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平菇種植最簡單方法
在網上購買現成的小菌包,現在很多商家推出了家用菌包,簡單易學號稱傻瓜式種菌。受到菌包後,拿出菌包,在菌包一端用刀子隔開封口,然後在封口劃開一個十字。把菌包置於陰涼處,每天早晚用水壺在封口那端噴水,保持菌包的濕潤,但噴水也不宜過多。根據當地的氣溫、濕度等環境影響,出菇的時間不經相同,大概在5-10天出菇,10-20天就可以收獲了。
一般的種植方法:
1、種植時間:平菇多在春季、秋季、冬季進行栽培,在北方地區一般是從9月開始播種,一直播到第二年的2月底,夏季高溫季節雖然也能栽培種植,但是病蟲害比較嚴重,產量也比較低。
2、場所消毒:平菇種植的場所要處理好,應採取石灰水刷牆、生石灰撒地的方法來消毒,也可以使用硫磺熏蒸,通過消毒殺菌處理後,這樣才能更好的有利於平菇的生長。
3、准備原料:培育平菇的原料很多,比如玉米秸、玉米心、麥秸、稻草、野草、麩皮、木屑等,可用麥秸60%、玉米稈40%來配製,也可用野草50%、玉米心50%來配製。注意,如果使用玉米稈或玉米心,在使用前要用鍘刀切成豌豆大小的顆粒,不能使用發霉的秸稈,如果使用草料的話,要切成2-4厘米長的小段。
4、裝袋殺菌:將配製好的原料裝入袋子裡面,然後壓成菌棒放入蒸汽鍋中蒸汽消毒處理,放進密封的環境下,促使慢慢發酵。
5、接種菌絲:選擇合適的菌種,在天氣比較涼爽的時候,在無菌環境中接入菌絲。接種之後要加強養護管理,保持充足的散射光,向空中噴霧保持空氣濕度,注意通風換氣。
⑵ 常州陪訓平菇種植嗎
常州沒有專業的食用菌培訓機構,建議你想學習食用菌栽培技術,可以和相關的專業工作者聯系,如果能夠進到食用菌栽培工廠更好,一邊學習技術,一邊打工拿工資。
我們新北區有很多的食用菌栽培者,你可以和他們取得聯系,這個並不困難的。
⑶ 平菇的種植方法和注意細節
一:種植基地
平菇是一種比較喜歡濕潤和溫度的食用菌,所以在選擇菇場的時候,需要注意的就是場地的保溫保濕性,然後就是菇場的通風性要良好,確保菇場內的空氣能夠流通,只有保證了這一點,才能減少菇場內的細菌減少,細菌的存在會影響到平菇的生長和發育,選擇好菇場後,就是在種植平菇之前要對菇場進行全面的消毒和殺菌工作,這樣也是可以減少菌類對平菇的危害。
三、栽培場所注意消毒。
無論是在室內還是室外栽培,都要注意場所的清潔和消毒,有光線能保溫保濕,做到通風換氣方便。平菇的種植場地選好之後要先消毒,特別是老菇場地更應該消毒,一般消毒可以用硫磺熏蒸,用量大概是每立方米10~15克。或者用甲醛熏蒸,用量為每立方米6~10毫升,進行了場所的消毒,這樣才能更好的有利於平菇的生長。
文獻來源:平菇在種植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com)
平菇栽培都有哪些方法,在種植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com)
⑷ 平菇怎麼種植啊具體過程哦
1、母種的生產
平菇是用孢子分離和組織分離法獲得菌絲體後擴大轉式管製作母種。特殊情況也用菇木分離法。
培養基:平菇母種分離和菌種保存宜用普通培養基(PDA)。平菇菌絲在此培養基上生長速度較慢。擴大轉管適宜用高粱粉培養基,配方和製作方法是:高粱粉30克,加1000毫升蒸餾水,加1%瓊脂,置於鋁鍋中加熱,待瓊脂充分溶化後攪勻,分裝於試管,滅菌接種。平菇在高粱培養基上生長最快,長勢均勻,菌絲旺盛。高粱培養基適合於生產平菇母種。
菌種培養:分離後的平菇菌絲應放在最適宜的溫度(25℃±2℃)培養並經過提純、轉管,一般培養7-10天菌絲可長滿試管。如果沒有出現雜菌,分離培養就算成功。但該菌株是否優良,生產價值如何,還需出菇栽培試驗。
2、原種的生產
母種菌絲數量太少,在實際生產中必須把一級種擴大繁殖成二級種(即原種)才能滿足生產種的需要。
平菇原種培養基的配製和生產參照《制種技術》中的木腐菌制種的內容。平菇菌絲在木屑培養基上一般原種20—25天可以滿瓶。在麥粒培養基上15—20天可以長滿使用。好的原種菌絲密集、潔白、長勢均勻、粗壯、呈棉毛狀,有爬壁現象。
原種長滿瓶之後,應立即擴大為栽培種,否則一旦營養耗盡,菌絲就會衰老甚至死亡。麥粒種更要及時使用。
3、栽培種的生產
原種擴大繁殖就成栽培種。栽培種也就是直接用於大生產的生產種,又稱三級種。
平菇栽培在培養料配方、製作、滅菌、接種和培養等方面與原種生產相同,其培養容器用玻璃瓶子,也有用塑料薄膜袋的。
製作栽培種時,由於數量多,往往比較粗放,培養場所不講究。因此,播種之前也必須檢查菌種有否帶蟎類或其它病蟲害。如果發現菌種有蟎或病蟲害應及時殺滅及棄去不用。
菌絲生活力強弱與菌齡有密切關系,它直接影響到栽培的成敗。菌絲生活力減弱,播種後不容易成活或菌絲生長緩慢,時間長了菌絲沒布滿培養料則易感染雜菌,往往造成栽培失敗。所以,控制菌齡很重要,一般接種一個月之內,菌絲生活力最強。菌種長出原基時為成熟菌種,應盡快用;原基一旦變乾枯或菌絲柱收縮,瓶底出現積液時,菌種已老化,不宜再使用,應淘汰。
第四節 栽培技術
栽培者的願望是能獲得豐產。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掌握平菇的生物學特性,在栽培過程中不僅要滿足其各個發育時期對各種生活條件的不同要求,而且要創造一個最有利於平菇與其它微生物競爭的生活環境。
