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醬油製作方法快
步驟一:在市場或者網上買發好了霉的蠶豆,這種霉蠶豆夏天很多市場都有賣,尤其是小城市,一般一兩塊錢一斤。買不到的地方,可以去網上買,我在淘寶搜了一下「霉蠶豆」或「霉豆瓣」,竟然真的有賣。
步驟二:將霉蠶豆用清水淘洗干凈,然後放入大陶罐中,加入水和鹽,水蓋過蠶豆就行,不用加蓋,暴曬一陣,蠶豆瓣曬軟以後要分壇,分到幾個陶罐里,然後分別再加水和鹽,以及白酒,我們家是30斤加5斤白酒。我們老家有的人家為了顏色好看,還會加紅糖什麼的,不過我家一直不加那些東西,醬油味道反正挺純的。從原理上來講,不加蓋暴曬比較好,但現在污染也蠻大的,不加蓋會進灰塵,所以我們是用的玻璃加蓋。
步驟三:暴曬,這個環節很重要,必須要找到可以完整暴曬的地方,我家有露台,所以露台上曬的。但成都太陽不是很多,所以曬了三個月醬油也不是很香,放到今年味道才開始好起來。我媽在老家就是把壇子放人家樓頂上曬的,那個是最好的,可以充分曬透。一般要曬三個月,曬的過程中,過幾天要在清晨的時候用勺子攪壇子,充分攪均勻。也經經常嘗味道,如果嘗到過淡或者有酸味,就要及時加鹽。
步驟四:醬油曬好以後,把蠶豆瓣撈出來扔了,醬油用泡菜壇養著,經常記著換壇衣水,壇衣水不能幹,幹了醬油就會生花變質。一直有壇衣水養著的醬油,放多少年都不會壞的,還越放越香。
下圖是我家自製的醬油,雖然顏色很淡,但口感很好。最主要是自然的味道,沒有任何添加劑,家裡有小孩的吃醬油飯很安全的呀。
黃豆醬油的製作方法
1.蒸豆:釀制醬油的黃豆(春大豆、秋大豆均可)必須先放入水中浸泡肥大,浸豆的時間長短要適宜,既要使黃豆中的蛋白質最大限度地吸收水分,又要防止浸泡時間過長變酸而破壞蛋白質。浸水時,把黃豆放進木桶或缸內,加清水1倍,通常以浸1小時,豆皮起皺紋為度。然後把它倒進籮筐內,排掉水分,置於蒸桶里,水開後,蒸煮4~6小時即可。字串9
2.發酵:待蒸熟的黃豆冷卻後,把它攤鋪於竹籬上,送進室內發酵。室內要密封,並設若干木架層,便於裝置竹籬,溫度要在37℃以上,若室溫不夠,可加炭、煤火以提高溫度,促進發酵。發酵時間為6天。入室3天後要翻動攪拌一次,使其發酵均勻。經過發酵的黃豆,當表面出現黃綠色的麴黴和酵母菌時取出,倒入木桶或缸內,按100千克黃豆加清水40千克的比例添加清水並攪拌,使其吸足水分,把余水倒掉後,裝入竹簍內,上面加蓋棉布。然後放在溫度37~38℃的室內繼續發酵,約過8小時,當手插進豆有熱感、鼻聞有醬油香味時,即可停止發酵。
3.釀制:將經過發酵的黃豆裝入木桶釀制(釀制用的木桶或缸,其上面要能密封,底層應設有出油眼)。釀制配方為:黃豆100千克、食鹽30千克、清水40千克。具體操作是:裝一層黃豆,撒一層食鹽,潑一次清水,這樣交替地裝進桶內或缸內,最上層為食鹽。然後蓋上桶蓋或缸蓋,並用牛皮紙封好。
4.出油:經過4個月釀制後,把出油眼的木塞拔掉,套上用尼龍絲織成的羅網進行過濾。接著將鹽水(100千克清水加17千克食鹽)分5天沖進桶或缸內,從出油眼流出的即為醬油。一般每100千克黃豆可釀制醬油300千克。所得的醬油通常都要加入糖漿。糖漿的作法是:每100千克食糖加4千克清水,用旺火煮至色澤烏黑,無甜味並略帶微苦為度。每100千克醬油的用糖量為12千克,糖漿過濾後拌入。
5.曝曬:將醬油用缸裝好,置於陽光下曝曬10~20天,即可上市。但要注意,曝曬時晴天夜間可以露天放,讓其接受露水;下雨天缸面須加蓋,一般夏天曬10天,秋、冬曬20天即可。若發現缸內有蟲蛆或上面有一層白色黴菌時,應撈起棄去。
❷ 醬油的製作方法是什麼
製作方法 1.蒸豆:釀制醬油的黃豆(春大豆、秋大豆均可)必須先放入水中浸泡肥大,浸豆的時間長短要適宜,既要使黃豆中的蛋白質最大限度地吸收水分,又要防止浸泡時間過長變酸而破壞蛋白質。浸水時,把黃豆放進木桶或缸內,加清水1倍,通常以浸1小時,豆皮起皺紋為度。然後把它倒進籮筐內,排掉水分,置於蒸桶里,水開後,蒸煮4~6小時即可。
2/5
2.發酵:待蒸熟的黃豆冷卻後,把它攤鋪於竹籬上,送進室內發酵。室內要密封,並設若干木架層,便於裝置竹籬,溫度要在37℃以上,若室溫不夠,可加炭、煤火以提高溫度,促進發酵。發酵時間為6天。入室3天後要翻動攪拌一次,使其發酵均勻。經過發酵的黃豆,當表面出現黃綠色的麴黴和酵母菌時取出,倒入木桶或缸內,按100千克黃豆加清水40千克的比例添加清水並攪拌,使其吸足水分,把余水倒掉後,裝入竹簍內,上面加蓋棉布。然後放在溫度37~38℃的室內繼續發酵,約過8小時,當手插進豆有熱感、鼻聞有醬油香味時,即可停止發酵。
