關鍵問題。
RTK直接測量的坐標是屬於WGS84坐標系,我們通常用的是國家標准坐標系統,比如1954年北京坐標系,兩者並不是一個橢球,那麼原則上講需要七參數才可以實現兩個橢球的轉換,我們才有可能採集到54坐標。但在不能精確求取七參數的情況下,工程之星是把WGS84的原始經緯度作為北京54的經緯度處理,這樣一來就可以通過採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北京54已知點來求取四參數,高程就通過擬合的方法得到。
工程之星提供了兩種求取四參數的方法:一是利用控制點坐標庫,即在未校正的情況下先採集所有已知點的WGS84坐標,再打開控制點坐標庫把相同點在兩套坐標系統內的坐標依次輸入,軟體就會自動計算出四參數並給出點位精度;另一種方法就是利用校正向導的多點校正方式,即是輸入控制點坐標後實時的讀取當前點坐標,兩個點及以上就可以求出四參數,將其保存後就可以應用了。但在實際培訓中,對於初學者,建議使用第二種方法更直接,操作熟練或者理解深刻後再使用第一種。
七參數的求解方法一般是靠做控制測量即靜態測量。靜態測量的數據導入GPS數據處理軟體(南方的靜態數據解算平差軟體)進行處理後,軟體會自動求出七參數,在做RTK測量時可以直接輸入使用。七參數相對於四參數來說可以認為是更准確、精度更高,有條件的話建議使用七參數。
以上是求參數的方法,在實際工作中,轉換參數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所以一定要正確求取,最好留一些點進行檢查,以實時把握參數的精度。測量過程中也適時的找已知點來復測檢查,測量完之後也要找點來確認。
二、 測量及放樣
參數求完之後就可以測量和放樣了,根據操作習慣可以選擇使用快捷方式和菜單的方法,但是建議使用快捷方式,因為這樣一個人操作的時候會方便很多。
測量時只要將移動站在特徵點上對中整平,然後直接按快捷鍵「A」後修改點名編碼和天線高即可。要注意的是測量時要在固定解狀態下,否則測出來的數據誤差會很大,比如在樹林裡面或者在遮擋比較嚴重的地方就多等會兒,也可以考慮將碳纖桿升高些或者選擇衛星信號好的時段去測那些點。
放樣時有點、直線、道路的放樣,放樣的坐標可以是直接輸入或通過文件導入兩種方式,點的放樣比較簡單,選擇好要放樣的點後按照方向的指示就可以去找點。直線放樣的話要先建立直線,然後根據偏距和里程即可。道路放樣相對要復雜一些,要先進行道路設計,方法有兩種,一是元素法,二是交點法。一般建議使用元素法來設計。設計完之後就可以通過自動計算好的坐標去放樣,同樣是根據里程和偏距去找,偏距是左負右正。
三、 數據傳輸
在將數據傳出之前,要將數據轉化成需要的數據格式和類型,比如南方.dat格式、txt格式等。然後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將數據拷貝到電腦上。
方法一:安裝同步軟體,用數據線連接手簿與電腦,連接成功後即可通過手簿的路徑把數據拷貝出來。
方法二:將手簿的USB埠設置成U盤模式,將要拷貝的數據復制後在SD卡裡面粘貼,然後用數據線連接手簿與電腦,直接在SD卡里將數據拷貝出來即可。
以上是對RTK的一些簡單的理解和南方RTK的一些操作的簡單介紹。下面以南方S82的作業為例,介紹下使用過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項。
1、架設S82參考站時,一定要注意電瓶的正負極,先聯接電瓶端,檢查無誤後再連接主機和電台。
2、參考站狀態指示。主機上面的指示燈正常工作應為:STA燈1秒間隔閃爍表示,DL燈5秒間隔連續閃爍兩次;電台指示燈正常應為:通道正常顯示,TX燈1秒間隔閃爍。
3、移動站狀態指示。主機上面的指示燈應為:STA燈1秒間隔閃爍表示,DL燈1秒間隔閃爍;手簿正常工作狀態:工程之星常規界面,下方顯示點位信息,有點號、坐標、精度及衛星狀況,有電台通道(與參考站一致)及信號強度指示條等。
以上三點是正常工作的前提,如果測量中出現問題,要根據狀況來判斷原因。比如工程之星下方顯示無數據,那就表示手簿與移動站沒有聯接,熱啟動手簿重新聯接即可;通道號沒顯示或顯示與參考站不一致的通道號,用電台設置切換到需要的通道即可。如果在使用過程中老是提示基準站ID號有變化,則表明基準站被動了或者電台串頻了,確認基準轉沒有被動的話就換通道,動過的話就要校點。在真正測量時,工程之星提示的狀態一定要達到固定解,而且藍牙不應離流動站太遠。
RTK測量技術還有很大發展空間,操作方法會越來越簡單,但是要更好的應用RTK技術,還是要測量人員親身體會其原理及性能,對各種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有效地保證RTK測量精度,提高作業效率。
⑦ RTK面放樣怎麼操作
首先我們在打開的手部中點擊測量。然後我們點擊點放樣。然後我們點擊向右的箭頭進入點放樣的點調入。在選擇放樣點中我們輸入坐標點的數據,然後點擊確定。如果我們輸入的點不在儀器中保存,會彈出警告,我們點擊確定即可。根據提示我們移動到放樣點附近。待誤差小於2厘米的時候就可以放木樁了。點放樣完成。
⑧ RTK如何做控制點,如何放樣
手簿中有點放樣和線放樣,點放樣可以求點你所在的位置到你輸入的控制點的位移、還有x,y增量,線放樣在測量土方量上用得較多,假如你做的是沿鐵路測量土方量,首先將鐵路的邊界文件導入到手簿中,邊界文件的後綴是.dat,點放樣用於做控制點,有已知點後通過手簿上的信息,調整,知道有合適的點後, 建議你上上海華測的網站下載說明書,或在網上下個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