1、栽培季節的選擇:平菇雖然有各種溫型的品種,適宜於一年四季栽培。但是,平菇總的屬低溫型,只不過是人為的選育了少數高溫型來滿足夏季生產需要,絕大部分品種還是中、低溫型的。根據平菇生長發育對溫度的要求,春秋兩季是平菇生產的旺季。高寒地區九月份即是中溫型平菇生產季節;低熱地區十月份進入中溫型平菇生產季節。根據不同的品種特性安排適宜的生產季節,輔之以防暑保溫措施和適當的栽培方式可獲得栽培成功。
2、培養料的配製
(1)短木樁
平菇是木腐菌,最早是用闊葉倒木栽培,逐步發展到選擇材質柔軟的樹種鋸成短木進行栽培。為了充分利用資源和節約木材,可盡量利用其他行業使用價值不大的樹種,彎木、樹蔸、枝丫等材料。
短木栽培的優點是:一年接種多年採收,用種量少、操作簡單、成功率高、產量穩定。缺點是:受資源限制,只適於林區或林區附近栽培。
(2)熟料
將闊葉樹林屑、棉子殼或粉碎了的雜木枝丫、農作物秸桿、廢紙等4份加上麩皮、米糠等1份,石膏粉1%,糖1%和適量的水(65%左右)配成合成培養料裝入玻璃瓶或塑料袋後進行蒸汽滅菌(高壓1小時或常壓8—10小時),接種培養。
熟料栽培的優點是:用種量少、產量高、易管理、受外界環境影響小,可在高溫季節栽培。它是大規模工廠生產採用的栽培方式,缺點是:耗費一定能源,同時要有一定的工作場所和滅菌、接種設備、投資大、生產成本高;栽培者還必須掌握一定的制種技術。
(3)生料
生料栽培又分粉料和粗料兩種方式。
粉料配方:用熟料栽培的方式再加0.1%多菌靈或高錳酸鉀,也可加1%生石灰粉作殺菌劑拌料後接種培養。
粗料配方:將農作物秸桿用2%生石灰水浸泡2天,然後用清水沖洗至PH 8左右時瀝干多餘水份切成短節接種培養。
生料栽培的優點是:操作簡單,不需特別設備、投資少、見效快、便於推廣。缺點是:用種量大,購買菌種費用大,易受不良環境和氣候影響,尤其是高溫季節和多年栽培的場地易導致栽培失敗。
(4)半熟料
培養料接種之前,用巴斯德滅菌法消毒,即將培養料浸濕堆積一天之後放在密閉的室內,培養料下橋空以便透氣,然後向室內輸入蒸氣,待培養料冷卻後接種培養。
半熟料栽培的優點:可採用簡陋的辦法搞巴斯德滅菌,投資少,便於推廣;產量穩定,成功率高。缺點是:比熟料栽培耗種量大;菌絲生長階段易受高溫威脅,管理難度大。
以上介紹的幾種培養料各有利弊。栽培者應根據各自的資源條件和生產條件選擇適宜的培養料及其配製方式。
3、栽培方式
(1)短木栽培
選擇適合平菇生長的材質柔軟的樹種,如:桐、楓香、白楊、梧桐、楓楊等,於頭年落葉後第二年發發芽前砍伐。這個時期樹木營養貯存最豐富。砍樹和運送菇木時要保護好樹皮,樹頭上用生石灰刷滿,以免污染雜菌。
菇木運回栽培場後鋸成5—6寸長的短木,將菌種用冷開水調成糊狀後均勻地輔接在斷面上再重疊上第二個短木再鋪菌種,再重上第三短木……直到再疊就不穩了為止,又接第二疊。每接好一疊後兩面或四面釘上木板條固定,以免松動或倒塌。鋸菇木時要給每段編號打記號,以便接種質量的關鍵。接好種後要採取一些保護措施,嚴禁搖松接種疊保證正常定植。疊子上面要蓋上樹枝或茅草遮陰保溫保濕。
立秋前後十天就要埋樁。房前屋後,樹林、竹林,葡萄架下等淋得著雨遮得到陰的地方都可埋樁。將長好了菌絲的短木一個一個地豎埋到土中,地面只留下1寸左右高長菇。地面留高了不保濕。樁與樁之間要有適當的間隔,以免出菇擁擠。隔1.5公尺寬要留人行道,以便管理和采菇。
出菇管理。9—10月份,氣溫下降,出現秋雨,就要開始出菇。若雨量不足應配合人工澆水。采菇後要停止噴水7—10天,改善通氣條件有利於出下一批菇。
短木栽培一次接種可收三年,秋冬采菇,春夏息樁。春夏任其自然息樁,秋冬又可獲得高產。若春夏澆水催菇,會導致產量少爛樁快、秋冬還要嚴重減產,得不償失。
短木栽培成功率高,每百公斤短木可收鮮菇60公斤以上,高的可達150公斤以上。
(2)枝束栽培
將伐木場或栽培時遺棄的小枝條,城市園林或行道樹修剪的小枝條截成1尺長,用鐵絲捆紮成直徑5寸的枝條束。
在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成深5寸、寬2.5尺、長不限的溝。將枝條束豎立排放干溝中,撒上菌種,上面蓋三層濕報紙、再蓋草席,以保濕度。2—3個月後,確認菌絲已經蔓延,則在枝條束之間填滿泥土蓋上草席。當氣溫降至20℃以下時,就要架高草席進行水分管理出菇。
(3)室內床架式栽培法
此法適宜於正規化的專業生產,可充分利用立體空間便於人工控溫周年栽培。使用此法雖一次性投資大,但周轉快、成本收回也快。
菇房的建造:選擇地勢乾燥、環境清潔、背風向陽、空氣流暢的地段。菇房應座北朝南。每間20平方米左右、高3.5米,牆壁和屋面要厚,可減少氣溫突變的影響,尤其是可防止高溫襲擊。內牆及屋面要粉刷石灰,有利於殺菌。地面要光潔,堅實,以便清掃保持衛生。門窗布局要合理,便於通風和床架設置。牆腳安下窗,房頂安拔風筒。有條件的要配備加溫,降溫設施。
現有房屋改選為菇房,主要是開下窗和安拔風筒。
簡易菇房設計有兩種:一種是地面挖下1.5—2米深,搞半地下式,有利於冬季保溫和夏季防暑。要求在無地下水處建造。下牆壁和地面整實,四周挖排水溝。從下挖的地面牆壁伸出45度坡的排氣管道,防止通氣不良。上牆用土坯,牆高2.5米左右。兩頭留門,牆外用石灰抹皮,用草蓋頂。另一種是用木樁扎架,用蘆葦、高粱稈圍牆,內外用泥抹面,草蓋頂。此種菇房只適應春秋季用。