3/5
3.釀制:將經過發酵的黃豆裝入木桶釀制(釀制用的木桶或缸,其上面要能密封,底層應設有出油眼)。釀制配方為:黃豆100千克、食鹽30千克、清水40千克。具體操作是:裝一層黃豆,撒一層食鹽,潑一次清水,這樣交替地裝進桶內或缸內,最上層為食鹽。然後蓋上桶蓋或缸蓋,並用牛皮紙封好。
4/5
4.出油:經過4個月釀制後,把出油眼的木塞拔掉,套上用尼龍絲織成的羅網進行過濾。接著將鹽水(100千克清水加17千克食鹽)分5天沖進桶或缸內,從出油眼流出的即為醬油。一般每100千克黃豆可釀制醬油300千克。所得的醬油通常都要加入糖漿。糖漿的作法是:每100千克食糖加4千克清水,用旺火煮至色澤烏黑,無甜味並略帶微苦為度。每100千克醬油的用糖量為12千克,糖漿過濾後拌入。
5/5
5.曝曬:將醬油用缸裝好,置於陽光下曝曬10~20天即可。
❸ 自製醬油的釀造方法
.泡豆蒸豆:把黃豆漫泡4~8小時,豆粒表面圓潤無皺紋時即可;之後隔水 蒸10-15分鍾左右,把分熟左右
2.拌曲:取適量(干豆重量的0.04%)曲精,待熟豆冷卻至40度以下,拌入。(可先用麵粉或麩皮與曲精混合,稀釋方便在與豆子混合時拌勻。)
3.成曲:將拌好的豆平鋪到盤子上,在24-28°左右溫度發酵28-30小時左右,可用濕布懸在附近以增大周邊空氣濕度。但要防止水分滴在豆子上。讓曲繼續生長,待曲整體呈黃綠色,孢子飽滿時即制曲成功。
4. 發酵:將成曲與鹽水或其他配料一同進缸發酵;具體根據想要製作的產品不同而用不同的配比和方法。
❹ 家庭醬油製作簡單方法
❺ 醬油的製作方法 自釀
你好。
家庭自製醬油很復雜,很難做。
比較簡單的是北方咸口黃豆醬油。
具體做法是:
先以自身需求取原材料優質黃豆、麵粉、鹽。
1.蒸豆
釀制醬油的黃豆(春大豆、秋大豆均可)必須先放入水中浸泡肥大,浸豆的時間長短要適宜,既要使黃豆中的蛋白質最大限度地吸收水分,又要防止浸泡時間過長變酸而破壞蛋白質。浸水時,把黃豆放進木桶或缸內,加清水1倍,通常以浸1小時,豆皮起皺紋為度。然後把它倒進籮筐內,排掉水分,置於蒸桶里,水開後,蒸煮4~6小時即可。
2.發酵
待蒸熟的黃豆冷卻後,把它攤鋪於竹籬上,送進室內發酵。室內要密封,並設若干木架層,便於裝置竹籬,溫度要在37℃以上,若室溫不夠,可加炭、煤火以提高溫度,促進發酵。發酵時間為6天。入室3天後要翻動攪拌一次,使其發酵均勻。經過發酵的黃豆,當表面出現黃綠色的麴黴和酵母菌時取出,倒入木桶或缸內,按100千克黃豆加清水40千克的比例添加清水並攪拌,使其吸足水分,把余水倒掉後,裝入竹簍內,上面加蓋棉布。然後放在溫度37~38℃的室內繼續發酵,約過8小時,當手插進豆有熱感、鼻聞有醬油香味時,即可停止發酵。
3.釀制
將經過發酵的黃豆裝入木桶釀制(釀制用的木桶或缸,其上面要能密封,底層應設有出油眼)。釀制配方為:黃豆100千克、食鹽30千克、清水40千克。具體操作是:裝一層黃豆,撒一層食鹽,潑一次清水,這樣交替地裝進桶內或缸內,最上層為食鹽。然後蓋上桶蓋或缸蓋,並用牛皮紙封好。
4.出油
經過4個月釀制後,把出油眼的木塞拔掉,套上用尼龍絲織成的羅網進行過濾。接著將鹽水(100千克清水加17千克食鹽)分5天沖進桶或缸內,從出油眼流出的即為醬油。一般每100千克黃豆可釀制醬油300千克。所得的醬油通常都要加入糖漿。糖漿的作法是:每100千克食糖加4千克清水,用旺火煮至色澤烏黑,無甜味並略帶微苦為度。每100千克醬油的用糖量為12千克,糖漿過濾後拌入。
5.曝曬
將醬油用缸裝好,置於陽光下曝曬10~20天,即可上市。但要注意,曝曬時晴天夜間可以露天放,讓其接受露水;下雨天缸面須加蓋,一般夏天曬10天,秋、冬曬20天即可。若發現缸內有蟲蛆或上面有一層白色黴菌時,應撈起棄去。 這是比較簡單的。
❻ 自釀醬油的製作方法
說到醬油,相信大家都知道,它是烹飪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調料,主要原料是黃豆,以鹹味為主,可以增鮮提色,尤其是對於肉類菜品來說,醬油還能夠起到去腥的作用,因此也深受很多人的歡迎。
這樣即香又好吃的黃豆醬油就製作好了,做法很簡單,喜歡的朋友不妨試一試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