床架的設置:床架要和菇房方位垂直排列。四周不要靠牆,南北靠窗兩邊要留2尺寬走道,東西靠牆要留1.5尺寬走道,床架間走道寬2尺。每層架間距2尺,底層離地面1尺。上層離屋面4—5尺,床面寬4.5尺。床架必須堅固、平整。
床架的材料可以有多種:一種是鋼筋水泥結構;一種是木製;一種是鐵架,也可以幾種材料搭配製作。最簡易的是用磚壘垛,木棒搭橫條、蘆簾鋪層。
菇房消毒:菇房在使用前後必須進行嚴格消毒。消毒前一天,先將菇房內打掃干凈,再用清水把室內噴濕,以提高消毒效果。菇房消毒通常在栽培前3天進行。消毒方法可根據具體條件選用如下的一種。
①硫磺熏蒸:將菇房密封,然後按每立方米空間5克硫磺的用量點燃熏蒸。
②每立方米空間用10毫升甲醛溶液1克高錳酸鉀熏蒸。
③用30%有效氯含量的漂白粉1公斤噴霧。
④用5%石炭酸液噴霧。
消毒後開窗通風兩天即可用於栽培。老菇房的消毒更要徹底。否則雜菌污染和蟲害發生嚴重而導致生產失敗。
床式栽培的培養料可用生料,也可用半熟料。可用粉料也可用粗料。一般採用層播法,即在床架上鋪上塑料薄膜,鋪1.5—2寸料,撒一層菌種,再鋪一層紙後復蓋薄膜。接種量:麥粒種為料的5—10%,木屑種加倍。第一層用種量占總用種量的1/3,第二層佔2/3。蓋膜前先用木板將料面壓平、壓實。粉料輕壓、粗料重壓。鋪料的厚度要掌握天熱薄鋪,天冷厚鋪;粉料薄鋪,粗料厚鋪。這里所指的厚與薄是相對而言,最薄不得少於3寸,最厚不得超6寸。
另一種接種法是穴播:鋪好料後按3×3寸的株行距打穴,每穴種一塊棗大的菌種後撒一薄層菌種封面,壓平蓋膜。
(4)袋栽
選用面寬22—25CM的筒狀塑料薄膜。剪截成50CM長的塑料筒,也可用一般聚乙烯薄膜熱粘合為上述要求的塑料筒。袋栽分熟料和生料兩種方式。
熟料栽培又分兩頭接種法和兩面接種法。兩頭接種法適宜堆疊式栽培,兩面接種法適宜掛袋式栽培。
兩頭接種法的裝袋進程是先將一個直徑3.5CM、長3.5—4CM的硬塑料套進袋口,把塑料袋口頭反轉過來,使其緊貼套環後塞上棉塞,將袋旋轉一周使其不留空洞即可裝料,裝好壓緊到一定高度,中間打上接種孔,用同樣的方法上另一頭套環和棉塞。上甑滅菌。常壓滅菌10小時,冷卻後在接種室無菌操作接種培養。
兩面接種是把一頭袋口扎緊燒熔袋口密封、裝料,扎緊另一頭密封、滅菌。接種時在接種室用滅過菌的打孔器在袋子的兩面各打二個接種孔,接上種後用醫葯膠布粘在接種孔上,然後培養。
生料(或半熟料)栽培,將沒霉變的稻草紮成長2寸、粗1寸的通氣塞扎在袋口一端,裝入一層菌種接著裝料,邊裝邊壓,裝至袋中央又放一層菌種再裝料,最後撒上一層菌種和紮上氣塞,即可入室培養。另一種接種方法是混播,即將菌種和料混合後裝袋。生料袋栽用種量一定要達到料的15%,菌種少了易失敗。
接種後的栽培袋先放在適宜的溫度下發菌。一般15—25天菌絲可長滿菌袋,這時可搬進栽培。兩頭接種的菌袋去掉棉塞和套圈,將袋口割掉或向外翻卷,象碼磚垛那樣堆疊起來噴水管理,兩頭出菇,若傍牆堆疊則一頭出菇。兩面接種的菌袋,在菌絲長滿接種孔周圍時,將膠布撕開一角增加通氣量,菌絲長滿袋後,用「S」形鐵絲鉤將菌袋懸掛起來,撕去全部膠布噴水管理,生料菌袋管理與熟料兩頭接種袋同。
(5)磚式栽培
這種方式操作簡便、工效高、成本低、產量高、經濟效益好。由於便於搬動,特別適宜於山洞、人防地道夏天搞洞外發菌洞內出菇栽培。
先製成長1—1.5尺、寬0.8—1尺、高0.3—0.6寸的活動木模。制磚時先鋪長薄膜,然後將生料或半熟料按層播法或混播法製成菌磚,去掉木模,發菌培養。管理方法與床式、箱式等同將在後面「管理方法」中介紹。
(6)箱式、籃式、盆式等
平菇栽培可充分利用木箱、紙箱、塑料箱、竹籃、蘿筐、各種盆子等容器栽。其栽培方法基本與菌磚栽培法同。只是菌磚是活動木模可脫模而其它方式則直接在容器里的區別。
(7)扎捆栽培
將用2%石灰水浸泡過的玉米棒,沖洗干凈後用鐵絲綁紮成捆(頭尾不能顛倒)。用鐵鑽把每一個玉米軸頭上扎一個孔,放上蠶豆大一粒菌種。一半陷入孔內,一半露在孔外。蓋一層紙後用消過毒的薄膜將整捆包好發菌。
(8)陽畦栽培法
平菇陽畦栽培法是近些年發展起來的一種適合農村大面積生產的生料栽培法。適宜於房前屋後、林間空地、葡萄架下、冬閑田土、城市園林、空房屋的充分利用,不需要專門設備、成本低、產量高,簡便易行,技術易於掌握,是一種普及性的培植方式。
陽畦的建造:一般有三種方法可根據條件進行選擇。
挖畦:陽畦座北朝南,挖深30CM、寬1米、長不限。挖起的泥土放在畦北築起1尺高的矮牆,畦南挖一淺溝排水。此法適宜於冬閑田土、林間空地。
築畦:用泥坯、磚壘成寬1米、高20CM、長不限的畦。內壁抹泥皮。此法適宜於不便下挖的空屋、水泥場院、陽台等場地。
搭畦:用竹片或鋼筋搭成弓背形南北走向的棚,畦寬2.5米,中間開30CM的溝做為過道,長不限。此畦可與蔬菜輪作。
接種前若畦內太乾燥可於接種前一天灌水。待水滲下,次日接種;若畦內地下水位高則應在畦內鋪上薄膜再接種。進料接種法與室內床架栽培法的進料接種同。接種後若氣溫低或無遮陰條件,要用草簾保溫或遮陰。
(9)地道山洞培植法
此法可充分利用人防地道、溶洞、廢礦井作菇房,能避開嚴寒和酷暑的不利栽培季節。其場地消毒與室內栽培同。播種方式可根據地形搞床架、菌磚、菌袋、地面平鋪都可以,不同點是:沒有自然光照;溫差小不利於刺激催蕾;還有的存在通風條件差的問題。因此,在栽培上應採取如下措施:
①在洞內安裝電燈代替日光,每4米遠安60瓦燈泡一顆。出菇階段,每天開燈2—5小時。
②在通氣不良的洞內安裝風扇和進風扇。每小時換氣5—10分鍾。
③用菌磚菌袋栽培。場外發菌、洞內出菇。床架或平鋪栽培則在洞內設置加溫設備,間息加溫。注意:如用火爐加溫則一定要用管道將煙排出洞外。
(10)坑道栽培
選擇排水良好的場地,挖成南北向的坑道。底寬2米,挖深1.2米,將挖起的泥土堆高築緊,使坑道總高1.8—2米。溝底兩邊各挖一淺溝排水。上面用竹片或鋼筋搭成弓背形棚架,蓋上薄膜。兩邊種上綠色攀援植物鋪上棚架。坑道兩壁用於堆疊菌磚或菌袋。中間作為管理過道。
坑道內的溫度、濕度、光照、空氣等條件都極為適宜平菇生長。且受季節氣溫影響又比地面小得多,冬暖夏涼造價也低,極為經濟合算,是平菇栽培較好的一種方式。據報導,用坑道栽培平菇,生物效率可達150%以上,這是一種值得提倡的栽培方式。
除以上介紹的+方式外,還有柱式栽培法、菌牆式栽培法、瓶罐栽培法等。只要懂得了平菇的生長發育特性,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及栽培原理,自己在實際栽培中還可以根據實際條件創造出新的栽培方式來。
4、栽培管理
平菇的栽培、管理工作是奪取高產優質的重要環節。從培養料播種之後,一直到出現菇蕾、長成小菇到最後成熟採收,都要根據各個生育階段對溫度、濕度、空氣和光線的不同要求,並結合氣候變化進行科學管理。下面按各生長階段進行介紹:
(1)菌絲生長階段
在平菇栽培中,發菌階段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這是栽培成敗的關鍵。
一般接種後2—3天,菌絲開始恢復。菌絲生長的最適溫度是23—27℃。所以溫度管理應盡可能達到或接近這個范圍。生料栽培或開放式栽培,培養料中還有其它微生物活動產生呼吸熱,料溫將比室溫高出2-3℃甚至更多。所以要密切注意料溫變化,採取相應的散熱措施,降低培養室的溫度。
這個階段的空氣相對濕度要求控制在80%以下,菇房和菌床都不能噴水,濕度大了污染率高。
菌絲生長階段,光照對菌絲生長不利,尤其不能讓直射陽光照上菌床。培養室的窗子要掛上黑色窗簾。除檢查用光外培養室不要隨意開燈。
空氣對平菇菌絲生長也很重要,雖然菌絲生長階段能耐較高濃度的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濃度過高也會抑制菌絲生長,嚴重缺氧菌絲會老化窒息而死。培養室若通氣不良,菌絲的呼吸熱散不掉,會致使料溫上升,燒壞菌絲。
接種以後7—10天菌絲長滿菌床表面,在這之前是雜菌污染的危險期。這階段原則上不能揭膜,只有在料溫超過30℃,不揭膜就會燒壞菌絲時,才能揭膜通風降溫。
菌絲長滿菌床表面後,每天應揭膜透氣10—20分鍾。因為隨著菌絲量的增多,呼吸熱和二氧化碳的量也多,所以需要揭膜透氣。
(2)子實體生育階段
當菌絲長滿全部培養料,正常溫度下需一個月左右(鳳尾菇二十天左右),平菇則由營養生長階段轉入生殖發育階段。
平菇子實體生育階段需要低溫,尤其是原基分化更需要低溫刺激和較大的溫差。所以在生育階段將溫度控制在7—20℃范圍之內,最適溫度13—17℃。原基分化階段盡可能擴大溫差。
子實體發育階段的水份管理尤為重要。菌絲生滿培養料後要澆一次出菇水,以補充發菌階段散失的水份,滿足出菇對水份的需要。另外出菇水還起到降低料溫、刺激出菇的作用。同時可向牆壁、過道、空中噴霧增加空氣濕度,把空氣相對濕度提高到85%左右。
通過催蕾,菌板上開始出現許多小顆粒,即進入桑椹期,此階段應停止向菌板噴水並揭去或架高薄膜,否則會影響菇蕾的形成和造成菇蕾不分化爛掉。這階段應經常向空間噴霧提高空氣濕度。在這階段如菌板過於乾燥,菇蕾容易枯萎;補水多了,菇蕾又容易浸水爛掉,溫差刺激不夠,不能大面積形成原基;揭膜過早,使表面菌絲過早乾燥,降低生活力;通風不好,表面菌絲不能全面倒狀、紐結,有污染和蟲害也不能形成菇潮。所以這階段的管理難度較大,又極其重要。
三天左右菇蕾分化長成珊瑚狀,稱珊瑚期,5-7天菇休分化成熟,在這階段應加強以下管理措施 :
①通風:室內廢氣過重會造畸形菇或爛菇,每日通風3—4次以補充新鮮空氣。
②保濕:空氣相對濕度應維持在90%。因此,每日應根據氣候情況在室內噴4—5次霧狀水,但不能讓菌蓋上積水造成捲曲。若菌板過乾燥可用小勺在菌板上淋水,但不要直接噴水到菇體上。冬季可在火爐置開水壺,增加室內蒸汽保溫保濕。
光照:從催蕾開始就要拉開培養室的黑窗簾,讓漫射光進入菇房,若缺乏光照,菌絲生長長期停留在營養生長階段,遲遲不分化原基。但光照太明亮對子實體發育也有不良影響,但不能有直射陽光。
③及時採收:平菇適時採收既可保證質量也可保證產量。當菌蓋展開,菇體色白,即將散放孢子以前採收為宜。採收過遲,菌蓋邊緣向上翻卷。表現老化,菌柄纖維度增高,品質下降。且菌體變輕,影響產量。並且大量散放孢子又污染空氣。採收過晚,還引起菌絲老化,空耗營養對下潮菇的轉潮和產量都有嚴重影響。
(3)間歇期的管理
第一潮菇採收之後10—15天,就會出現第二潮菇,共可收四到五潮,其中主要產量集中在前三潮。在兩潮菇之間是菌絲休整積累養份的時間,此時要做到:(1)清理菌板表面老菇根和死菇,防止腐爛。(2)輕壓菌板並使老菌皮破裂,以利新菇再生。(3)將門窗打開通風4—5小時,換入新鮮空氣。(4)用清水將薄膜正反兩面徹底擦洗干凈,然後貼菌板復蓋,清理室內雜物,保持衛生。(5)一周後按頭潮菇管理法,澆出菇水和搞溫差刺激催蕾。以後管理均按頭潮菇管理方法。以後各潮菇照此管理。
5、採收與加工
平菇的適時採收既可保證質量,也可保住產量。當菌蓋展開,菇體色淺,蓋緣變薄,即將散放孢子之前採收為宜。對平菇的採收,應視實際情況而定。一次性形成菇潮的菌板,就應在子實體成熟時一次性全部採收。此時的大菇體與小菇體的成熟度是一樣的,如認為小菇體還能長而不採摘,反而會使小菇體枯萎。參差不齊形成菇蕾的菌板,則應間大留小的辦法進行採收,一潮菇可分2—3次采凈。採收時要整叢收,輕拿輕放,防止損傷菇體,不要把基質帶起。一潮菇采完後,應清理床面,將死菇、殘根清除干凈。
平菇除鮮銷外,在交通不便的鄉村和旺產季節,都可以進行加工,以調節淡旺季的供求
(4)鹽漬
鹽水加工腌平菇能存放一年左右,其風味不變,是目前我國平菇出口的主要加工方式,方法如下:(1)浸泡:將鮮菇放進6%的淡鹽水中浸泡3—4個小時;(2)殺青:將淡鹽水浸泡的平菇撈起用清水沖洗,然後放入盛有沸水的鋁鍋(或不銹鋼鍋)中,邊煮邊用木勺攪動,煮10分鍾撈出,此時菇為黃色。(殺青水可作平菇醬油原汁)(3)冷卻:將殺青後的菇倒入清水中充分冷卻,撈起瀝水20—30分鍾。(4)腌制:在缸中先放鹽再將開水沖進缸中溶解冷卻,使鹽水濃度為15—16%。用紗布濾去雜質後,把菇放入腌制三天,之後再換成23—25%的飽和鹽水,腌5—7天(不能讓菇露出水面)。(5)倒缸:每隔12小時倒缸換鹽水一次,每次換水其鹽水濃度必須保持23—25%。(6)封存:5—7天後菇出缸,並放在竹篩上瀝水8—10分鍾即可裝桶。裝後灌滿濃度20%的鹽水,封蓋即可運銷。
(5)短期貯藏的腌制:食堂、餐館或家庭可用鹽水浸漬短期保存。先配製好16——18%的鹽水溶液,切除菇腳雜質,用清水洗凈後即浸入鹽水之中。10分鍾後菇體脫水發軟,韌性加強,這時菇體由於脫水,重量減輕約20%左右。以後保持平衡。食用時撈起,用清水漂洗即可烹調食用,其風味、色澤基本不變。
6、病蟲害的防治
平菇菌絲生活力很強,生長速度快,而且具有抗雜菌能力。所以在制種與栽培過程中,菌絲發育階段管理得好,後期就不容易感染雜菌。甚至染了雜菌也照樣還能長菇。但是,在開放式生料栽培中培養料本身就陷藏著各種雜菌孢子,若在環境因子不適合平菇菌絲旺盛生長的情況下,其優勢則不再存在而雜菌容易泛濫成災。引起雜菌感染的重要環境因子是溫度和濕度。平菇菌絲生長的溫度范圍對所有黴菌也都適合,只是黴菌最合適的溫度和濕度略高些,因此,在菌絲培養階段,稍微疏忽溫度上升至28—30℃以上,若濕度也大,雜菌就猖獗起來。而且蟲卵也紛紛孵化,蟎類也隨之而來,病蟲害一旦蔓延之後就難以驅除,另外,平菇對敵敵畏極為敏感,低濃度的敵敵畏都會致使小菇蕾枯死。由於不能輕易用葯,只能以防為主,避免病蟲害發生。一旦發生,則採用生態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三者結合的綜合措施來控制蔓延。
(1)控制主要的環境因子:針對溫度、濕度是引起病蟲害的主要原因,所以栽培過程中要採取相應預防措施。
①溫度:根據各氣候條件,掌握各地區各品種的安全播種季節。如果人工控溫下栽培時,室溫不宜超過22℃。料溫不超過25℃。
②濕度:培養料含水量控制在60—65%之間。菌絲生長階段的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70%左右。
(2)雜菌的預防:①培養料要新鮮,無霉爛變質,配料前先暴曬1—2天。②每次栽培前培養室及用具都要清洗、熏蒸。③生料栽培時,培養料盡量少加或不加有機氮源和糖類物質。④菌種量要大,加速菌絲生長速度,優先佔領養料,即制其它雜菌繁殖。⑤注意防鼠堵塞鼠洞。
(3)常見雜菌及其防治
栽培平菇時常見的雜菌有木霉、青黴、麴黴、脈孢霉、根霉、枝孢霉、粘菌、鬼傘類以及酵母等。在開放式栽培中,發現雜菌可用石灰粉遮蓋污染部位;封閉式栽培中可用注射器或滴管將殺菌葯液按比例稀釋後注射或謫到污染部位。常見的殺菌劑有高錳酸鉀一千倍液、甲基托布津一千倍液;多菌靈(含量50%)一千倍液,含量25%的五百倍液等。
(4)蟲害防治:平菇栽培時常見的害蟲有:線蟲、蟎類、蚋、鼠、蟻、蛞蝓、蝸牛、馬陸、果蠅、菇蚊等。葯劑防治可用2.5%溴氰菊脂乳劑二千五百倍液噴霧;用燈光和糖醋液誘殺蠅類;骨頭烤香誘殺蟎、蟻類;用鹽殺蝸牛、蛞蝓等。
⑸ 種植平菇的方法
種植平菇的方法:
種植平菇的過程中,最好選用沒有發生霉變的玉米芯作為材料,加入適量的麩皮、生石灰、復合肥和克霉靈一起混合發酵,再裝入袋中放在陰涼乾燥的室內,保證房間的空氣流暢,在房間噴灑少量的殺菌劑,控制在20℃~25℃左右即可。
1、選種處理
選種處理是平菇種植最簡單方法中的基本要求,應選用沒有發生霉變的玉米芯作為材料,先放在陽光暴曬一天左右,加入適量的麩皮、生石灰、復合肥和克霉靈一起混合,再放在密封的環境中,並且每天翻動一次,讓其充分發酵即可。
2、裝袋管理
通常是經過25~32天後即可發滿平菇,最好在發菌前一周將溫度控制在25℃左右,這樣才會讓平菇高產量,一般發菌完全後要及時的將平菇採摘,如果放置時間過久的話,裡面的綠黴菌會影響平菇的產量。
網頁鏈接
⑹ 我想種植平菇可以到哪裡學習技術
發酵料栽培平菇基本技術
一、配料; 新沂市康原食用菌研究所TEL:0516-:88939450
主料:玉米芯、玉米秸、棉籽殼、花生殼、大豆秸、稻麥草(糠)鋸末等農產品的下腳料均可作為栽培原料。任選一種或幾種混用。用量:85-90%.
輔料:麥麩:10-15%(或米糠);生石灰:1-3%(氣溫高多用,氣溫低少用);石膏粉:1%;多菌靈:0.1%;過磷酸鈣2﹪;水:140-180%。【禁加尿素、復合肥】
二、發酵:將主料與麩皮、石膏、石灰充分拌勻;多菌靈加水溶化後加入。邊加水邊翻拌,最好人在料上踩踏,以使料盡快吸收水分;加足水後再過2小時左右,用手握料,指縫有水滴滴下為適宜;春季、早秋溫度高、氣候乾燥加水多些(指縫有5-6滴水滴下);晚秋、冬季加水少些(指縫滴水2-3滴。)
然後將料堆成寬、高各1.2-1.5米,長不限的長形料堆。注意:堆料時要輕放,嚴禁拍砸料面、以免影響料堆通氣。可用直徑10-15厘米木棒在料堆插洞增加透氣。堆好後料面苫蓋草苫子,然後再蓋塑料薄膜。一般在堆料後30-40小時,料堆溫度即可升到60度左右,讓其繼續發酵,24小時後第一次翻堆。翻堆宜在中午進行,動作要快、輕,原堆上翻下、外翻內,盡量使料受熱均勻;按第一次堆形復堆,依次蓋好草苫、塑膜。約8-10小時,料溫又會升到60度,次日中午第二次翻堆;每天一次,共翻3-4次。
發酵好的培養料應呈棕褐色、有清香味、不能有酸、臭等異味;有時料表面有白點、但絕不能有長毛或黃綠色霉點。發酵好的培養料攤開晾涼至30度以下裝袋。
三、裝袋播種
用扁寬22-26cm的塑料筒截長45-52cm,一頭扎緊,先放一層菌種、裝10cm左右料,再放一層菌種、再裝料,共裝三層料,四層菌種。兩端菌種多些,中間二層菌種少些、沿袋壁放;裝料時隨裝隨壓緊:要做到兩頭緊、四周緊 中間松。扎口後用小釘在每層菌種處扎8-10個小孔通氣,然後進培養室發菌。
四、發菌
培養室及周圍環境要保持清潔,菌袋進場前,用5%石灰水刷洗牆壁、地面,乾燥後用氣霧消毒劑(2克/㎡)或甲醛(5-10毫升/㎡)加敵敵畏熏蒸滅菌、殺蟲。
氣溫28度以上,菌袋單擺;低於28度可以橫卧疊放,根據氣溫高低疊放2-5個高,發菌三天後要注意檢查菌袋溫度,每天檢查3-5次,袋錶溫度最好保持在28度以下;一旦超過,就要及時翻堆、打開門窗通風、減少堆放層數。袋內料溫高是發菌失敗的主要原因!一般20-35天,菌絲即可發滿全袋,然後轉入出菇管理。
五、出菇
菌絲滿袋3-5天,人為加大菇房內的晝夜溫差,增加菇房濕度,再過5-10天,部分袋的料表面出現密集的黑色小點,這就是平菇原基。此時要加大菇房的通風換氣,保持相對濕度85%左右,促使原基盡快發齊;及時用刀片在袋頭劃2-3道割口,以利於平菇從割口處長出。隨著平菇的不斷長大,逐步加大菇房通氣,加大濕度,噴水要少、細、勤;盡量不要把水噴到幼小菇面上。
對光照要求不高,室內或大棚內能看清報紙的光線即可滿足要求。
當菌蓋充分展開要及時採收。採收過晚,質量下降,產量減少。
一茬菇採收結束,徹底清除殘根,噴一遍營養素,復塑膜養菌5-7天,現原基後揭開塑膜,正常管理。一般可收4-6茬菇。為了充分利用原料,出二茬菇後脫膜覆土碼成菌牆或陽畦出菇,能很好地解決培養料失水與出菇的矛盾,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
⑺ 平菇的種植方法有哪些
平菇又名糙皮側耳、側耳、黑牡丹菇,蚝菇。平菇的菌蓋一般直徑在3到10厘米之間,多呈扇形貝殼形或。平菇在生長初期一般為青灰色,隨著菌體的長大,顏色會逐漸變為淺灰色或淡黃色。
在營養上,平菇富含豐富的蛋白質,並且脂肪含量較低,並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對於人體的身體健康十分有益,可以增強人的體質,具有降血壓、減肥及抗癌等功效。在市場上倍受人們青睞,是平常老百姓餐桌上的常見食物。
在種植成本上,種植平菇一般成本較低,根據目前的物價水平,包括購買平菇品種,以及各種配料和消毒的葯劑,一般投資在兩萬元以內就可以進行平菇的種植。當然不同的地區,物價水平可能有差異,同時越大,投資也會越大。如果沒有平菇的種植經驗,可以小規模的種植,便種植邊摸索,慢慢的打開市場,發家致富。
⑻ 剛開始做平菇種植,如何打開市場
平菇很適合於代料栽培,可以袋栽、柱式栽培、床架栽培和陽畦栽培。以袋栽和柱式栽培為優,其產量高、品質好、效益高。袋栽平菇的優點:①有利於控制雜菌和害蟲的危害,成功率高;②充分利用空間,佔地面積小(15~18平方米的培養室可培養1500~2000袋);③生產周期縮短,採用堆積發菌,增高料溫,加快發菌,縮短菌絲生長期;④便於移動管理,可充分利用場地;⑤有利於控制溫度,保持濕度,出菇整齊,菇形好,產量穩定。袋栽平菇的技術要求:1、原料的選擇原料應新鮮、無霉變、無蟲蛀、不含農葯或其他有害化學成分。栽培前放在太陽下暴曬2~3天,以殺死料中的雜菌和害蟲。對包穀芯、豆桿、稻草、麥桿、雜木等原材料,應預先切短或粉碎。2、培養料配方①棉籽殼99%石灰1%多菌靈0.1%②包穀芯76%棉籽殼20%麥麩皮或包穀粉3%石灰1%③包穀桿87.5%麥麩皮5%包穀面3%石灰3%尿素0.5%食鹽1%④稻草74%包穀粉25%石膏粉1%多菌靈0.1%⑤麥桿84%麥麩皮8%石膏2%尿素0.5%過磷酸鈣1.5%石灰4%⑥鋸木面60%棉籽殼30%麥麩皮9%石灰1%⑦雜草94%麥麩皮5%石膏1%可用作平菇栽培的原材料很多,以新鮮、乾燥、易處理、便於收集和保存為原則,配置時注意調節培養料的營養和酸鹼度,原料調制前,包穀芯應粉碎成花生米大小的顆粒,包穀桿、麥桿和稻草等均應碾碎並切成3~5厘米長的小段。3、堆積發酵按上屬配方要求,准確稱料,將料充分混合(易溶於水的應先加入水中溶解),然後加水拌勻。春栽氣溫低,空氣濕度小,培養料中加水適當多一些,在100公斤乾料中加入150公斤水為宜,不同培養料加水量也略有不同,玉米芯、絨長的棉籽殼可適當加水多一些,絨短的棉籽殼應少加些水。拌好的培養料堆悶2小時,讓其吃透水後進行堆積發酵。建堆的方法是:在水泥地面上鋪一層麥桿,約10厘米厚,把培養料放在麥桿上,料少時堆成1米高的圓形堆,料多時堆成高1米,寬1米的條形堆,每隔30厘米左右,用木棍扎通氣眼到料底,然後在料堆上覆蓋草墊或塑料薄膜。當料堆中心溫度升到55~60℃時維持18小時進行翻堆,內倒外、外倒內,繼續堆積發酵,使料堆中心溫度再次升高到55~60℃時維持24小時,再翻堆1次。經過兩次翻堆,培養料開始變色,散發出發酵香味,無霉味和臭味,並有大量的白色放線菌菌絲生長,發酵即結束。然後用pH試紙檢查培養料的酸鹼度,並調節pH為8左右,待料溫降到30℃以下時進行裝袋。生產實踐證明,用發酵料栽培平菇菌絲生長快、雜菌少、產量高。4、裝袋選用寬23厘米,長43厘米,厚0.025微米的低壓聚乙烯筒膜,每公斤筒膜可截180個左右,每袋可裝乾料0.7~0.8公斤。人工裝袋時,應一手提袋,一手裝料,邊裝邊壓。裝至離袋口8厘米左右時,將料面壓實,清理袋口料物,排氣後緊貼料面用繩子纏3~4圈,扎緊扎牢,防止進水、進氣。裝袋時注意:①裝袋前要把料充分拌一次。料的濕度以用手緊握指縫間見水滲出而不往下滴為適中,培養料太干太濕均不利於菌絲生長。裝袋時要做到邊裝料、邊拌料,以免上部料干,下部料濕;②拌好的料應盡量在4小時之內裝完,以免放置時間過長,培養料發酵變酸;③裝袋時不能蹬、不能摔、不能揉,壓料用力均勻,輕拿輕放,保護好袋子,防止塑料袋破損;④裝袋時要注意松緊適度,一般以手按有彈性,手壓有輕度凹陷,手拖挺直為度。壓得緊透氣性不好,影響菌絲生長;壓得松則菌絲生長散而無力,在翻垛時易斷裂損傷,影響出菇;⑤裝好的料袋要求密實、挺直、不松軟,袋的粗細、長短要一致,便於堆垛發菌和出菇;⑥將裝好的料袋逐袋檢查,發現破口或微孔立即用透明膠布封貼。5、滅菌技術要點:①清洗鍋內污水,換上清水,將裝好料的菌袋及時進灶,合理堆放。料袋在灶內採用一袋袋上下對正的直疊式擺放。這樣不僅孔隙大,有利於蒸汽穿透,而且滅菌後的菌袋成為四面體,有利於接種和後期管理。蒸倉內四個角自上而下留下15平方厘米的通氣道,排與排之間也要留下空隙,保障蒸汽暢通,確保滅菌徹底;②滅菌時要做到「三勤」。即:勤看火及時加煤;勤加水防止干鍋;勤看溫度防止掉溫;③燒火應掌握「攻頭、促尾、保中間」。滅菌開始時必須大火攻頭,力爭在4~6小時之內使灶溫升到100℃,並開始記時。然後穩火控溫,使溫度一直保持在100℃不掉溫,維持24小時。滅菌最後2小時旺火猛燒,達到徹底滅菌的目的。停火後燜料,當溫度降到70℃左右時,搶溫出鍋,並迅速運往接種室冷卻,菌袋冷卻時應「井」字形疊放,要注意,切勿「大頭、小尾、中間松」;④防止漏氣。常壓滅菌灶的門要密封嚴實。平菇栽培小經驗:平菇栽培管理上,除了受到外源雜菌的侵染外,還會由於環境中的物理、化學因素的影響,造成平菇生長發育的生理性病害,特別是北方地區,氣候環境變化較劇烈,菇農往往遇到長時間不出菇或者畸形菇多,我們經過幾年的生產實踐,總結經驗如下:一、在培養料中添加發酵防腐酸發酵防腐酸是一種多元素的有機植物活性營養素、含有機腐殖酸和多種常見元素及微量元素。如將防腐酸進行200-450倍稀釋,應用於袋栽平菇中,能使平菇菌絲長勢增強,日長速度加快,長滿袋時間縮短,並能有效地提高平菇產量,改良性狀使出菇提前。方法:將發酸防腐酸用高壓或常壓滅菌,滅菌後稀釋350倍,用稀釋液進行常規拌料,裝袋管理。二、菇蕾死亡的原因及其對策原因:1、空氣過干。2、原基形成後,氣溫驟然上升,出現持續高溫,或遇較低溫度,導致菌柄停止向菌蓋輸送養分,使菇蕾逐漸枯萎死亡。3、濕度過大或直接向菇體淋水,使菇蕾缺氧悶死。對策:1、菇蕾形成後,要密切注意培養料的水分含量,水分不足時,灌水到四周溝內,使水面與栽培畦面持平補水。對於袋栽的可直接將營養液注入料內。營養液的配製方法是:50千克水加尿素125克,磷酸二氫鉀45克,白糖500克混勻。加入營養液的量使整個袋的重量同剛吃透料時該袋重量相同為准。採用泥牆法種植時牆頂溝內應灌2厘米深的上述營養液。2、菇蕾分化後要注意保持菇房溫度的穩定,及時通風降溫或保溫。3、栽培場地的四周要開深溝排水,嚴防菇床內積水。補水過程中,嚴禁向菇體直接澆水。三、幼菇死亡的原因及其對策原因:1、菌種過老,用種量過大,在菌絲尚未長滿或長透培養料時就出現大量幼蕾,因培養料內菌絲尚未達到生理成熟,長到幼菇時得不到養分供應而萎縮死亡。2、料面出菇過多過密,造成群體營養不足,致使幼菇死亡。這種死菇的顯著特徵是幼菇死亡量大。3、採收成熟的子實體時,床面幼菇受振動、碰傷,引起死亡。4、病蟲侵染致死。表現為小菇呈黃色腐熟狀或褐色軟腐狀,最後乾枯;濕度大時,呈水漬狀,用手摸死菇發粘。檢查培養料,可見活動的菇蠅、蟎類等。對策:1、生產上要避免使用菌齡過大的菌種,當菌種培養基上方出現珊瑚狀子實體或從瓶蓋縫隙中長出子實體,說明菌種的菌齡已較大,應限制使用。當瓶底積少量黃水時就無使用價值。菌種的最佳用量為栽培料的4%~12%,生料栽培時多,熟料栽培時少,切忌盲目增大用種量。2、當料面出現幼菇過多過密時,可以人為地去除一部分幼菇,以減少營養消耗。也可用畜用復方腐殖酸鈉400倍液噴施培養料,或用比久(B9)5克,硫酸鎂20克,硼酸5克,硫酸鋅10克,維生素B1250毫克,尿素20克,對水50千克配成復合營養液噴施,補充營養,促進子實體快速膨大。3、採收成熟的子實體時,動作要輕,用鋒利的小刀沿子實體根部割下,避免振動,碰傷幼菇。4、平菇栽培棚啟用前,要先做好場地的防蟲殺菌工作,撲滅菇蠅、雜菌等。按每m3用硫磺10~12克,甲醛8~10毫升,敵敵畏1~2毫克,封悶熏蒸24小時,連熏2~3次。老菇房四周還需用石灰水塗刷。這樣基本上能保證整個栽培周期不發生較重的病害。在出菇期一旦發生菇蠅等害蟲危害,對床栽的用菇蟲凈3000倍液直接注入料內,每50千克培養料注2.5~5千克葯劑,但注意床內不能長期積水。對牆式袋栽的,用菇蟲凈3000倍液倒入袋內浸泡1天,第二天倒出多餘葯液,連續處理2次即可。四、不出菇的原因及其對策在平菇的栽培中,有時會出現菌絲長得很好,用手摸料面結成一體,用手拍有咚咚的空響聲,眼觀料面潔白無雜色,但就是無子實體分化,或很少有子實體分化,這種現象叫不出菇,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1、品種選擇不當:高溫型的品種在低溫下栽培,中、低溫型的品種在高溫下栽培,沒有搞清所栽品種的所屬溫型,廣溫型的品種中,低溫型的品種,在春季氣溫回升到25℃以上時,已不能分化子實體,而在相同溫度或稍高溫度的秋季卻不影響子實體的分化。盡管菌種資料或廣告上註明某品種的出菇溫度范圍寬,且適應較高溫度下出菇,如2~34℃,4~30℃,0~36℃等等。但由於其野生生長習性等原因,在中、低溫下出菇較安全,在較高溫度下,尤其是氣溫由低到高的春季,品種選擇要慎重,當地菌種供應單位或自行引種時,一定要進行品種出菇溫度試驗。然後再大面積投產。2、母種保存時間過長:母種放置冰箱中低溫保存時間長,取出後直接進行生產原種,即使菌絲仍具有活力,菌絲萌發,生長正常,也不分化子實體。如將母種從冰箱取出,先行轉管後再擴繁使用,則子實體分化正常。因此久置冰箱的母種在使用前一定要經轉管,菌絲長滿管後,直接或短時間保藏後使用均可。不具備母種生產條件或技術的栽培戶,最好不要從外地郵購母種直接用於生產原種。3、雜菌污染或殺蟲劑使用濃度過高:在菌絲生長過程中,有時出現白色或其他顏色雜菌污染,因平菇菌絲生活力強,可將其覆蓋,但影響子實體分化。殺菌劑如多菌靈、托布津等使用濃度過高,影響菌絲生長,也影響子實體分化。敵敵畏也不同程度影響原基分化作用,因而使用農葯時要注意使用濃度、方法和使用時期。4、單核菌絲或三核菌絲的影響:若分離到的母種為單核菌絲,則不出菇或產量較低,要具備鏡檢條件和技術,以及作出菇磨試驗後才能生產母種,否則危害極大。另外三核菌絲體也影響子實體分化,如老菇房、棚因以往種菇積累了很多孢子,栽培時這些孢子與菌絲結合形成三核體影響出菇。故老菇房、棚種菇要徹底打掃干凈,嚴格消毒,平菇採收要在孢子大量釋放前進行。分離菌種也要經出菇試驗後,以及對其生物學、生理學的觀測後,才能利於生產。5、培養料配方及含水量不適宜:培養料配方要科學,尤其是要注意碳氮比。培養料含水量過低及空氣濕度過小均影響子實體分化。6、光照不足:平菇菌絲不需光照,但原基分化時需散射光,在距分化期要有200lux以上的散射光。對不出菇的陽畦和菌袋,可採用以下方法:①採用機械刺激法:在陽畦的料面上,像割豆腐一樣,用刀割成10厘米乘10厘米的方塊,經保濕後,幾天後可在割縫處長出子實體。②採用拍打法:對於不出菇的菌袋,在袋中心扎1~2個眼,並用手拍打幾下,給予振動刺激。③環境因子法:平菇具有變溫結實特性,對於不出菇的培養料,可採用拉大晝夜溫差刺激法。白天適當提高溫度,如大棚打開草簾子,陽畦讓陽光照射塑料布,夜間溫度低時,再加通風,這樣白天黑夜的溫差拉大,以刺激出菇。
⑼ 平菇的種植方法是什麼
平菇種植時需要選擇發霉以後的玉米芯或者棉花種子皮為原料,加入麥麩和生石灰以及復合肥等多種材料一起發酵,再分裝成袋接種菌絲,把它放到合適的環境中就能讓平菇快速長出。
平菇種植第四步採摘
平菇在種植以後25~32天左右就能長出個頭比較大的平菇,這時要及時採收,採收以後要向菌袋噴水,環境溫度要繼續保持在25度左右,過段時間它還能長出大量的平菇,每次製成的菌袋能反復長出四到五茬的平菇,每次長出的平菇都要及時採摘,不然菌袋中的綠黴菌會影響平菇的質量。
⑽ 在江蘇地區哪裡有平菇種植基地 可以供學習觀觀的`
江蘇豐縣好像有這樣的平菇生產基地。是否供學習參觀就不知道了。